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若秋叶之靜美

一个沉重的话题

..

  
   提起老三届,不能不翻开厚重的历史,回眸三十多年前的那场浩浩荡荡的上山下乡运动。——但这无论如何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我不认识杨子,但可以想像,与所有的老三届一样,她小小年纪就离乡背井,怀着一颗对老人家忠诚不贰的心,来到老人家挥手指引的贫瘠落后的广阔天地接受再教育,经历了今天的同龄人难以想像也不敢想像的艰辛与磨难。也许,就因为在这风华正茂的十年间,恶劣的生活环境,原始的生产劳动,摧残了她正在青春发育的身体,潜伏下病根。我不是医生,但同是老三届,同在农村蹉跎了十余年光阴,因此应该有发言权。是的,尽管三十多年过去了,但我永远忘不了那段辛酸的历史,在我的脑海里,时时会闪现几位同伴的影子,我常常为他们叹惋、悲哀。一位是女生,一位本该在父母身边撒娇,在学校继续琅琅地念书的清纯、娇小、漂亮的女孩。一次突击挑河工,时值深冬,刺骨的寒风中,沉重的土筐压在她肩膀上,她摇摇晃晃地挪动脚步,便从坡上一头栽下来,一声未吭,再也没有站起来。医生检查了她的遗体,发现她患上了肾炎,只是没有告诉别人。她的肩膀已经肿得像馒头。一位是男生,一个壮实、豪爽、好强的小伙子。那是一个炎夏,烈日蒸烤着大地,烤得人身上泛出盐花,他接受任务,背负手摇的喷药器去茫茫的棉田喷药,收工时不见他的人影,天黑也不见归队,几十个人提着马灯下田也未找到。队长说肯定溜回城里了,他有“5.16”的嫌疑,这下暴露了。几天后,有人在棉田边闻到腐臭,循味探源,但见他躺在棉花丛里,手里还紧握着喷管,蛆虫在他鼻孔里爬进爬出。结论,他自恃强壮,没戴口罩,系中暑兼中毒。除此之外,还有驾马车不小心被颠下碾死的,有在高高的闸门上跳水撞上石头的,有为保卫丰收果实在与当地老乡的武装冲突中英勇献身的......如今。他们的墓至今排列在河边的防风林里。知青回城后,我们曾集体去祭扫过一次,割掉荒草,添上几把新土。活着的我们,大多是社会底层的工人,有下岗的,内退的,少数几个考了大学的,稍有出息,现在也只等退休养老了。在农村落下毛病的就数不清了,最多的是关节痛,医生说是受过伤。
  命运对人是那么不公平!如果不是文革,如果不搞上山下乡,这一代人会怎么样呢?历史对上山下乡运动有何评说呢?终于在网上搜到一段,转录如下:
  
  与二三十年前那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相比,如今这个时代的人们热衷的是“进城下海”。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商“下海”自不必多提。进城呢?君不见在广东珠三角一带以及中国绝大多数的城市中,涌来了多少怀着梦想的农民兄弟和姐妹们吗?当然,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上山下乡是那一代年青人无法逃脱的宿命,是在政府组织半强制下的无奈的服从,他们所仅有的一点乌托邦式的远大“理想”,在冰冷、严酷的现实面前很快就支离破碎了。而今天,选择“进城”的人们是在实现他们内心的渴望。
  
  
  很难想象,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的一段最新指示一经发表:“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全国立刻一片沸腾。在那个“落实毛主席指示不过夜”的年代里,当天各大城市街头便涌满了狂热的人群。那一天,人们喊出了这样的口号:“毛主席挥手我前进,插队落户干革命,下乡上山当闯将,连续革命立新功。”那一天,整整一代人的命运被决定了。相比较“文化大革命”前的10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数量几倍、几十倍地增长,到了1969年初,“老三届”的毕业生已基本离城。
  
    有领袖的号召和各级政府的组织,这一代人别无选择。当然,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许多知识青年是满怀着理想主义的激情和改造世界的豪情壮志踏上征程的。在他们眼中,伟大领袖毛主席已经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1968年7月,大型油画《毛泽东去安源》发表了。青年毛泽东胸怀宏图大略、雄姿英发,只身走在乡间路上的形象,成为一代青年的图腾。
  
