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国学大师纪念园区__学术巨子——王国维
国学大师纪念园区
中国近现代文献_中国近现代文献~文集_3156号馆文选__东山杂记

东山杂记卷一(九)

王国维

  东山杂记卷一(九)
  
  罗布淖尔北所出前凉西域长史李柏书稿跋
  斯坦因博士发掘罗布绰尔北废城后,日本西本愿寺法主大谷伯爵所派遣之橘瑞超氏继至其地,复行发掘,得西域前凉长史李柏书稿三通,表文一通,惟二书稿独完,中不可识者数字而已。其一云:五月七日,""西域长史关内侯李柏顿首。"""",恒不去心,今奉台使来西,月二日到此(旁注海头二字),未知王消息,想国中平安。王使迥复罗,从北虏中与严参事往,想是到也。今遣使符太往通消息,书不悉意。李柏顿首顿首。其二云:五月七日,西域长史关内侯李柏顿首""。阔久不相闻,"怀思想,不知亲想念""见忘也。诏家遣"来,慰劳诸国,月二日来到海头,不知王问邑。邑天热,想王国大小平安。王使"遂俱共发,从北虏中与严参事往,未知到未。今"使符太往通消息,书不尽意。李柏顿首顿首。其三曰:五月七日,西域关内侯李柏共五十四字,以下无字。此三书具书之人名月日,一一相同,又二书中所言之事,与所遣之使者亦同,当为同一书之草稿。又有表文三行,第一行存“尚书”二字,第二行存“臣柏言焉耆王龙”七字,第三行存“月十五日”,共五字,则李柏上张骏之表也。日本羽田亨学士考此诸纸,缘以为李柏上焉耆王之书,然二书稿之致焉耆王,殆无可疑,表文则非是。又以二书为东晋咸和三四年间所作,然实当在永和以后。盖今日考前凉史事,则崔鸿《十六国春秋》原本已佚,可据者惟有《晋》、《魏》二书,而《晋》、《魏》二书《张骏传》非编年之书,其叙述不必以史事之先后为次。惟司马温公撰《通鉴》时,尚及见崔鸿原书,则事实虽当据《晋》、《魏》二书,而年代自不能不依《通鉴》。若伪本《十六国春秋》,但可供参考而已。案:《晋书》所纪张骏、李柏及西域事,则《骏传》云:“西域长史李柏请击叛将赵贞,为贞所败。议者以柏造谋致败,请诛之。骏曰:‘吾每以汉世宗之杀王恢,不如秦穆之赦孟明。’竟以减死论。”又云:“初,戊已校尉赵贞不附于骏,至是,骏击擒之,以其地为高昌郡。”此二事《晋书》皆不记其年月,伪本《十六国春秋》则以李柏击赵贞事系于咸和五年,张骏平赵贞事系于咸康元年。《通鉴》不记此二事,惟于咸康元年(骏之建兴二十三年)纪骏遣杨宣伐龟兹、鄯善一事,永和元年(骏之建兴三十三年)纪杨宣伐焉耆事及骏分别凉、河、沙三州与自称凉王事。今细观橘氏所得李柏之一表二书,实皆张骏称王以后之事,则其时当在永和以后,而不在咸和以前,盖可决也。何以证之?柏表中称“臣柏”,又称“尚书”,以汉表例之,其上当署某年某月某日,西域长史关内侯臣柏顿首死罪上尚书,而断纸失之。明为张骏称王后事。书稿之中,一云台使,一云诏家见遣使来,台与诏家皆晋时指斥天子之语。是时晋室僻居江左,信使不通,骏于石勒石虎虽偶称臣,然未尝真以上国视之,则所谓台与诏家,实谓张骏,而骏未称凉王以前,亦不能有此称也。是时骏虽称凉王,实僭天子制度,故李柏表文称上尚书,其对外国,则称之曰台,曰诏家,亦不足怪也。杨宣之伐焉耆,在永和元年,此二书稿必致于焉耆既服之后,事甚明白。其在永和元年以后,而不在咸和以前,亦甚明白矣。以此数纸观之,李柏盖两为西凉长史,其始于击赵贞而败,虽以减死论,自当去官。后骏击擒赵贞,征服龟兹、鄯善、焉耆诸国,柏当有功,故复镇西域。关内侯之封,或亦由是得也。称天子所居为台,盖始于晋。《晋书·惠帝纪》:“永兴元年,帝幸长安,惟仆射荀藩、司隶刘敦、太常郑球、河南尹周馥与其遗官在洛阳,为留台,承制行事,号为东西台。”《刘曜载记》云:“置单于台于渭城。”《石勒载记》云:“乃命洛阳为南都,置行台。”自是以后,相承用之,六朝人谓天子所居曰台城,天子之军曰台军。李柏书称台使,亦犹言台城台军矣。诏家亦晋时呼天子之语。《苻坚载记》云:“初坚强盛之时,国有童谣曰‘河水清复清,符诏死新城’。”《桓玄传》云:“左右称玄为‘桓诏’。桓胤谏曰:‘诏者,施于辞令,不以为称谓也。汉魏之主皆无此言,惟闻北虏以苻坚为‘苻诏’耳’。”今李柏书中称诏家,犹言官家,语尚可通,后略称诏,则信如桓胤所讥矣。《骏传》称骏所置官僚府寺,拟于王者,而微异其名,其不称天子而称诏家,亦所谓微异其名者欤?然苻坚、桓玄皆袭其名,恐亦不自骏始矣。海头之地,诸史未见,余此次考释斯氏木简时,已详论之,见《流沙坠简序》中,兹不复赘。李柏书中称严参事者,参事,参军事之略。参军事一官,始于后汉。孙坚参車骑将军张温军事以后,遂为官名,或谓之参军,或谓之参事,皆略其一字。参军则六朝史书中多见之,参事惟见于此而已。
  
