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纪念园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辛亥革命纪念园__古今世变之君子--康有为
国学大师纪念园区辛亥革命纪念园
中国近现代文献_中国近现代文献~文集_29955号馆文选__大同书

大同书 己部第一章(七)

康有为

  大同书 己部第一章(七)
  
  论立家之益即因立家而有害:夫圣人之立父子、夫妇、兄弟之道,乃因人理之相收,出于不得已也;亦知其相合之难,乃为是丁宁反复之训言以劝诱之,又设为刑赏祸福以随之,而终无一术可善其后也。非惟怨毒烦恼,无术以善其后而弥缝之,且其立家第一要因在于相收,而因一家相收之故殃遍天下,并其一家亦不得相安焉,其祖父、兄弟、子孙、妇姑、娣姒、嫂叔亦不得贤焉。以其不贤,故不能同处而生不可思议之怨毒苦恼焉;以其不贤,故谬种流传,展转结婚,而生人皆不得美质,风化皆不得美俗,世界遂无由至于太平,人类无由至于性善,其原因皆由于一家之相收也。
  盖一家相收,则父私其子,祖私其孙而已。既私之,则养子孙而不养人之子孙,且但养一己之子孙而不养群从之子孙;既私之,但教其子孙而不教人之子孙,且但教一己之子孙而不教群从之子孙。于是富贵之子孙得所教养者,身体强健,耳目聪明,神气王长,学识通达矣;贫贱者之子孙无所教养者,身体尪弱,耳目聋盲,神气颓败,学识闇愚;甚者或疾病无医,乞丐寒饿,不识文字,不辨菽麦矣。即有捐学堂以教贫子,设医院以救病人,然人人皆当私其子孙,安得多有余财以博施济众乎!若此,则其医院、学堂必不美,即尽美善,其及于众也仅矣。故能捐义田、义庄以惠其族,尚未能及其乡;既能及其乡,不能及其邑;即能及其邑,不能及其州郡;即能及其州郡,不能及其国;即能及其乡族郡邑,不过救死亡耳,何能平等哉!夫以富贵、贫贱之万有不齐,故其强弱、智愚、仁暴、勇怯亦万有不齐;然且富贵少而贫贱多,则有教养者少而无教养者多,强智、仁勇者少而愚弱、暴怯者多。然且大富贵贤哲能备足教养之格者亿万不得一,而极贫贱、愚闇、疾病、寒饿者十九也,则举国人之被教养之全格者盖极寡,而强智、仁勇之人亦极寡,而愚弱、暴怯者皆是也。且娶妻必于异性,虽有富贵贤哲之家,能得所娶之必贤乎?其人而贤矣,其传种于父母者,得毋多有异质乎?此凡欧美有家之人所不能免也。若中国富贵之家多娶媵妾,媵犹可也,妾或出于卑贱,其父母之来因则多乞丐寒贱、疾病无医、不识文字、不辨菽麦者矣。夫以富贵贤哲之家而传此极不美之种,则即有强智、仁勇之世种亦将与愚弱、暴怯之种剂分两而化生,而不美之种复大播焉。故有父智而子愚,兄才而弟劣;若其贪吝、诈谲、诡戾之性分播于人人,故父子、兄弟、妇姑、姊妹、娣姒、叔嫂之间,人人异性,贤愚不齐,而恶者较多,几为什九。播种既然,则种桃李而得桃李,种荆棘而得荆棘,乃固然也;及长大后,乃欲施教以易之,岂可得哉,况多无教者哉!以此人性安得善,风俗安得美,而家人安得和,是以天下人人受其弊,无由至于太平,而专就一家言之,先受其害,无由至于和睦矣。
  论有家则有私以害性害种:且一家相收,既亲爱之极至,则必思所以富其家而传其后;夫家人之多寡至无定,欲富之心亦至无极矣。多人之用无尽而所入之资有限,既欲富而不得,则诡谋交至,欺诈并生,甚且不顾廉耻而盗窃,不顾行谊而贿赂矣;又甚且杀人夺货,作奸犯科,悯不畏死,以为常业矣。夫贪诡、欺诈、盗窃、作奸、杀夺,恶之大者也,而其原因皆由欲富其家为之。既种贪诡、欺诈、盗窃、作奸、杀夺之根,种种相传,世世交缠,杂沓变化,不可思议,故贪诡、欺诈、盗窃、作奸、杀夺之性愈布愈大,愈结愈深,人性愈恶,人道愈坏,相熏相习,无有穷已。且人既有家,即无不欲富;既至亲相爱,责任所在,亦必思所以收养之。夫以一夫之力养一夫,其事易,以一夫之力养众人,其事难;又或境遇阻之,疾病阻之,才智不如,筋力不及,而妻若子女诸孙之饥饿待哺、疾病待医、隆寒待衣者环集也。子女林立,嫁取逼人,连环迭代,追踵相因;娶媳生孙,膝下成群,人口日众,室屋当增,家人嗷嗷,待于一人。同此俸入,昔羡今贫,何以应之?仰屋而颦,鬻田卖宅,负债累累,烦恼盈前,忧能伤人。况复天灾无时,死亡相因,多哀多思,怀我六亲,丧葬祭祀,耗费无端,力作既穷,夙逋迫人。既馁其气,实伤其魂,困穷交迫,虽有志士,诈谋亦生,或毁廉而丧节,或负诟而忍心,于是苟贱无耻之事,贪污欺诞之行,亦不得已而强为之矣。既一为之后,不得已复再三试之,习之既熟,与性俱移,则为河间妇矣。吾见乡人家富巨万,有子十人,子妇亦十,子女孙二十余人,曾孙数人,然皆纨裤,仰食一老;少为教学,长为嫁娶,月添孙子,日闻医病,年置屋舍,岁哀死丧;田宅尽鬻,垂老侘傺,稍营奸邪,卒无少济,七十穷死,几无稿葬。自乡闾所见,如是者不可胜数,皆人羡其多男多寿而彼实为穷忧极苦者也。