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葆桢(1820-1879年),福州人,清道光七年(1827年)进士,历任江西巡抚、船政大臣、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等军政要职,死后追赠太子太保,谥文肃。他的一生有许多有趣的经历。
一、婚事 沈葆桢出仕前,曾经在林则徐幕府里当文书。他写得一手好字,办事又认真,林则徐很喜欢他。有一天正是大年三十,大家都回家过年,林则徐独把沈葆桢留着,赶写一份文稿。天气很冷,沈葆桢一边呵着手,一边一丝不苟地誊写。看看要写完了,林则徐“哦”了一声说:“我忘了告诉你,这文章还需要改一句话。现在你都写好了,怎么办?”沈葆桢见林则徐面有难色,忙说:“写好了还可以再写,不要误了大人的事。”说罢就把那写好的文字撕成两半,要林则徐把原稿改了后让他再写。林则徐很受感动,见沈葆桢办事认真稳当,才识过人,断定今后必成大器,当夜就留沈葆桢在自己家里过年,还当面把次女林普晴许他为妻。 二、题联 沈葆桢为南洋大臣时到台湾巡察。适清廷下令要拆除郑成功祠庙,引起广大百姓不满。沈葆桢顺应民心,上疏请求为郑成功赐谥建祠,并亲自撰写一副楹联曰:“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有了沈葆桢的楹联,台湾官吏再不敢兴拆祠之议。 三、引港 沈荷桢为船政大臣的第三年——清同治八年(1869年),以马尾船政局自制的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就要下水了。法国监工达士博和法国领事巴士栋都坚持要法国人来引港,百般要挟,但沈葆桢皆不为所折。他说:引港是中政府的主权,这个权不能让给外国政府。由于他的坚持,才保住马尾的“港口权”。 左宗棠三顾沈葆桢 清同治五年(1866年)春,太后懿旨,升左宗棠为闽浙总督,设行辕于福州。6月25日,左宗棠上摺奏请在福州设局制造轮船。蒙太后恩准,8月29日决定在“马尾江之三岐山下,鸠工庀材,创立兴办”。于是朝廷加委左宗棠为“饮差马尾船政大臣”,命福建巡抚以下官员,一体协理船政。但不久陕西回民起义。10月14日,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行前力荐丁忧在家的江西巡抚沈葆桢接手船政,并亲自到宫巷请沈葆桢出山。沈葆桢只是推诿说“重孝在身”,不肯赴职。 左宗棠到宫巷两次,都不奏效,知道沈葆桢有许多难处,忙又奏请朝廷给沈葆桢有专事奏折权,“凡船政奏折无需经过巡抚衙门,仍由沈葆桢会臣领衔”。左宗棠第三次到宫巷,亲口对沈葆桢说:“朝廷已特命总理船政,由部颁发关防,凡事涉船政,由其专奏请旨。其经费一切会商将军、督抚,随时调遣,责成署蕃司周开锡不得稍有延误。”沈荷桢点头首肯。第二年二月初一朝廷谕旨沈葆桢“先行接办”,“不准固辞”。于是沈葆桢服期未满,只得出任“马尾船政大臣”。左宗棠大喜说:“接办之人,能久于其事,然后一气贯注,众志定而成功可期,亦研求深而事理愈熟悉。此唯沈公而已。” |
浏览:1276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