  邸阁考
  古代储蓄军粮之所,谓之邸阁,其名始见于汉魏之间。元李治《敬斋古今》曾于《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举十一事,予复从《晋书》中得一事,《魏书》中得八事,《水经注》中得十事,古印中得二事,兹并举之。《魏志·董卓传》注引《献帝纪》曰:“帝出杂缯二万匹与所卖厩马百余匹,宣赐公卿以下及贫民不能自存者。李傕曰:‘吾邸阁储峙少’,乃悉载置其营。”此一事也。《张既传》:“酒泉苏衡反,既击破之,遂上书请治左城,筑障塞,置烽燧、邸阁以备胡。”此二事也。又《王基传》:“基别袭步协于夷陵,协闭门自守。基示以攻形,而实分兵取雄父邸阁,收米三十余万斛。”此三事也。又“毋邱俭、文钦作乱,王基与司马景王会于许昌,请速据南顿,南顿有大邸阁,计足军人四十日粮。”此四事也。《蜀志·后主纪》:“诸葛亮使诸军运米,集于斜谷口,治斜谷邸阁。”此五事也。又《魏延传》注引《魏略》云:“横门邸阁在长安,与散民之穀,足周食也。”此六事。又《邓芝传》:“先主定益州,芝为郫邸阁督。先主出至郫,与语大奇之,擢为郫令。”此七事也。《吴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策渡江攻刘繇牛渚营,尽得邸阁粮穀战具。”此八事也。又《孙权传》:赤乌四年,“遣卫将军全琮略淮南,决芍陂,烧安城邸阁。”此九事也。又赤乌八年,“遣校尉陈勋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云阳西城,通会市,作邸阁。”此十事也。又《周鲂传》:“鲂谲曹休笺曰:‘东主遣从弟孙奂治安陆,修立邸阁,辇赀运粮,以为军储。’”此十一事也。以上皆李氏所举。然邸阁二字,不独三国时用之,自晋以至后魏,尚有此称。以余所知,则《晋书·文帝纪》“蜀将姜维寇陇右,扬声欲攻狄道。帝曰:‘姜维攻羌,收其质任,聚榖作邸阁讫,而转行至,此正欲了塞外诸羌,为后年之资耳。’”此十二事。又《李含传》“光禄差含为寿城邸阁督,司徒王戎表含曾为大臣,难见割削,不应降为此职。”此为十三事。又《荀晞传》“晞单骑奔高平,收邸阁。”此为十四事。《晋书·周癧传》:“钱璯至广陵,杀度支校尉,焚烧邸阁”则为十五事。又《刘渊载记》“离石大饥,迁于黎亭,以就邸阁榖。”此为十六事。此外见于《水经注》尚有十事,亦皆魏晋间之遗址。一河水条。新台东有小城,崎岖颓侧,台址枕河,俗谓之邸阁城,疑古关津都尉治也。二济水条。济水又迳什城北,城际水湄,故邸阁也,祝阿人孙什将家居之,以避时难,因谓之什城焉。三清水条。清河又东北迳邸阁城东,城临侧清河,晋修县治,城内有县长鲁国孔明碑。四衡漳水条。衡漳又北迳巨桥邸阁西,今临侧水湄,左右方二里,中状若邱墟,盖遣囷故窖处也。五淆水条。淆水又东入汶仓城内,俗以此水为汶水,故有汶仓之名,非也。盖淆水之邸阁也。六泗水条。泗水又迳宿预城之西,又迳其城南,故下邳之宿留县也(赵一清曰:宿留,公犹之误。是也。),晋元皇之为安东也。督运军储,而为邸阁也。七清水条。清水又东南迳士林东。士林,戍名也,戍有邸阁。八江水条。公安县故侧江有大城,相承云仓储城,即邸阁也。九又巴邱山有巴陵故城,本吴之巴邱邸阁城也。晋太康元年,立巴陵县于此。十赣水条。“赣水又历钧圻邸阁下,度支校尉治,太尉陶侃移置于此也。”此上十事,半系魏晋间,不必后魏所置邸阁。《魏书·食货志》云:“有司请于水运之处,随便置仓,乃于小平、石门、白马津、漳崖、黑水、济州、陈郡、大梁凡八所,各立邸阁。”《唐书·地理志》湖州安吉县“北三十里有邸阁池”,此必因古邸阁得名。传世古印,又有新平邸阁督、薛邸阁督二印,并敬斋所举,共得三十二事。然此三十二处,非无复出,如后魏之小平邸阁,疑即古印之新平邸阁。《魏书序》纪穆皇帝“登平城西山,观望地势,乃更南百里,于灅水之阳黄瓜堆筑新平城,晋人谓之小平城。”则新平与小平,疑即一邸阁也。又后魏之漳崖邸阁疑即《水经注》之巨桥,济州邸阁疑即《水经注》之什城,未必真有三十二。