大率子女愈多者,家累愈重,忧病愈甚,郁苦愈深,改行营邪愈不得已;子女稍少者,家累稍轻,忧病稍少,郁苦稍浅,改行营邪亦可已则已。然都中国之人,四十以后不忧家累,不改行义者,盖亦寡义;虽有志节之士,激昂于少年,无不易节于晚暮者。孔子曰:“及其老也,戒之在得”,岂其所好哉?盖有家之故,不得已也。夫以忧郁烦苦之伤魂,则神明斫丧,贪奸欺诈之丧行,则风俗败坏,神明沮则术业不精,风俗败则人心日恶,将欲求太平性善之效,岂不远哉!若业种相缠,世世无已,俗恶业缠,陷溺日甚,从无始来浸渍已深,乃欲于其长大少施美言以教之,欲去无始甚深之性,恶俗浊世之风,是犹杯水而救燎原之火也,必无济矣。且以有家之故,有子安得不养之,有妻安得不收之,不养不仁,不收不义。然以一人而养众人,即竭力以供奉,必不能给者矣。虽有富者,多子则教学不精,饮食不美,医药不周;若贫者则并不能教学,糟糠不足,肌肤不掩,疾病不治,十而八九也。以故体皆羸瘠,面为菜色,身多残疾,耳目不聪明,血气不和平,目不知文字,手不知技艺;虽充人数,有类马牛,驱之奔走,寡有虑谋;甚且鬻为奴婢,鞭笞榜殴,终身苦役,得食无忧。以此传种,愚痴弱柔,若汰种而改良,几无可留,推其原因,皆由以一人养众之供养不周也。
  大约都中国之人,讬生士家,父母知方,长不饥寒,饮食得宜,衣裳适当,神明畅朗,身体健强,龆龀诵数,童幼入学,得闻圣贤之训,得知古今之事,得闻人道之宜,得操事业之技,此亦据乱世之人格哉,殆万人无一也,则以家之贫富贵贱不同故也。然则想望太平性善之世,岂不远哉!盖天下为公者乃能成其私,私者未有能成其私者也。
  
  
 浏览:476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19 13:24:53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20 (收藏于2014/10/10 16:28:23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9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8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7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6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5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4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3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2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1 (收藏于2014/10/10 16:28:2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访问5055次)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访问4723次)
康有为上清帝第三书 (访问4000次)
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 (访问3867次)
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 (访问3388次)
康有为上清帝第七书 (访问2890次)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访问2404次)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购碑第三 (访问2140次)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20 (访问1977次)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14 (访问1574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8/12/12 23:42:55
龟老子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3/24 17:21:0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