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春秋梦断阖闾城·伍子胥

伍子胥掘墓鞭尸

《中国历史之谜》

  春秋时代楚平王误听谗言,将大夫伍奢全家斩尽杀绝。伍奢次子伍子胥历尽艰难,逃到吴国,成为吴国重臣,后率领军队攻破楚国都城郢。相传,伍子胥为父兄报仇雪恨,曾经挖开楚平王的坟墓,怒鞭平王尸体三百下。对这一传说,古文献存在“鞭尸”和“鞭坟”两种不同记载,而近年又出现一种完全否定“鞭尸”、“鞭坟”的意见。
  
    一,鞭尸说。《史记·吴太伯世家》云:“子胥、伯黼鞭平王之尸,以报父仇。”《史记·伍子胥列传》曰;“及吴兵人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可见,司马迁记此事应当无误。扬雄《法言·重黎》也有这种说法‘,然后批评伍子胥“鞭尸籍棺,皆不由德”。东汉赵哗《吴越春秋·阖庐内传》,除记有“掘墓鞭尸”的情节外,更增加了“左足践腹,右手扶其目,诮之曰‘谁使汝用谗谀之口,杀我父兄,岂不冤哉”’的细节。照此看来,说伍子胥掘墓鞭尸,是有根据的。
  
    二,鞭坟说。此说首先见于《吕氏春秋·首时》的记载,说伍子胥“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彀梁传·定公四年》则说,他“挞平王之墓”。《淮南子·泰族训》和《越绝书·荆平王内传》也都说伍子胥鞭坟。从古文献史料价值来看,《吕氏春秋》成书早于《史记》一百多年,所言楚国史事应当是可信的。这样,伍子胥只是鞭坟三百,没有掘墓鞭尸。
  
    三,否定说。张君在《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第三期上发表《伍子胥何曾掘墓鞭尸》一文,完全推翻“鞭尸”和“鞭坟”两说。他认为,伍子胥既没有掘墓鞭尸,也没有鞭坟泄愤,甚至连破郢之战都未参加。其主要理由是:一,《春秋》等记载春秋时期史事最早又最有权威的典籍,都没有提到过这件事。《左传》仅记载楚平王杀伍奢一家的事,用谴责的笔调,而对伍子胥用同情的笔法,屈原也称赞,并自拟于伍子胥。二,吴国军队攻入楚国郢都,正是孔子在世的时代。孔子最容不得乱臣贼子,伍子胥引吴入楚,掘墓鞭尸,可谓罪大恶极,但孔子言论却只字未提。三,《公羊传·定公四年》明确记载伍子胥忠君;不报私仇的思想:“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义,复父之仇,臣不为也。”他主观上也不愿做掘墓鞭尸之事,这是十分重要的。
  
    伍子胥掘墓鞭尸的故事,已经流传二千多年,并被改编成无数戏曲、传奇、小说,在民间广泛流传。但是历史真相究竟如何,看来只能存疑。
 浏览:1702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6/12 15:11:3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春秋·伍子胥《水战兵法》辑佚(收藏于2014/7/7 17:13:59
lazi白话史记伍子胥列传(下)(收藏于2005/6/6 0:26:13
lazi白话史记伍子胥列传(中)(收藏于2005/6/5 23:45:45
司馬遷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第十八(收藏于2003/6/13 22:42:25
司馬遷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孫武子片斷)(收藏于2003/6/13 22:40:37
司馬遷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收藏于2003/6/13 22:31:32
司馬遷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收藏于2003/6/13 22:26:24
司馬遷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第一(收藏于2003/6/13 22:13:45
lazi白话史记伍子胥列传(上)(收藏于2003/6/13 21:30:41
沈略专诸(收藏于2003/6/12 15:17:3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lazi与伍子胥有关的典故(访问10612次)
lazi白话史记伍子胥列传(中)(访问2340次)
lazi勾吴国与伍子胥造阖闾城(访问1812次)
《中国历史之谜》伍子胥掘墓鞭尸(访问1703次)
lazi白话史记伍子胥列传(上)(访问1582次)
lazi伍子胥之祠(访问1518次)
lazi白话史记伍子胥列传(下)(访问1375次)
沈略专诸(访问1352次)
司馬遷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孫武子片斷)(访问1302次)
司馬遷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访问1027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3/16 19:35:58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