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红十字遗体(角膜)捐献者纪念园__谢希德教授纪念馆
红十字遗体(角膜)捐献者纪念园网同院士纪念园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网上纪念园区

“科学家恋人”的60个春秋

张建伟

  1946年秋,谢希德在厦门大学物理系毕业,一年后即赴美国史
  密斯女子大学文理学院物理系任助教,同时攻读博士,以后转入美
  国麻省理工学院,专攻理论物理。
    青年谢希德很幸运地有一位志同道合、相知颇深的男友,名叫
  曹天钦。抗战胜利后,他们在闽西万山丛中依依惜别,曹天钦先谢
  希德一年去英国剑桥大学,专攻化学和生物学。
    1951年,已获博士学位的31岁的曹天钦,被剑桥大学Caius学院
  破例吸收为荣誉院员,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在英联邦科学界获得
  荣誉;同年,刚满30岁的体弱多病的谢希德也获得博士学位。
    回祖国去!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唤执拗地在耳畔回响。他们归心
  似箭,一面节衣缩食积攒路费,同时冷静地选择归国路线。
    1952年8月,这对“科学家恋人”回到祖国。
    1956年的一天晚上,容光焕发的谢希德推开家门,几乎同时,
  和她一样激动万分的丈夫曹天钦也脱口而出:“告诉你一件高兴的
  事……”这一天,他们各自被所在单位的党支部吸收为中共党员。
    后来,夫妻两人又双双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还是在1956年,周恩来总理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
  术的12年规划。为了奠定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牢固基础,在不长的
  时间内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党中央决定,把半导体、电子计算机、
  原子能、电子学列为主攻方向。
    国家决定复旦大学等五所高校物理系部分师生,在北京大学联
  合举办半导体专门组,加速培养专门人才。
    谢希德接到通知,兴奋之极。她在美国就参加过半导体研究,
  她多么渴望自己的祖国发展半导体科学,现在,梦想就要变成现实,而且来得这样迅速,这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谢希德像出征的战士,告别亲人,踏上了北去的列车。尽管当
  时她唯一的孩子刚满五个月,但她没有丝毫犹豫,只是把一切安排
  妥帖后,不无歉疚地对同样忙碌不堪的曹天钦说:“我走了,你又
  做爸爸又做妈妈吧……”
    1958年,谢希德和黄昆教授(院士)成功合作,出版了我国第
  一部全面论述半导体的科学论著《半导体物理》,这是一部在当时
  国际上堪称权威的专著。
    此后又两年,培养了我国第一代半导体专门人才300多名。半导
  体的种子从未名湖畔吹向大江南北,从实验室的单晶炉吹向工厂车
  间。近代物理学的一项最新成就奇迹般地在我国广泛普及,连小学
  生也开始学着装配半导体收音机了。
    为我国半导体科学的诞生付出辛勤劳动的谢希德,马不停蹄开
  始了新的艰巨而富有开创性的工作。
    回到上海,她一面主持筹建复旦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业,同时
  筹建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与复旦大学联合主办的技术物理研究所,
  兼任副所长。国家把培养我国固体物理专门人才的任务交给她,要
  求在不长的时间,在半导体物理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作出成果,填
  补这门科学的空白。
    研究所的建设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对于一个自信有能力跑完
  全程并摘取桂冠的运动员来说,有什么比这一条宽敞通达的跑道,
  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一个上下信任、鼓励、期盼的氛围更使人
  心动,并愿意为之披肝沥胆奉献一切的呢?
    1966年7月,谢希德出席北京科学讨论会回到上海,体内的隐患
  突然发作,从不知疲倦的她开始感觉四肢无力,剧烈的头晕和阵阵
  隐痛,使她渐渐觉得应该去医院了。医生确诊她患了乳腺癌,随即
  做了较大面积的切除手术。
    因为先天性体弱,谢希德自幼多病。17岁时,正是少女多梦的
  花季,结核菌跑到她的腹部,右股关节被石膏固定———她本来是
  一个标准意义上的残疾人。
    失去了一条健全的腿,当她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少了一个完
  整的支点。60年代以后三次复发的癌症,使她时时处于病魔的阴影
  之中。但她却始终要做这个世界上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她不允许自己在任何方面与正常人有所不同。
    1983年春节,新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的谢希德,被任命为复旦
  大学校长,成为新中国名牌大学的第一位女校长。
    她喜欢音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莫扎特和斯特劳斯等
  人的名曲,她都喜欢。那恢弘或柔曼的音响构成的氛围,每每令她
  神往,使她激动。
    ……又是一个黄昏,像过去1800多个黄昏一样,谢希德教授又
  来到上海华东医院,看望病中的丈夫曹天钦。
    著名生物化学家曹天钦躺卧病榻已5年,他身上拉着好几根管子,生命弱如游丝。但只要谢希德一走进病房,近乎是“植物人”的曹天钦便奇迹般地睁开眼睛,那呆滞的目光当中溢出神采。
    这时,谢希德便迎着丈夫的目光守护在病榻旁,拉着丈夫的手,彼此凝视着。这一幕,常使在场的医护人员敬慕不已!
    刚发病时,曹天钦尚能坐轮椅,谢希德每天来给他喂饭。一到
  傍晚,曹天钦便会坐立不安地在玻璃窗前等呀盼呀,当谢希德离开
  时,他又坚持坐轮椅送夫人到电梯口,一直要等到电梯门楣上的灯
  字从“3”变成“1”,才依依不舍地回到病房。
    现在,连这些也不能够了,他们只能默默相望。
    这一对科学家夫妇相识、相知、相亲已60个春秋。
    是年71岁的谢希德没有因为丈夫久病而终止她的科研工作,她
  还带着两名研究生。无论是过去担任复旦大学校长,还是现在担任
  上海市政协主席,她每天都工作12小时以上,曹天钦病后,酷爱钢
  琴的谢希德再也没有碰过琴键。她要挤出更多的时间到医院与丈夫
  相伴,度过那无言的黄昏……
  
