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李克炳·包杏芳 纪念馆

纪念妈妈辞世一周年

李昌安

  妈妈九十年不易人生(之一)
  
  妈妈包杏芳是她父亲包照福(出生于1900庚子年正月)和母亲包方氏(出生于1903癸卯年2月20日)五个子女中的老大。妈妈出生于1924(甲子)年正月初2日,辞世于2013(癸巳)年八月初一日,享年九十岁。
  妈妈同父同母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二妹包桂芳出生于1927(丁卯)年2月28日,三妹包耀芳出生于1930(庚午)年冬月23日,四妹包耀桂出生1933(癸酉)年8月初8日,弟弟张家容系包家遗腹子出生于1937(丁丑)年10月21日。她的四妹出生那年家中实在承受不起六张嘴的吃喝,无耐之下才九岁那时我的妈妈被送去别人家当佣人,以图个填肚儿。妈妈去的这家是她的舅舅家,那年她舅舅家的大女儿方华英出生,就去帮忙招呼这个小孩,由于妈妈非常能吃苦耐劳,善于做事,心地也很细致得到了她舅舅一家人的认可,反过来舅舅舅妈对妈妈又疼爱有加。妈妈在那里学会了做饭,理料家务,甚至跟着舅妈学纺纱织布,可怜那时才九岁、十来岁本来还是个孩子的我的妈妈啊,为了生计竟不得不去做那里与年龄极不相符的家务活,但我妈妈还是挺过来了,后来妈妈常叙说起在她舅妈家的那些事流露出欣慰的表情,说是她舅妈(姓丁,一个小脚女人)待她很好,跟着舅妈学会了好多东西,而且妈妈说在舅妈家那几年是她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现在回想起来一方面说明她舅舅舅妈对妈妈的关心和爱护,第二个方面说明是妈妈的乖巧换得了主家的认可。在这里我要顺便说一句感谢我舅爹舅婆家对妈妈的爱护,让我妈妈留下了他童年时的美好记忆。后来的人生中我的妈妈为了感恩舅妈家,她把舅妈当妈妈一样的孝敬,经常问寒问暖,基本上每年要接到家里来玩,晚年的她对舅妈生病直到临终期间就象一个亲生女儿一样叙心照顾,这就是我妈妈慈悲的本性。
  妈妈十三岁那年,老实本份农民的她父亲包照福因病于1937(丁丑)年正月18日去世,这时妈妈从舅妈家回到了自己的家。可以想象那年月她的妈妈面对梯坎般的四个幼小的女儿要生活下去是多么的艰难,残酷的现实她的妈妈不得已改了嫁。
  她妈妈改嫁后妈妈带着三个年幼的妹妹投靠孤身且残疾的二叔包照寿(1904甲辰年腊月初2日出生)一起苦渡时日,俗言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时的妈妈俨然就成了家的主人,一个五口之家生活的重担过早地落在了妈妈当时只有十三岁的她稚弱的肩上。妈妈在杨树湾畈上租了田,腿脚残疾的二爷为了生活只能提着篮子到集上或是有戏场子的地方卖个香烟瓜子洋火等小杂物,以换个油盐钱。
  妈妈的二叔腿脚残疾,为了赎上帝对他的照顾就信教吃斋,一生吃素不吃荤,此时的妈妈也跟着二叔也信教吃斋,只是中途由于我出生的缘故妈妈在亳不知情的情况下破了斋,但妈妈是个虔诚信徒改吃花斋一辈子,至生命终结。妈妈破斋的事是在我出生大概三、四个月的时候,妈妈带着我到现在城南的三姨妈家去赶情,三姨妈的公婆是妈妈的姑妈这个关系,我们叫她姑婆,姑婆为了对我的关心,心想哺孩子的我的妈妈不吃荤菜那奶水怎么会养小孩,对孩子的体质不利,就几个人悄悄商量为我的妈开斋,一天姑婆为客人们下面吃,别人碗里放了炖的鸡,如果把炖的鸡明着放在碗里那我妈无论如何是不会吃的,姑婆就在我妈碗里面条里添上鸡汤,鸡汤也是荤啊,客人们都在吃着面条,看着妈妈也在吃大家边吃边作乐,这时的妈妈不晓得这其中的秘密,当大家都吃完了后姑婆忍不住的问道:“大姑娘,这面条味道怎么样,”妈妈答道好吃,这时大家哄堂大笑,姑婆这才解释了其中奥妙,对我妈妈说:你一个哺小孩的人,小孩要吃奶你不吃点荤那小孩怎么长呀,妈妈听后事已至此,跟着二叔吃了十多年的斋不能白费,为了挽回这一局面和表示对教的虔诚妈妈自此改吃了花斋,也就是每逢初一、十五禁荤,以后几十年都是这样,可见妈妈对教的虔诚和修身养性修炼自己的执着。
  妈妈十四岁也就是1938年初那年,日本侵略军约有一个排的兵力驻扎在大河店,即现在莲花南约一公里的地方,日本每天出来扫荡,抢粮食抓鸡,稍不遂意就放火取乐,有一天日本人到莲花北我妈妈所住的郑家刺林湾,见日本人来了,妈妈就把脸涂黑并躲到草堆里,日本人抢粮抓鸡不成,为了发泄就把我妈妈躲进的那草堆点着放火,众乡亲见状就用水灭火,日本人为了阻止灭火还用刀砍伤了妈妈的二叔,才使妈妈侥幸逃过了一死。
  在1940庚辰年春,妈妈与几个未成年的妹妹跟着残疾二叔生活显得很难,为了摆脱暂时的困难妈妈及几个妹妹就各奔东西,这一年只13岁的二姨妈把给了程家做了童养媳,只十岁的三姨妈把给童家姑妈哺养并做了其儿子的童养媳。我的妈妈在十六岁这一年也被把到现在的李家做小媳妇,当时的李家同大多数的农家人一样相当贫困,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纺沙织布,家务活相当的繁重,而且生活相当的差,妈妈在李家吃了不少苦,到第二年也就是辛巳年的春天妈妈被接回到郑家刺林湾二叔身边生活。
  1944甲申年腊月初2日妈妈出嫁到李家。由于跟着二叔生活只能是自己嫁自己,妈妈出嫁没什么嫁妆,只身出户。那时李家也非常穷,房子很窄,全家三代人挤在一间半屋里,其实那半间屋是不住人的,是爹爹老弟兄俩个的共用堂屋,妈妈过去后在本来很窄的天井旁做了件厢房作为栖身之地,生活也是常常吃了上顿愁下顿。
  自从妈妈来到李家后,按当地人的说法李家娶了个好媳妇,妈妈的到来慢慢的改变了李家的境况,为李家增添了荣耀。妈妈承担起了料理家务的担子,妈妈对老人非常孝顺,妈妈见我爹爹(一个瘦小个老头)穿得非常单薄,妈妈就用打转经赚来的布为爹爹做了一件长袄子,爹爹的高兴劲就别提了,有一种说不出的荣耀感,在湾间和亲戚中逢人就说这是我大姑(这是爹爹婆婆对我妈妈的爱称)做的,妈妈对湾间邻里人缘关系很好,烧火料灶,照顾弟弟妹妹非常细心,为了改变家庭困境,除了下地劳动和砍柴等活外还加班加点的纺纱织布打转经以换取收益,打转经就是到市面上买回棉花,经过榨籽弹熟,再搓成棉条,然后纺成线线,再就是织成布,必要时还要把布染成色,再拿到德安城(也就是现在的安陆城)去卖,妈妈曾对我说她织的布其中多为织成手帕,弄好后就和父亲起五更也就是鸡叫就动身步行四、五个钟头赶到天亮时到德安城西门河街去卖,有时走得早到了安陆,北门的城门还没有开就只有干等。妈妈说当时卖此类布的人很多,但由于妈妈纺的线均匀,线细,织的布表面光滑很抢手,有的商家小畈还专门拿妈妈织的布再去卖赚钱,妈妈说第一次把布和手帕卖光了别提心里有多高兴,既便是赚了点钱爸爸妈妈也舍不得在街上吃点东西,饿着肚子还要赶到畈上(现在安陆城北种棉花的地方)去再买回棉花,回去后如此无止境循环,可苦就苦了我可怜的妈妈,真是日不歇夜不眠的不停的纺纱织布,晚上实在困了就在纺纱的车子旁打个盹,我妈妈晚年之前在我的印象中我从没瞧见妈妈睡觉,因为我睡之前妈妈还在忙碌,当我早晨再起床时不知妈妈什么时候起床已劳作好半天了,我辛苦一辈子的妈妈啊,您为了您儿女们,您为了这个家,您为了做个人情世您付出的太多太多,叫儿子心中实在过意不去,妈妈您老人家一辈子太累太累了,您是该好好休息了,我想您在天堂那边再不会那么累吧,因为再没有儿女们拖累您。
  
