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纪念园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辛亥革命纪念园__古今世变之君子--康有为
国学大师纪念园区辛亥革命纪念园
中国近现代文献_中国近现代文献~文集_29955号馆文选__新学伪经考

書序辨偽第十三 尚書篇目異同真偽表附(九)

康有为

  書序辨偽第十三 尚書篇目異同真偽表附(九)
  
  《史记·河渠书》云「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即刘歆所本。《序》本《史记》文字,仍有异同,盖有意为之以泯其迹。今但明其勦袭,小小异同,不暇详也
  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
  《史记·夏本纪》云「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即刘歆所本。
  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史记·夏本纪》云「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雒、汭,作《五子之歌》。」即刘歆所本。
  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
  《史记·夏本纪》云「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即刘歆所本。
  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告》《厘沃》。
  《史记·殷本纪》云「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即刘歆所本。《序》有《厘沃》,而《史记》无之,歆或采自他书增之,以足百篇之数者也。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征之,作《汤征》。
  《史记·殷本纪》云「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作《汤征》。」即刘歆所本。
  伊尹去亳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乃遇汝鸠、汝方,作《汝鸠》《汝方》。
  《史记·殷本纪》云「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遇女鸠、女房,作《女鸠》《女房》。」即刘歆所本。
  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疑至》《臣扈》。
  《史记·殷本纪》云「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即刘歆所本。《序》有《疑至》《臣扈》,而《史记》无之,亦歆增之以足百篇之数者也。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
  《史记·殷本纪》云「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作《汤誓》。」即刘歆所本。
  夏师败绩,汤遂从之。遂伐三朡,俘厥宝玉。谊伯、仲伯作《典宝》。
  《史记·殷本纪》云「夏师败绩,汤遂伐三朡,俘厥宝玉,义伯、仲伯作《典宝》。」即刘歆所本。
  汤归自夏,至于大埛,中虺作《诰》。
  《史记·殷本纪》云「汤归至于泰卷陶,中壨作《诰》。」即刘歆所本。
  汤既黜夏命,复归于亳,作《汤诰》。
  《史记·殷本纪》云「既黜夏命,还亳,作《汤诰》。」即刘歆所本。
  伊尹作《咸有一德》。
  《史记·殷本纪》云「伊尹作《咸有一德》。」即刘歆所本。
  咎单作《明居》。
  《史记·殷本纪》云「咎单作《明居》。」即刘歆所本。
  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
  《史记·殷本纪》云「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徂后》。」即刘歆所本。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
  《史记·殷本纪》云「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即刘歆所本。
  沃丁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史记·殷本纪》云:「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即刘歆所本。
  伊陟相大戊,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伊陟赞于巫咸,作《咸乂》四篇。
  《史记·殷本纪》云「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伊陟赞言于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戊》。」即刘歆所本。《史记》有《太戊》而《序》无之,是即《史记》非采《书序》之明证。彼犹固执《史记》采《书序》之说者,妄也。辨亦见前
  太戊赞于伊陟,作《伊陟》《原命》。
  《史记·殷本纪》云「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伊陟让,作《原命》。」即刘歆所本。《序》有《伊陟》而《史记》无之,亦歆增之以足百篇之数者也。
  仲丁迁于囂,作《仲丁》。
  《史记·殷本纪》云「帝仲丁迁于隞。」即刘歆所本。
  河亶甲居相,作《河亶甲》。
  《史记·殷本纪》云「河亶甲居相。」即刘歆所本。
  祖乙圮于耿,作《祖乙》。
  《史记·殷本纪》云「祖乙迁于邢。」即刘歆所本。
  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
  
  
  
 浏览:44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19 15:31:43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20 (收藏于2014/10/10 16:28:23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9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8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7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6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5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4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3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2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1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访问5082次)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访问4754次)
康有为上清帝第三书 (访问4044次)
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 (访问3916次)
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 (访问3406次)
康有为上清帝第七书 (访问2901次)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访问2413次)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购碑第三 (访问2153次)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20 (访问1985次)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4 (访问1583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8/12/12 23:42:55
龟老子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3/24 17:21:0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