而其未见记载之邸阁,数或当倍乎此也。以上邸阁其十分之八,皆临水为之,此因便于运输之故。其邸阁大抵有城,其主邸阁事者,则三国时谓之督,晋时或以度支校尉主之,其藏粟多者至三十余万斛。古量甚小,每人日食五升,三十万斛之粟,可供十万人六十日食。故王基言南顿大邸阁,可足军人四十日粮,非虚语也。此事自秦以来已然,楚汉之战,食敖仓粟者数年,虽关中转﨓,数年不绝。然其初,仓粟自足支数十万人数月之食,至隋以后,邸阁之名虽废,然隋氏诸仓,存榖至多,时卫州有黎阳仓,洛州有何阳仓,陕州有常平仓,华州有广通仓,通相灌注。又令诸州各立义仓,关中大旱,命农丞王亶发广通之粟三百余万石以拯之,则一仓之储,其富可知。故李密一据洛口仓,而旬日之间,聚众数十万。李勣袭黎阳仓,开仓恣食,一旬之间,得胜兵二十万余。唐高祖兵入长安,亦发永丰仓以赈饥民,承炀帝奢侈,生民流离之后,而储蓄之多尚如此,又在魏晋六朝邸阁之上矣。
  
  
  
 浏览:70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9 15:26:1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附录 (收藏于2014/6/12 12:02:33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下(八) (收藏于2014/6/12 12:02:33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下(七) (收藏于2014/6/12 12:02:33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下(六) (收藏于2014/6/12 12:02:33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下(五) (收藏于2014/6/12 12:02:33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下(四) (收藏于2014/6/12 12:02:33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下(三) (收藏于2014/6/12 12:02:33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下(二) (收藏于2014/6/12 12:02:33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下(一) (收藏于2014/6/12 12:02:33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上(五) (收藏于2014/6/12 12:02:3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郭汾阳王国维为何自杀(访问3955次)
刘克敌同时代人笔下的王国维(访问3222次)
xx《王国维年谱新编》(孙敦恒编,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访问2999次)
干春松王国维:自杀的理由(访问2651次)
xx开拓学术先驱—王国维(访问2643次)
王国维国学丛刊序 (访问2508次)
左舜生《厌世自沉的王国维》(访问2487次)
王学海关于年谱编撰的新思考棗-兼述陈鸿祥先生的《王国维年谱》(访问2268次)
张新颖王国维寻求“慰藉”的中国心(访问2251次)
xx王国维的诀别(访问2077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