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万新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革命战士,全国战斗英雄,中共绍兴市委党校离休干部马万新同志(地专级待遇),因病抢救无效,于2005年10月11日6时15分逝世,享年75岁。 马万新同志是河北省新乐县(现新乐市)人。1930年3月12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7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军后在解放军第65集团军193师前身各部中,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等职;1953年9月至1955年在南京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军事指挥系学习;1955年至1958年在中央军委总参谋部训练总监部任参谋(大尉军衔);1958年10月至1970年11月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任教员、军事教研室副主任;1970年12月至1976年1月在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六团任副团长;1976年2月至1978年10月在浙江省衢县人武部任副部长;1978年11月转业地方后,历任河北省大名县科委副主任、县纪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县人大常委副主任等职;1985年12月调入中共浙江省绍兴市委党校组织科工作;1988年3月离职休养。 马万新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全人类的和平事业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的精力,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英雄的壮丽人生。他在少年时代,就热烈拥护八路军,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他参军后,在自卫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了平津、太原、兰州、宁夏等重大战役战斗。尤其是在华北最后一战——会战太原外围战斗中,机智灵活、英勇无畏、果敢坚定地创造了以少胜多、为改善城西战场情势起支撑全局作用的英雄战例。战后荣立特功,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的光辉史册增添了光彩的一笔。1950年2月,马万新同志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5军的基层指挥员,投身于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出色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一切战斗任务,多次受到表彰。 马万新同志是全军著名的战斗英雄。1950年9月,他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战斗英雄的代表,光荣地出席了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荣幸地受到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和宴请。由此,马万新同志进入了“全国战斗英雄”和“开国英雄”的光荣行列。马万新同志曾荣获“解放勋章”、“人民功臣纪念章”、“志愿军军功章”。马万新同志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全国战斗英雄。战争结束后,马万新同志迅速从一名英勇的战斗员向一名合格的建设者转变,在军事理论教育、围垦海涂等战线上取得显著成绩。马万新同志转入地方工作后仍保持了英雄本色与风范。他一直情系所战斗过的老部队,关心部队建设,以可能的方式向青年官兵传播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离休后,马万新同志仍坚持不懈地学习政治理论,关心国家大事,老骥伏枥,发挥余热,经常参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被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评为“全国中小学英雄团队集体创建活动百名优秀校外辅导者”。他忠心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始终对党忠心耿耿,对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满怀信心,经受住了各种严峻考验,在人生遭遇各种磨难面前始终保持凛然正气,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马万新同志逝世后,便成为人们所敬慕的“永远的丰碑”。 马万新同志具有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平易近人,团结同志;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生活简朴,对家属子女要求严格;处处以大局为重,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居功不自傲,始终以普通一兵和普通劳动者的形象出现,保持了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和革命军人的本色。 马万新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永葆革命英雄气概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们党失去了一名好党员,好干部。我们要继承马万新同志的遗志,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特别是学习他的英雄事迹和革命情操。我们要以马万新同志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宝贵精神财富,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马万新同志永垂不朽! (马万新同志逝世后,他所战斗和工作过的老部队为教育广大官兵继承和发扬马万新同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推动部队建设,参照中共绍兴市委党校的“马万新同志生平介绍”,撰写了“马万新同志生平。) |
浏览:586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