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凌濛初纪念馆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116040号馆文选__谭曲杂札

譚曲雜劄(一)

凌濛初

  譚曲雜劄(一)
  明 凌濛初著
  
  曲始於胡元,大略貴當行不貴藻麗。其當行者曰“本色”。蓋自有此一番材料,其脩飾詞章,塡塞學問,了無干涉也。故《荆》、《劉》、《拜》、《殺》爲四大家,而長材如《琵琶》猶不得與,以《琵琶》間有刻意求工之境,亦開琢句脩詞之端,雖曲家本色故饒,而詩餘弩末亦不少耳。國朝如湯菊莊、馮海浮、陳秋碧輩,直闖其籓,雖無耑本戲曲,而製作亦富,元派不絕也。自梁伯龍出,而始爲工麗之濫觴,一時詞名赫然。蓋其生嘉、隆間,正七子雄長之會,崇尚華靡;弇州公以維桑之誼,盛爲吹噓,且其實於此道不深,以爲詞如是觀止矣,而不知其非當行也。以故吳音一派,兢爲勦襲。靡詞如綉閣羅幃、銅壺銀箭、黃鶯紫燕、浪蝶狂蜂之類,啓口卽是,千篇一律。甚者使僻事,繪隱語,詞須累詮,意如商謎,不惟曲家一種本色語抹盡無餘,卽人間一種眞情話,埋沒不露已。至今胡元之竅,塞而未開,間以語人,如錮疾不解,亦此道之一大劫哉!
  
  《白兔》、《殺狗》二記,卽四大家之二種也,今世所傳,誤謬至不可讀。蓋其詞原出以太質,索解人正難,而妄人每於字句不屬、方言不諳處,輙加竄改,眞面目全失矣。《荆》、《拜》二記雖亦經塗削,而其所存原筆處,猶足以見其長,非後來人所能辦也。元美責《拜月》以無詞家大學問,正謂其無吳中一種惡套耳,豈不寃甚!然元美於《西廂》而止取其“雪浪拍長空”、“東風搖曳垂楊線”等句,其所尚可知已,安得不擊節於“新篁池閣”、“長空萬里”二曲,而謂其在《拜月》上哉!《琵琶》全傳,自多本色勝場,二曲正其稍落游詞——前輩相傳謂爲贋入者——乃以繩《拜月》,何其不倫!
  
  近世作家如湯義仍,頗能模倣元人,運以俏思,儘有酷肖處,而尾聲尤佳,惜其使才自造,句脚、韻脚所限,便爾隨心胡凑,尚乖大雅。至於塡調不諧,用韻龐雜,而又忽用鄉音,如“子”與“宰”叶之類,則乃拘於方土,不足深論,止作文字觀,猶勝依樣畫葫蘆而類書塡滿者也。義仍自云:“駘蕩淫夷,轉在筆墨之外,佳處在此,病處亦在此。”彼未嘗不自知。祗以才足以逞而律實未諳,不耐檢核,悍然爲之,未免護前,況江西弋陽土曲,句調長短,聲音高下,可以隨心入腔,故總不必合調,而終不悟矣。而一時改手,又未免有斵小巨木、規圓方竹之意,宜乎不足以服其心也——如“留一道畫不□耳的愁眉待張敞[1]”,改爲“留着雙眉待敞”之類。
  [1] “留一道畫不□耳的愁眉待張敞”句,按:此句見《邯鄲夢》第五出《贈試》的【尾聲】,乃是“俺留着這一對畫不了的愁眉待張敞”(據《古本戲曲叢刊》景印明朱墨本。《六十種曲》本在第六出,同。)
  
  沈伯英審於律而短于才,亦知用故實、用套詞之非宜,欲作當家本色俊語,却又不能,直以淺言俚句,掤拽牽凑,自謂獨得其宗,號稱“詞隱”。而越中一二少年,學慕吳《趨》,遂以伯英開山,私相服膺,紛紜競作。非不東鍾、江陽,韵韵不犯,一稟德清;而以鄙俚可咲爲不施脂粉,以生梗雉[2]率爲出之天然,較之套詞、故實一派,反覺雅俗懸殊。使伯龍、禹金輩見之,益當千金自享家箒矣!
  [2] “雉”字,似當作“稚”。
  
  張伯起小有俊才,而無長料。其不用意修詞處,不甚爲詞掩,頗有一二眞語、土語,氣亦疏通;毋奈爲習俗流弊所沿,一嵌故實,便堆砌軿輳,亦是倣伯龍使然耳。今試取伯龍之長調靡詞行時者讀之,曾有一意直下而數語連貫成文者否?多是逐句補綴。若使歌者於長段之中,偶忘一句,竟不知從何處作想以續。總之,與上下文不相蒙也。伯起不能全學其步,故得少逗已靈,乃心知拙於長料,自恐寂寥,未免塗飾,豈知正是病處。
  
  
 浏览:13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9/16 9:50:0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凌濛初譚曲雜劄(三) (收藏于2014/9/16 9:50:09
凌濛初譚曲雜劄(二) (收藏于2014/9/16 9:50:09
凌濛初譚曲雜劄(一) (收藏于2014/9/16 9:50:09
凌濛初譚曲雜劄提要 (收藏于2014/9/16 9:50:08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凌濛初譚曲雜劄(二) (访问161次)
凌濛初譚曲雜劄(一) (访问134次)
凌濛初譚曲雜劄(三) (访问129次)
凌濛初譚曲雜劄提要 (访问129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