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3156号馆文选__今本竹书纪年疏证 |
|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上(四)
殷商成汤 名履。 汤有七名而九征。(《御览》八十三引《纪年》)放桀于南巢而还,诸侯八译而朝者千八百国,奇肱氏以车至,乃同尊天乙履为天子,三让,遂即天子之位。初,高辛氏之世妃曰简狄,以春分玄鸟至之日,从帝祀郊禖,与其妹浴于玄丘之水。有玄鸟衔卵而坠之,五色甚好,二人竞取,覆以玉筐。简狄先得而吞之,遂孕。胸剖而生契。长为尧司徒,成功于民,受封于商。后十三世,生主癸。主癸之妃曰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以乙日生汤,号天乙。丰下锐上,皙而有髯,句身而扬声,长九尺,臂有四肘,是为成汤。汤在亳,能修其德。伊挚将应汤命,梦乘船过日月之傍,汤乃东至于洛,观帝尧之坛,沈璧退立,黄鱼双踊,黑鸟随之止于坛,化为黑玉。又有黑龟,并赤文成字,言夏桀无道,成汤遂当代之。梼杌之神,见于邳山。有神牵白狼衔钩而入商朝。金德将盛,银自山溢。汤将奉天命放桀,梦及天而/ 之,遂有天下。商人后改天下之号曰殷。(出《宋书/ 符瑞志》。) 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亳。(《唐书/ 历志》:「张说《五星议》:成汤伐桀,岁在壬戌,其明年,汤始建国为元祀。」) 始屋夏社。(《尚书序》:「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郊特牲》:「是故丧国之社屋之。」) 十九年,大旱。 氐、羌来宾。(《诗/ 商颂》:「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二十年,大旱。 夏桀卒于亭山。(《荀子/ 解蔽篇》:「桀死于亭山。」) 禁弦歌舞。(《书钞》九、《类聚》八十二、《初学记》九、《御览》三十五等引《尸子》:「汤之救旱也,弦歌鼓舞者禁之。」) 二十一年,大旱。 铸金币。(《管子/ 轻重八》:「汤以庄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卖子者。」) 二十二年,大旱。 二十三年,大旱。 二十四年,大旱。 王祷于桑林,雨。(《吕氏春秋/ 顺民篇》:「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雨乃大至。」云云,上五年连书大旱,亦本此。) 二十五年,作《大濩乐》。(《吕氏春秋/ 古乐篇》:「汤乃命伊尹,作为《大濩》。」) 初巡狩,定献令。(《逸周书/ 王会解》:「汤问伊尹曰:其为四方献令。」) 二十七年,迁九鼎于商邑。(《左/ 宣三年传》:「桀有昏德,鼎迁于商。」) 二十九年,陟。(《御览》八十三引《韩诗内传》:「汤为天子十三年,百岁而崩。」《汉书/ 律历志》:「成汤方即世崩没之时,为天子用事十三年矣。商十二月乙丑朔冬至,故《书序》曰:『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使伊尹作《伊训》。』《伊训》曰:『惟太甲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据此,则自汤元年至太甲元年为十三年,汤在天子位凡十二年。) 外丙 名胜。(《御览》八十三引《纪年》:「外丙胜居亳。」) 元年乙亥,王即位,居亳。(见上。) 命卿士伊尹。 二年,陟。(《孟子/ 万章上》:「外丙二年。」《史记》同。) 仲壬 名庸。 元年丁丑,王即位,居亳,命卿士伊尹。(《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引《纪年》:「仲壬即位,居亳,命卿士伊尹。」《书/ 咸有一德》疏、《通鉴外纪》引「命」作「其」。) 四年,陟。(《孟子/ 万章上》:「仲壬四年。」《史记》同。) 太甲 名至。 元年辛巳,王即位,居亳,命卿士伊尹。 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春秋后序》、《书》疏、《外纪》引《纪年》:「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 约按:伊尹自立,盖误以摄政为真尔。 