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苏州名士文征明,在游岳王庙时曾题写了一首《满江红》的词: 拂试残碑,数区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依飞何重,后来何酷! 果是功成身后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最无辜堪恨更堪怜,风波狱! 岂不惜,中原戚; 岂不念,徽钦辱; 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彼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文征明在词中很明确的指出,如果岳飞抗金胜利,迎回徽、钦二位皇帝,那么赵构的九龙椅就坐不稳了。他认为岳飞收复了河山,徽、钦二位皇帝也就南归了,他将失去了皇帝的宝座。所以赵构是万万不肯的,宁肯把力主抗金的岳飞杀掉,宁愿与金朝讲和,也不希望自己皇位被赶下!“彼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意思是说,量你一个小小秦桧有什么能量杀死岳飞,无非是迎合赵构的意愿执行他的旨意罢了。 赵构并不是一个愚蠢糊涂的昏君,而是一个知享乐的聪明过人的皇帝。“秦桧将赵构玩弄于股掌之中。”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事实上,秦桧三起三落在仕途上是坎坷的,曾两次被赵构罢免了宰相的职位,而且绍兴二年即公元1131年,秦桧的第二次被罢免时,宋高宗赵构并把罢免秦桧的诏文立榜于朝堂,表示永不录用之意,重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因为他知道他的江山是要靠这些主战派打稳的,他不想成为第三个被金兵虏掠的大宋皇帝。但三年后,南宋的江山给主战派打稳了,金主死去,金朝无心南侵时,赵构却又一次启用力主讲和的秦桧,他第三次启用秦桧,就说明他的真实内心意图,即他只想做一个能享尽荣华富贵的太平皇帝,无心收复河山迎回徽、钦二位皇帝,岳飞却不懂赵构皇帝的心,一心要趁胜追击直捣黄龙去。但给赵构皇帝吃足了苦头的秦桧是充分吸取了经验教训,也真正读懂了皇帝的心思,知道赵构再次启用他的目的。所以,在第三次复出后,处处迎合赵构,只要给他一点暗示,秦桧就迫不及待的去办,成为赵构皇帝心腹“忠臣”了。 岳飞却雄心壮志地写下了著名的《满江红》,“靖康(钦宗年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则充分表明了他忠心的是钦宗皇帝,而且在选立太子的问题上,岳飞与赵构皇帝的意见是严重相勃。赵构曾有一个亲生儿子,立为小太子,不久夭折,他在扬州时,因为金兵的突然袭击受到惊吓,生理上发生变态,从此不能生育,在一些幕僚的劝谏下从赵氏宗族中找了一个六岁的“伯宗”入宫做太子。后来赵构又听从一位妃子的话,又选了一个叫“伯玖”的赵氏族人儿童入宫备选。岳飞最先是赞成立“伯宗”为皇太子的,但后来金为了让赵构尽快投降,曾一度将钦宗的儿子赵谌送回开封,立为宋朝皇帝,这时,岳飞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认为应该立钦宗的儿子赵谌为皇太子,并因此上疏赵构。此事,《朱子语类》有记载: 岳飞尝面奏:“虏人欲立钦宗子来南京,欲以变换南人耳目。乞皇子出阁,以定民心。”时孝宗方十余岁。 高宗云:“卿将兵在外,此事非卿所当预。” 从这些资料来看,岳飞是“钦宗的忠臣”,且拥重兵在外,实是高宗赵构的“危臣”,而岳飞要立钦宗的儿子赵谌为皇太子的奏章是促使赵构下决心杀岳飞以排除隐患的直接导火线!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中国封建官场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被聪明的高宗整怕的秦桧岂能不明了赵构的心思,所以他要替皇帝效忠,“清君侧”,拍高宗的马屁,因此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肆意杀害抗金民族、英雄著名的军事将领、枢密院副使、深受人民拥护的岳飞。罪名是他随意编的“莫须有”,可召回岳飞的十三道金牌却是高宗亲手签发的!他行驶的是国家的权力,但杀害的却是我们中华民族难得一见的“功臣”、“忠臣”啊!秦桧在做高宗的心腹“忠臣”的同时,却把自己沦为了千古罪人,并替赵构皇帝顶替了千古骂名,耻辱地跪在岳坟前,接受历代人民的唾骂。 岳飞的死,秦桧的滔天大罪是无可推诿的,跪在岳坟前接受人民的唾骂也是应该的,但是真正的主谋和元凶应该是南宋的高宗皇帝赵构。在他的朝庭里,他要谁死,谁就必须死。同样是主战派的抗金名将韩世忠,虽不合赵构当时的政治思路,但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和赵构没有冲突,他的忠君思想是忠于现任的皇帝,不象岳飞对旧主忠心未改,念念不忘,居然还写出著名的《满江红》表达心意,让赵构皇帝忍痒怀恨,所以,岳飞是必死无疑的,没有秦桧去杀害他,也会有王桧、李桧替聪明的高宗皇帝杀了他!对愤慨不已的韩世忠等主战派,赵构皇帝是不舍得杀的,万一金兵以后又来再犯,还是要靠他们去为他卖命送死的,他知道如果单单依靠秦桧,他是会成为第三个被金兵虏掠的大宋皇帝的,所以,他只是对被秦桧看作“眼中钉”的韩世忠罢免了枢察使官的官职,而秦桧也是绝没有胆量去杀害他的,因为他知道赵构皇帝的心思! 赵构确实是个聪明过人的皇帝,不仅不是“秦桧将赵构玩弄于股掌之中。”而是他把秦桧当枪使的,他可以通过暗示让枪口对准谁,然后让别人替他承担刽子手的恶名,别人是“杀鸡给猴看”,而他却是“杀猴给猴和鸡看”的! 政治是脏的,死人是正常的。 忠臣往往是惨死的,生前受屈辱,死后留芳名。 而奸臣常常是得意的,在世享荣耀,千古遭唾骂。 原以为只有昏君、暴君才是产生奸臣的温床,其实,中国历史上英明的君主也常常采用“成全”忠臣的办法来巩固他的统治,养几个他玩弄于股掌的“奸臣”来调教调教那些脖子太硬的忠臣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手腕。 岳飞的惨死在于他不懂政治,秦桧的失败在于他太懂政治! |
浏览:1806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