位于保定市东部 , 北与定兴县、高碑店市为邻 , 东与 雄县接壤 , 南与安新县相连 , 西靠徐水县 , 总面积 314 平方公 里。辖 4 镇、 4 乡 ,127 个行政村 ,24.02 万人。境内有拒马河、 萍河、大清河、白沟引河 , 南临白洋淀。主要公路有津保公路北 线、津保高速公路及安新引线 , 以及容雄 ( 县 ) 、容 ( 安 ) 新、 容徐 ( 水 ) 、容固 ( 城 ) 等干线公路。
春秋时期燕桓公元年 ( 公元前 697 年 ), 为避北戎袭扰 , 由蓟迁都于临易 ( 今古贤村 ), 建中都 ; 燕襄公元年 ( 公元前 657 年 ), 复迁都蓟城 ; 燕文公元年 ( 公元前 554 年 ), 再迁临易 。 后 又迁蓟 , 易城为别都。秦置宜家县。西汉景帝中元三年 ( 公元前 147 年 ), 封匈奴降王徐卢为容城侯并置县 ; 元凤五年 ( 公元前 76 年 ), 封中山康王子刘喜于容城境为成献侯。东汉建初二年 (77 年 ), 封曹湛为容城侯 ; 东汉未 , 公孙瓒于今古贤村筑易京 城 , 被袁绍攻破 , 此战史称 " 易京之战 " 。三国魏改侯国为容城 县 , 西晋后期省县。北魏太和中 (477~499 年 ) 复置容城县。北 齐天保七年 (556 年 ) 省入范阳县 ( 隋改遒县 ) 。唐武德五年 (622 年 ) 于县境置北义州 , 并置遒县 ; 贞观元年 (627 年 ) 州 废 ; 圣历二年 (699 年 ), 以元年契丹内侵 , 遒县固守得全 , 赐名全忠县 ; 神龙二年 (706 年 ) 复名遒县 ; 天宝元年 (742 年 ) 改名容城县。五代后晋开运二年 (945 年 ) 入辽。后周显德六年 (959 年 ), 收复容城南境 , 另置容城县 , 后周、辽南北二容城县 并存 , 南容城寻废。宋建隆四年 (963 年 ) 复置南容城。金并两 容城为一县 ; 大定六年 (1166 年 ), 析北部入定兴县。元世祖至 元四年 (1267 年)渥城县并入;九年 (1272年),析原渥城地入新置之新安县。明洪武七年(1374年),容城并入雄县;十三年(1380年)复置容城县。 1958 年 10 月 , 容城县划入徐水县。 1962 年1 月 , 恢复容城县建制。
境内有新石器时代、商周和战国遗址3 处 , 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人有元刘因、明杨继盛、清孙奇逢 , 称 " 容城三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