 浏览:1526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11/5 11:47:53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陆栋 王迅光辉的一生 崇高的品德(收藏于2005/9/14 17:24:00
文化共享 - 谢希德简介(收藏于2005/9/14 17:23:01
刘云萍谢希德 曹天钦:患难情深(收藏于2002/11/5 11:59:46
李乐德严师、慈母、挚友——怀念亲爱的谢希德校长(收藏于2002/11/5 11:52:37
复旦万科实验学校校务办公室五年耕耘日 常忆掘井人——复旦万科实验学校为谢希德教授塑像(收藏于2002/11/5 11:51:09
谢 希 德历 经 甘 苦 愈 老 弥 坚(收藏于2002/11/5 11:49:51
张建伟“科学家恋人”的60个春秋(收藏于2002/11/5 11:47:53
张光武中国科学殿堂最美的女人(收藏于2002/11/5 11:45:49
唐宁复旦人,说复旦校园里有不少美人,但最美的是谢希德———谢希德的故事(收藏于2002/11/5 11:44:2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唐宁复旦人,说复旦校园里有不少美人,但最美的是谢希德———谢希德的故事(访问10300次)
刘云萍谢希德 曹天钦:患难情深(访问3674次)
张光武中国科学殿堂最美的女人(访问2679次)
李乐德严师、慈母、挚友——怀念亲爱的谢希德校长(访问1911次)
谢 希 德历 经 甘 苦 愈 老 弥 坚(访问1846次)
陆栋 王迅光辉的一生 崇高的品德(访问1769次)
复旦万科实验学校校务办公室五年耕耘日 常忆掘井人——复旦万科实验学校为谢希德教授塑像(访问1697次)
张建伟“科学家恋人”的60个春秋(访问1527次)
文化共享 - 谢希德简介(访问1521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后学文选评论(评论于2018/1/3 18:14:14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9/21 10:07:26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