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本斋,回族,学名守清,伊斯兰教名尤素福。壬寅年腊月初三(1903年1月1日)出生于直隶献县东辛庄(今河北省献县本斋回族自治乡本斋东村)。马本斋自幼聪颖,在村上读过两年私塾。他13岁那年,家乡遭遇大旱,无以为生,只身一人徒步去张家口寻父,在坝上帮助父亲为人放马,受尽煎熬凌辱。一次,他挨了马警一顿毒打,伤愈后,独自跑到东北,想要闯出一条穷苦人的生存之路。
马本斋在东北流浪了两年,后被张作霖的部下抓了壮丁,三年后当了班长。上司见他识字,学习精神又好,遂派他到东北讲武学堂深造。期满后,被派到张宗昌部任排长,后一路升迁,直至升任奉军独立21师团长。在旧军队十几年,他对军阀连年混战,百姓生灵涂炭十分不满,逐渐看清了军阀祸国殃民的真面目。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东北并染指山东。马本斋义愤填膺,主动请缨,要求抗战。由于国民党反动派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马本斋的爱国义举受到蛮横压制。1935年,马本斋愤然解甲,回到生养自己的家乡。由于马本斋见多识广,为人慷慨,很快就成了全村的核心人物。 “七七事变”以后,日寇大举进犯华北,日本鬼子的铁蹄也踏进了东辛庄,杀死了阿訇,把各家的鸡鸭牛羊洗劫一空。鬼子走后,逃难的人们陆续回来,目睹惨景,人人怒火中烧,纷纷聚到马本斋家里,商量今后怎么办。马本斋激动地对大家说:“咱们都是五尺高的汉子,决不能叫日本鬼子骑在脖子上作威作福。”他把从东北带回来的二十响盒子枪掂在手里,说:“咱们就跟鬼子斗了!”大家异口同声地喊:“对,跟鬼子斗了。”六七十人一个个从家里拿来长枪短棍大砍刀,聚集到清真寺。马本斋领着大家宣过誓,划分班排,亲自操练,一支回民抗日武装就这样诞生了。 马本斋拉起队伍的消息迅速传开,当地的反动武装企图拉他入伙扩充自己的势力。占据商林的土匪头子白七“白师长”,盘踞在淮镇的国民党“六路军”头目周朝贵,还有一些联庄会等,都对马本斋封官许愿,争先恐后拉他入伙。但马本斋一心想的是抗日,他激动地对大家说:“要为当官发财,那我就不回来了。不抗日,不救国,给我再大的官我也不去。” 1938年1月,我党领导的河北游击军占据了河间县城,在周围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活动。马本斋看到只有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才是真正抗日救国的队伍,就派弟弟马金波到河间城里与我党领导的“回民抗日救国会”联系。回民抗日救国会主任、共产党员刘文正根据河北游击军司令员孟庆山的指示,来到东辛庄宣讲《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党的民族政策、抗日统一战线政策,介绍党为抗日救国所做的巨大努力,提高了人们的认识,坚定了在党的领导下抗日救国的决心。我冀中军区回民干部教导队政治部主任、共产党员肖秉钧,也与马本斋取得了联系。随后,马本斋会见了孟庆山,把队伍带进河间城,与回民干部教导队合编为“回民教导总队”,马本斋任总队长。从此,这支自发组织起来的回民武装正式成了我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日队伍。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6月,回民教导总队编入野战部队,改称“八路军三纵队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为进一步加强部队的政治工作,冀中军区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郭陆顺到回民支队任政治委员。马本斋高兴地说:“上级把郭政委这样一位老红军派到我们回民支队来,真是太好了。我们把红军的好作风学过来,部队就能建成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他带头敬重郭政委,带头学习老红军的光荣传统,扫除旧军队的不良习气;他不吃小灶,坚持同战士吃一个锅里的饭;他把战马经常让给伤病员骑。郭政委虽是我党派到回民支队的第一位汉族干部,但他和马本斋交情深厚,生死与共,一起开创了回民支队发展壮大的崭新局面。为尊重回民战士的生活习俗,创造性地在部队设立阿訇台,允许战士到清真寺作礼拜,过回民节日。这样,回民支队在回民中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他们把回民支队真正看成是自己的子弟兵,回民支队迅速发展到2000多人,其中汉族战士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马本斋说,回离不开汉,汉离不开回,回汉团结一致,是胜利之本。 1940年秋,日寇乘我深县南主力部队南下讨伐敌军之隙,企图分割蚕食我抗日根据地,冀中斗争形势十分严峻。马本斋奉冀中军区命令,率回民支队开赴深南,开展对敌斗争,巩固抗日根据地,连续作战30余次,攻克敌据点2处,毙日伪军5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物资,打开了深南地区对敌斗争的新局面。同时,为配合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回民支队拖住敌人2000多名,有力地支援了兄弟部队作战。“百团大战”结束后,马本斋又率回民支队转战白洋淀水乡,并在无极、定县一带开展大规模的“破袭战”,参加青(县)大(城)战役,重创了日伪军。 马本斋从1937年拉起队伍抗日,到1943年2月的六年多时间里,历经战斗五六百次,很少失利,得到党中央毛主席的高度评价。1940年,毛主席亲自题词:“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冀中军区也授予回民支队“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锦旗。 1938年底,日寇山本联队攻占了河间县城,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断袭击敌人,搞得山本坐卧不宁。屡战屡败的山本在叛徒哈少甫的帮助下,在1942年8月28日凌晨,派兵包围了东辛庄,将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抓到河间宪兵队,逼迫马母劝降马本斋,进而瓦解回民支队。得知母亲被捕的消息,马本斋克制住自己的感情,耐心说服战士们不要中敌人的诡计。马母深明大义,威胁利诱不为所动,绝食殉国,终年68岁。马母被抓那天,马本斋正率部队在子牙河东同鬼子作战,他没有辜负母亲的希望,回民支队给了敌人更沉重的打击。山本在马母身上没有捞到便宜,东线又连吃败仗,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得让哈少甫亲自登门劝马本斋投降。哈少甫自知此去凶多吉少,但想到有马母做人质,自己又是马本斋的亲戚,马本斋也未必难为自己。但出乎他的预料,马本斋当场就命令部下把他绑起来,送到军区枪毙了,表现了共产党员的坚定立场。 1942年9月,回民支队奉命开赴鲁西北,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回民支队作为第三军分区的主力部队,担负起保卫、巩固和发展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艰巨任务,先后与敌人战斗数十次,歼敌千余人,取得了重大胜利。 1944年1月,回民支队接到命令,在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下,奔赴陕甘宁边区,担负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革命圣地延安的光荣任务。然而,就在部队准备出发时,马本斋颈部生了毒疮,由于病情急剧恶化,于2月7日在鲁西北与世长辞,终年42岁。3月17日,党中央在延安为马本斋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送了挽联。毛主席的挽联是:“马本斋同志不死”;周副主席的挽联是:“民族英雄,吾党战士”;朱总司令的挽词是:“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光阴荏苒,马本斋烈士已经离开我们六十多年了,但他那不朽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献县人民。他那英勇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各族人民学习的楷模。几十年来,献县人民学习本斋精神,创造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老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这就是对马本斋烈士的最好缅怀和报答。 |
浏览:66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