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春秋梦断阖闾城·伍子胥

伍子胥驱水为涛

lazi

  伍子胥名员,字胥,尊称伍子胥,春秋时楚国人。传说伍子胥虎背熊腰,身长一丈,腰十围,眉间一尺,一幅豪刚之气。父伍奢为楚国大夫,平王在位时为太傅,辅太子建。平王听信费无忌谗言杀伍奢,子胥之兄子尚也同时被害。伍子胥不甘俯首就擒出逃投郑,当时,太子建亦至郑,但郑认为太子有图谋郑国之意,故杀之。伍子胥出于无奈,再次出逃,民间有关伍子胥两次出逃的传说很多。伍子胥过今安徽昭关(含山县北小岘山)时,急得一夜之间满头青丝变成银发的传说流传甚广,而在富春江留下的遗迹却鲜为人知。
  
    传说有一天,伍子胥来到富春江边,见江中有渔船,船上有一渔翁,伍子胥便招呼他过来,让他将自己摆渡过去,渔翁边歌边渡,到了对岸,见子胥面有饥色,便让他藏在芦苇丛中,回家为其取食。子胥方出。子胥吃完麦饭、鲍鱼羹,喝足酒后,欲将自己所佩的白金剑送给渔翁以作报答,老翁拒不接受,问其尊姓大名,也不回答。子胥万分感慨,只好辞行,未出几步,忽听江中有声,回头一看,小船已翻,渔翁投江自尽。如今,在七里泷岸边有一石碑,上刻“子胥渡”三个醒目的大字。后人还把他当时住过的村称为胥村,把大畈溪称为胥溪,汇入富春江处称为胥口。此外,这一带还有胥源、胥岭、胥岭洞等与伍子胥有关的遗迹。
  
    伍子胥在桐庐境内的一座山上,得知自己已到吴国,脱离险境时,不禁拔剑高歌:
  
    剑光灿灿兮生清风,
  
    仰天长歌兮震长空,
  
    员兮员兮脱樊笼!
  
    边歌边舞,歌声响彻云霄。后人把这座山称为歌舞岭。
  
    吴王阖庐(闾)问胥治国安邦之策,伍子胥提出先立城廓,加强守备,广积粮和充实兵库的主张,深得吴王赏识而委以重任。
  
    阖闾不仅起用伍子胥,而且又用伯嚭、孙武子,于公元前506年灭楚。这时楚平王已死,子胥为报杀父之仇,掘平王墓,鞭尸三百,并挖其目。有人批评子胥做得过头,子胥说:“日暮路远,倒行而逆施之于道也”。
  
    在伍子胥的全力举荐下,阖闾立夫差为太子。然而,夫差即位后却远君子而亲小人,起用嚭为太宰,对其言听计从。伍子胥屡谏不从,反被诬有夺权纂位之心。伍子胥认为,历史上,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而今夫差要杀自己,与桀、纣何异。夫差得知子胥怨恨他,便赐剑令其自刎。越王勾践听说夫差不听子胥劝告,反将其赐死,并探知吴国当时国库空虚,于公元前473年灭吴。
  
    伍子胥临终时嘱咐其后:“抉吾目悬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伐吴。以鱼皮裹吾尸投于江,吾当朝暮来潮,以观吴之败”。
  
    传说伍子胥死后,尸体被抛入江中,钱塘江涌潮由此而生,涌潮时,人们还能见到子胥白马素车奔驰于潮头之中。
  
    为纪念伍子胥,后人在吴山立祠,称伍公祠,又有伍公庙、伍员庙、胥山庙之称,伍子胥被奉为潮神,从此香火不断。宋王安石题有《胥山庙碑铭》,有“吴亡有千余年,事之兴坏废革者不可胜数”。
 浏览:619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6/12 8:33:22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春秋·伍子胥《水战兵法》辑佚(收藏于2014/7/7 17:13:59
lazi白话史记伍子胥列传(下)(收藏于2005/6/6 0:26:13
lazi白话史记伍子胥列传(中)(收藏于2005/6/5 23:45:45
司馬遷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第十八(收藏于2003/6/13 22:42:25
司馬遷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孫武子片斷)(收藏于2003/6/13 22:40:37
司馬遷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收藏于2003/6/13 22:31:32
司馬遷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收藏于2003/6/13 22:26:24
司馬遷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第一(收藏于2003/6/13 22:13:45
lazi白话史记伍子胥列传(上)(收藏于2003/6/13 21:30:41
沈略专诸(收藏于2003/6/12 15:17:3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lazi与伍子胥有关的典故(访问10612次)
lazi白话史记伍子胥列传(中)(访问2340次)
lazi勾吴国与伍子胥造阖闾城(访问1812次)
《中国历史之谜》伍子胥掘墓鞭尸(访问1703次)
lazi白话史记伍子胥列传(上)(访问1582次)
lazi伍子胥之祠(访问1519次)
lazi白话史记伍子胥列传(下)(访问1376次)
沈略专诸(访问1352次)
司馬遷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孫武子片斷)(访问1303次)
司馬遷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访问1027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3/16 19:35:58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