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司马承祯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137号馆文选__服气精义论

服气精义论 五牙論第一

司马承祯

  服气精义论 五牙論第一
  
  夫形夫形之所全者,本於臟腑也;神之所安者,質於精氣也。雖稟形於五神,已具其象,而體衰氣耗,乃致凋敗。故須納雲牙而溉液,吸霞景以孕靈,榮衛保其純和,容貌駐其朽謝。加以久習成妙,積感通神,與五老而齊升,並九真而列位。經文所載,以視津途,修學所遵,自宜詳核。服真五牙法,每以清旦,密咒曰(經文不言面當宜各向其方,平坐握固,閉目,即叩齒三通,而祝中央向四維):
  東方青牙,服食青牙,飲以朝華。祝畢,舌料上齒表,舐脣漱口,滿而咽之三;
  南方朱丹,服食朱丹,飲以丹池。祝畢,舌料下齒表,舐脣漱口,滿而咽之三;
  中央戊己,昂昂太山,服食精氣,飲以醴泉。祝畢,舌料上玄,應取玉水,舐脣漱口,滿而咽之三;
  西方明石,服食明石,飲以靈液。祝畢,舌料上齒內,舐脣漱口,滿而咽之三;
  北方玄滋,服食玄滋,飲以玉飴。祝畢,舌料下齒內,舐脣漱口,滿而咽之三;
  都數畢,以鼻內氣,極而徐徐放之,令五過已,上真道畢矣(意調諸方,亦宜納氣,各依其數。即東方九、南方三、中央十二、西方七、北方五)。
  又曰:先師益中央醴泉,祝曰:
  白石嚴嚴以次行,源泉湧洞以玉漿,飲之長生,壽命益長(如此語以下,乖本文,應不煩耳)。
  此是《靈寶五符經》中法,《上清經》中別有四極雲牙之法,其道密秘,不可輕言。
  凡服氣,皆先行五牙,以通五臟,然後依常法,乃佳。
  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在形為脈,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舌,在形為血;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在形為肉;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在形為皮;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耳,在形為骨。
  又:肺為五臟之華蓋第一,肺居心上,對胸,有六葉,色如縞映紅,肺脈出於少高(左手大指之端內側,去爪甲二分許,舀者之中);心居肺下肝上,對鳩尾下一寸,色如縞映絳,心脈出於中沖(左手中指之端,去爪甲之二分許,舀者之中);肝在心下,小近後,右四葉,左三葉,色如縞映紺,(肝脈出於大敦左足大指端,乃三毛之中);脾正掩臍上,近前,橫覆於胃,色如縞映黃,脾脈出於隱白(左足大指端側,去爪甲角如韭葉);左腎、右腎,前對臍,搏著腰脊,色如縞映紫,左為正腎,以配五臟,右為命門,男以藏精,女以系胞,腎脈出為湧泉(左足心,舀者之中)。
  凡服五牙之氣者,皆宜思入其髒,使其液宣通,各依所主,既可以周流形體,亦可以攻療疾病。令服青牙者,思氣入肝中,見青氣氳氳,青液融融分明,良久,乃見足大敦之氣,循服而至,會於脈中,流散諸脈,上通於自然。次服諸方,仍宜以丑後,澡漱冠服,入別室焚香,坐向其方,靜慮澄心,注想而為之。
  
  
 浏览:401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5/30 14:09:23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 病候論第九知 (收藏于2014/5/30 14:09:24
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 服氣療病論第八 (收藏于2014/5/30 14:09:24
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 五臟論第七 (收藏于2014/5/30 14:09:23
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 慎忌論第六 (收藏于2014/5/30 14:09:23
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 服藥論第五 (收藏于2014/5/30 14:09:23
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 符水論第四 (收藏于2014/5/30 14:09:23
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 導引論第三 (收藏于2014/5/30 14:09:23
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 服氣論第二 (收藏于2014/5/30 14:09:23
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 五牙論第一 (收藏于2014/5/30 14:09:23
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 序 (收藏于2014/5/30 14:09:2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司马承祯坐忘论·下 (访问681次)
司马承祯坐忘论·上 (访问512次)
司马承祯坐忘论·序 (访问507次)
司马承祯天隐子(访问504次)
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 服氣論第二 (访问496次)
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 五牙論第一 (访问402次)
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 序 (访问399次)
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 符水論第四 (访问369次)
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 導引論第三 (访问325次)
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 病候論第九知 (访问318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