    不管以后的道路多么曲折、境遇多么凄凉、生活多么困苦,对于那些并未熟谙世事的青年甚至是少年来说,他们一定也被一种“田园牧歌”的气氛所笼罩住了。这一代人是在苏联集体农庄和我国人民公社的赞歌声中成长起来的。在封闭而浮夸的环境下,正如米兰·昆德拉在《笑忘录》中写道:理想远大、富于激情的新世界的建设者,在为所有的人作一曲田园牧歌。对于知青来说,田园牧歌的憧憬很快就被残酷的现实打破了。史料表明,多数知青下放农村后,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使个人与家庭都付出了沉重代价。许多知青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都不能自给,在医疗、婚姻、教育甚至人身权利方面,更遭遇到后人难以想象的痛楚。
  
    回首当年,为什么要发动一场总共有1800万知青裹身其中的上山下乡运动呢?读者在已刊登的一期以人口学家马寅初为主题的世纪特刊中可以找到这一运动的根源所在。“错批一个人,多生八千万”。建国后中国人口迅猛增长(从1949年4·5亿到60年代初的7亿),进入60年代,“大跃进”的冒进浮夸的泡沫消散之后,刚刚迈出校门的青年学生发现,升学和就业的途径竟如此之窄,为了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国家不得不把知青上山下乡作为一项长远方针。上山下乡运动在1968年掀起高潮,“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文革”初起,各行各业都停业闹革命,工厂不招工、大学不招生,“老三届”的学生留校闹了一通革命后,国家才发现,这一代人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或出路问题。大规模的上山下乡如箭在弦、不得不发。
  
    历史把这一代人和我们的国家都推向了尴尬。按照现代观点,一个国家走向发达的标志在于它的城市化进程,即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而上山下乡恰恰相反,它把大量的城镇青年赶到农村去,让他们去做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众所周知,下乡知青并没有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反而成了一个非农、非工、非学的特殊群众。原本想把作为城市就业包袱的知识青年化解到广大农村的汪洋大海中去,不料知青到农村后反而又成为国家一个不得不承担的沉重包袱。当时,国家每年要拨出近10亿元的知青经费,还有大量的隐形支出。
  
    一个基于宏大构想的大型社会实验,并未达到它预期的目的,反而走上歧途。知青们开始以为前方有着“那一片神奇的土地”,却没料到很快就“今夜有暴风雪”。
  
    前两年,曾盛行一阵知青与上山下乡的怀旧风。仅仅哼一哼当年的歌曲或到 “老插”饭馆里叙叙旧也就算了,却仍有一种声音在“青春无悔”的口号下,给上山下乡加上滥觞之美誉。我无意于抹杀知青一代当年的奉献精神和在艰苦环境中建设农村、开发边疆做出的贡献,但对国家和民族来说,失败的上山下乡运动沾染着浓烈的悲剧色彩,已成定论。在知青大军中,既有为追求真理,以一篇《出身论》惊世骇俗而惨遭杀戮的遇罗克,也出现“白卷英雄”张铁生这样的大时代的小混混。除了国家的劳民伤财外,上山下乡运动又造成了多少家庭和婚姻的悲剧。在返城风刮起后,又带来了多大的社会混乱和各种不正之风的蔓延!
  
    对比之下,现在的年轻人是多么幸福。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拓宽了年轻一代的就业门路,他们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这句当年红极一时的口号,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具有现实意义。所有公民面对的“广阔天地”早已不是农村的范畴,而是可以拿整个世界作舞台。
  
    如今,才真正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时代。对你,对我。
  
  看了这段文字,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杨子,安息吧,我为你祈祷,所有的老三届都为你祈祷!愿你在天堂快乐!
  
  
 浏览:1296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9/25 16:39:43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张慧爸爸共和国的同龄人(收藏于2006/6/24 16:28:01
逝者如斯人生百味(收藏于2004/7/21 8:10:18
袭怡永恒的思念(收藏于2004/7/21 8:08:28
袭怡夏夜的祝福和祈祷(收藏于2004/7/21 8:06:04
..一个沉重的话题(收藏于2002/9/25 16:39:43
ping安息吧,杨子!(收藏于2002/9/25 16:37:57
文/山西老插谁让咱是老三届?(收藏于2002/9/25 16:33:53
OK知青——“东方的十字军”(收藏于2002/9/25 15:31:3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文/山西老插谁让咱是老三届?(访问1408次)
袭怡夏夜的祝福和祈祷(访问1351次)
ping安息吧,杨子!(访问1320次)
..一个沉重的话题(访问1297次)
袭怡永恒的思念(访问1278次)
张慧爸爸共和国的同龄人(访问1275次)
OK知青——“东方的十字军”(访问1263次)
逝者如斯人生百味(访问1183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