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纪念园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辛亥革命纪念园__古今世变之君子--康有为
国学大师纪念园区辛亥革命纪念园
中国近现代文献_中国近现代文献~文集_29955号馆文选__新学伪经考

汉书儒林传辨伪第五(五)

康有为

  汉书儒林传辨伪第五(五)
  
  《孟易》虽言灾变,然梁丘贺以筮近幸,与《眭两夏侯京翼李传》诸人正同。是贺亦候灾变,不独喜有之,贺安能以改师法责喜?传云云者,盖西汉以后,施、梁丘稍微而孟、京最盛,歆欲以费氏夺而易之,故诬辞巧诋耳。观其下云「刘向以为诸家皆祖田何、杨叔、丁将军,大谊略同,唯京氏为异,托之孟氏,不相与同。」则不以为孟氏异于施、梁丘氏,而仅以为京氏异于孟氏。盖前主攻孟,后主攻京;攻京之时,并忘其攻孟之言矣。矛盾如此,岂不哀哉!又歆欲代孟、京之统,故以孔子《十翼》厌胜之,而痛诋灾变之非;其继不能遂,乃袭取其说而改其面目,敷衍支离,抑又甚焉。是心劳日拙之明效矣。
  费直,字长翁,东莱人也。治《易》为郎,至单父令。长于卦筮,亡章句,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郎邪王璜平中能传之。璜又传《古文尚书》。
  高相,沛人也。治《易》,与费公同时,其学亦亡章句,专说阴阳灾异,自言出于丁将军。传至相,相授子康及兰陵毋将永。康以明《易》为郎,永至豫章都尉。及王莽居摄,东郡太守翟谊谋举兵诛莽,事未发,康候知东郡有兵,私语门人,门人上书言之。后数月,翟谊兵起,莽召问,对受师高康。莽恶之,以为惑众,斩康。繇是《易》有高氏学。高、费皆未尝立于学官。
  《费氏易》为刘歆伪撰,辨见前。其云「亡章句,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考《后汉书·儒林传》,陈元、郑众、马融、郑玄、荀爽皆传《费氏易》者。今以《周易集解》考之,其说采卦气、消息、辟卦、世应、飞伏,郑氏独传爻辰,主分野、互卦之说。按分野之说,《周官》《左传》《国语》有之,杂见于《汉书·天文、地理志》,并移以说《易》,皆歆所创也。钱氏大昕曰:「康成初习京氏《易》,后从马季长受费氏《易》。费氏有《周易分野》一书,其爻辰之法所从出乎?」《潜研堂文集·答问》得其所自出矣。《经典释文序录》云「费直《章句》四卷,残缺。」则费氏有说,明矣。其所伪作《费氏易》,盖深攻孟、京,力主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上、下《经》,据孔子以折诸家,又因《系辞》而造「之卦」、「互卦」之例,荀悦《汉纪》云:「臣悦叔父故司空爽,著《易传》,据爻象承应阴阳变化之义,以十篇之文解说经意。」杂窜之于《左传》,又窜之于《史记》以易旧说。如《左传》庄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若是者数条。又凡卦筮须有所指,《周官》《左传》《国语》并言「分野」,故又以「分野」之说窜入卦筮。然则费氏《章句》《周易分野》皆歆所作于《七略》奏上之后,故《七略》无之;或歆自匿其《章句》,授之弟子而不著之欤?王弼之《易》亦出费氏,盖弼祖其「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上、下《经》」之说,故扫尽象数,独标卦爻承应之义,其说大行,以传此言为之本故也。是至于今犹歆之伪《易》也。然《易》之经文亡恙,以为脱去「无咎」、「悔亡」,特歆崇古抑今之伪说耳。以《彖》《象》《系辞》说《易》,还孔子之旧义,虽出刘歆之说,然歆内主张爻辰、分野以为卜筮;《十翼》解经,特其假借之言,实非歆学也。且实光明无弊,不必以人废言。于今学扫《说卦》之伪文,于古学删康成之野象,歆矫伪六经之罪,于《易》差可末减乎!至「十篇」之说,《史记》不著,《孔子世家》及《说卦》,盖刘歆窜入者。《序卦》《杂卦》二篇,义理薄浅,王充、《隋志》以为后得。《杂卦》「《师》,众也;《比》,辅也;《震》,动也;《遘》,遇也。」与歆伪《尔雅》合,盖亦歆所伪造者。尔后《十翼》之说所由出也与?《高氏易》,辨见《艺文志》。
  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今文字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十余篇,盖《尚书》兹多于是矣。遭巫蛊,未立于学官。安国为谏大夫,授都尉朝,而司马迁亦从安国问《故》。迁书载《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縢》诸篇,多古文说。都尉朝授胶东庸生。庸生授清河胡常少子,以明《谷梁春秋》为博士、部刺史,又传《左氏》。常授虢徐敖。敖为右扶风掾,又传《毛诗》,授王璜、平陵涂恽子真。子真授河南桑钦君长。王莽时,诸学皆立,刘歆为国师,璜、恽等皆贵显。世所传《百两篇》者,出东莱张霸,分析合二十九篇以为数十,又采《左氏传》《书叙》为作首尾,凡百二篇。篇或数简,文意浅陋。成帝时,求其古文者,霸以能为《百两》征,以中书校之,非是。霸辞受父,父有弟子尉氏樊并。时大中大夫平当、侍御史周敞劝上存之。后樊并谋反,乃黜其书。
  
  
 浏览:36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19 15:31:3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20 (收藏于2014/10/10 16:28:23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9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8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7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6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5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4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3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2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1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访问5082次)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访问4753次)
康有为上清帝第三书 (访问4043次)
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 (访问3913次)
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 (访问3406次)
康有为上清帝第七书 (访问2901次)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访问2413次)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购碑第三 (访问2150次)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20 (访问1985次)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4 (访问1583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8/12/12 23:42:55
龟老子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3/24 17:21:0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