 浏览:1957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8/24 22:55:2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昌安写在妈妈仙世七周年(收藏于2020/9/17 7:30:28
李昌安回眸爸爸妈妈生前影像(收藏于2019/12/23 15:32:20
李昌安纪念爸爸妈妈诞辰96周年(收藏于2019/12/23 15:20:53
写在妈妈仙逝三周年(收藏于2016/9/1 8:17:40
李昌安写在妈妈仙逝两周年(收藏于2015/9/13 7:19:11
李昌安纪念妈妈辞世一周年(收藏于2014/8/24 22:58:47
李昌安纪念妈妈辞世一周年(收藏于2014/8/24 22:57:06
李昌安纪念妈妈辞世一周年(收藏于2014/8/24 22:55:24
李昌安标题妈妈九十年不易人生(收藏于2014/8/24 22:25:28
李昌安写在爸爸逝世十周年(收藏于2013/6/20 21:30:34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李昌安父亲生平(访问7144次)
李昌安怀念我的父亲―――写在父亲三周年祭日(访问6622次)
李昌安写在爸爸逝世十周年(访问2079次)
李昌安纪念妈妈辞世一周年(访问1958次)
李艳梅怀念(访问1599次)
李昌安纪念妈妈辞世一周年(访问1467次)
李昌安标题妈妈九十年不易人生(访问1387次)
李昌安写在妈妈仙逝两周年(访问1287次)
李昌安纪念妈妈辞世一周年(访问1101次)
写在妈妈仙逝三周年(访问946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lchhlchhly你是他生命的延续(评论于2009/2/17 12:11:43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