七年,王潜出自桐,杀伊尹,天大雾三日,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春秋后序》、《书》疏、《外纪》引《 纪年》:「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又《书》疏及《初学记》二引《帝王世纪》:「伊尹卒,年百有余岁,大雾三日。」) 约按:此文与前后不类,盖后世所益。 十年,大飨于太庙。(《书/ 盘庚》:「兹余大享于先王。」) 初祀方明。(《汉书/ 律历志》:「《伊训篇》:『维太甲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伊尹祀于先王,诞资有牧方明。』」是本元年事,此乃系之十年。) 十二年,陟。(《史记/ 鲁周公世家》索隐:「案《纪年》,太甲惟得十二年。」) 沃丁 名绚。(《御览》八十三引《纪年》:「沃丁绚即位,居亳。」) 元年癸巳,王即位,居亳。(见上。) 命卿士咎单。(《尚书序》:「沃丁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八年,祠保衡。(《尚书》疏、《初学记》二引《帝王世纪》:「沃丁八年,伊尹卒,年百有余岁,大雾三日。沃丁葬以天子之礼,祀以太牢,亲自临丧三年,以报大德。」) 十九年,陟。(《通鉴外纪》:「沃丁在位二十九年。」) 小庚(约案:《史记》作「太庚」。) 名辨。(《御览》八十三引《纪年》:「小庚辨即位,居亳。」) 元年壬子,王即位,居亳。(见上。) 五年,陟。(《御览》八十三引《史记》:「帝太庚在位二十五年崩。」《外纪》从之。案《史记》商诸帝无在位年数,盖采他书补之,后放此。) 小甲 名高。(《御览》八十三引《纪年》:「小甲高即位,居亳。」) 元年丁巳,王即位,居亳。(见上。) 十七年,陟。(《御览》八十三引《史记》:「帝小甲在位十七年。」《外纪》:「在位三十六年。」又引《帝王本纪》云:「五十七年。」) 雍己 名/ 。(《御览》八十三引《纪年》:「雍己/ 即位,居亳。」) 元年甲戌,王即位,居亳。(见上。) 十二年,陟。(《御览》八十三引《史记》:「帝雍己在位十二年崩。」《外纪》:「十三年。」) 太戊 名密。 元年丙戌,王即位,居亳。 命卿士伊陟、臣扈。(《书/ 君奭》:「在大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 七年,有桑谷生于朝。(《尚书序》:「伊陟相大戊,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 十一年,命巫咸祷于山川。 二十六年,西戎来宾,王使王孟聘西戎。(《海外西经》注:「殷帝大戊使王孟采药,从西王母。」) 三十一年,命费侯中衍为车正。(《史记/ 秦本纪》;「大费玄孙曰孟戏中衍,鸟身人言。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 三十五年,作寅车。(《诗/ 小雅/ 六月》传:「殷曰寅车,先疾也。」) 四十六年,大有年。 五十八年,城蒲姑。 六十一年,东九夷来宾。 七十五年,陟。(《书/ 无逸》:「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御览》八十三引《史记》:「中宗在位七十有五年崩。」) 大戊遇祥桑,侧身修行。三年之后,远方慕明德,重译而至者七十六国。商道复兴,庙为中宗。(原注:《竹书》作「太宗」。案:《史记/ 殷本纪》以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御览》八十三引《纪年》以祖乙为中宗,则大戊或有称太宗之理。然作此注者固不能见汲冢原书,或见他书所引《纪年》有此说与?) 仲丁 名庄。 元年辛丑,王即位,自亳迁于嚣,于河上。(《御览》八十三引《纪年》:「仲丁即位,元年,自亳迁于嚣。」) 六年,征蓝夷。(《后汉书/ 东夷传》注引《纪年》:「仲丁即位,征于蓝夷。」) 九年,陟。(《御览》八十三引《纪年》:「帝仲丁在位十一年。」《外纪》同。) 外壬 名发。 元年庚戌,王即位,居嚣。(《御览》八十三引《纪年》:「外壬居嚣。」) 邳人、侁人叛。(《左/ 昭元年传》:「商有姺、邳。」) 十年,陟。(《御览》八十三引《史记》:「帝外壬在位一十五年。」《外纪》同。) 河亶甲 名整。(《御览》八十三引《纪年》:「河亶甲整即位。」) 元年庚申,王即位,自嚣迁于相。(《御览》八十三引《纪年》:「 河亶甲整即位,自嚣迁于相。」) 三年,彭伯克邳。(《郑语》:「大彭、豕韦为商伯矣。」) 四年,征蓝夷。(《御览》八十三引《纪年》:「河亶甲征蓝夷。」) 五年,侁人入于班方。彭伯、韦伯伐班方,侁人来宾。(《御览》八十三引《纪年》:「河亶甲再征班方。」) 九年,陟。(《御览》八十三引《史记》:「河亶甲在位九年。」《 外纪》同。) 祖乙 名滕。(《御览》八十三引《纪年》:「祖乙滕即位。」) 元年己巳,王即位,自相迁于耿。 命彭伯、韦伯。(见上。) 二年,圮于耿。(《尚书序》:「祖乙圮于耿,作《祖乙》。」) 自耿迁于庇。(《御览》八十三引《纪年》:「祖乙滕即位,是为中宗,居庇。」) 三年,命卿士巫贤。(《书/ 君奭》:「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 八年,城庇。 十五年,命邠侯高圉。 十九年,陟。(《御览》八十三引《史记》:「祖乙在位十九年。」《外纪》同。) 祖乙之世,商道复兴,庙为中宗。(原注:《史记》与《无逸》皆无之。案:《御览》引《纪年》:「祖乙滕即位,是为中宗。」) 祖辛 名旦。 元年戊子,王即位,居庇。 十四年,陟。(《御览》八十三引《史记》:「祖辛在位十六年。」《外纪》同。) 开甲(原注:《史记》作「沃甲」。《史记》索隐:「沃甲,《系本》作开甲也。」) 名踰。(《御览》八十三引《纪年》:「帝开甲踰即位,居庇。」) 元年壬寅,王即位,居庇。(见上。) 五年,陟。(《御览》八十三引《史记》:「沃甲在位二十五年。」《外纪》:「在位二十年。」) 祖丁 名新。 元年丁未,王即位,居庇。(《御览》八十三引《纪年》:「祖丁即位,居庇。」) 九年,陟。(《御览》八十三引《史记》:「祖丁在位三十二年。」《外纪》同。) 南庚 名更。(《御览》八十三引《纪年》:「南庚更。」) 元年丙辰,王即位,居庇。 三年,迁于奄。(《御览》八十三引《纪年》:「南庚更自庇迁于奄。」) 六年,陟。(《御览》八十三引《史记》:「南庚在位二十九年。」《外纪》同。) 阳甲(原注:一名和甲。) 名和。 元年壬戌,王即位,居奄。(《御览》八十三引《纪年》:「阳甲即位,居奄。」) 三年,西征丹山戎。(《大荒北经》注引《竹书》曰:「和甲西征,得一丹山。」案:隶书「和」、「祖」二字形相近,和甲疑祖甲之讹。此据郭注讹字,乃有阳甲名和之说矣。) 四年,陟。(《御览》八十三引《史记》:「阳甲在位十七年。」《 外纪》「七年」,又引《帝王本纪》云:「十七年。」) 盘庚 名旬。(《御览》八十三引《纪年》:「盘庚旬。」) 元年丙寅,王即位,居奄。 七年,应侯来朝。(《水经/ 滍水注》、《汉书/ 地理志》注引臣瓒曰:「《汲冢古文》殷时已有应国。」) 十四年,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御览》八十三引《纪年》:「盘庚旬自奄迁于北蒙,曰殷。」余见《古本纪年辑校》。) 十五年,营殷邑。 十九年,命邠侯亚圉。 二十八年,陟。(《御览》八十三引《史记》:「盘庚在位二十八年。」《外纪》同。) 小辛 名颂。(《御览》八十三引《纪年》:「小辛颂即位,居殷。」) 元年甲午,王即位,居殷。(见上。) 三年,陟。(《御览》八十三引《史记》:「小辛在位二十一年。」《外纪》同。) 小乙 名敛。(《御览》八十三引《纪年》:「小乙敛即位,居殷。」) 元年丁酉,王即位,居殷。(见上。) 六年,命世子武丁居于河,学于甘盘。(《书/ 无逸》:「其在高宗,旧劳于外。」伪《书/ 说命》:「余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 十年,陟。(《御览》八十三引《史记》:「小乙在位二十八年。」《外纪》:「二十一年。」) 武丁 名昭。 元年丁未,王即位,居殷。 命卿士甘盘。(《书/ 君奭》:「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 三年,梦求傅说,得之。(《尚书序》:「高宗梦得说。」伪《书/ 说命》:「王宅忧,亮阴三祀。既免丧,其惟弗言,曰: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