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民族脊梁__人民英雄——黄万里
民族脊梁

黄万里继承黄炎培风骨 “刚直不屈”反对三门峡

黄大能

  2005-07-27 09:43:30 来源: 解放日报集团网站   网友评论 134 条
  
  我的三兄黄万里:一生讲真话(黄大能)
  
  
  
  
    60年前父亲黄炎培赠我座右铭,全文是:“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我带着他的手书留学英国。在国外时,不少中外友人指着这一立轴,问我:“这‘取象于钱、外圆内方’作何解释?”
  
    “父亲的座右铭,教我怎样待人接物。‘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八个字,是指中间有方孔的铜钱,也就是,如果认为这是真理,是绝对正确的事,就应像钱中的方孔那样方正,应该坚持;然而对人的态度,就应和若春风,也就是要‘圆’。但是这里所谓的‘圆’却不是‘圆滑’。在原则上必须要像‘秋霜’一样的严肃。在待人处事上,则应像‘春风’那样和气。”
  
    我虽然遵照着这个教导为人处世,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对其中深奥的含意,却愈益感到以上解释并不完全,愈加感到大有补充的必要。
  
    具体到我的三兄、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为了三门峡工程而独自据理力争。至于他有没有做到父亲教导的“和若春风”,或是有没有完全做到,我并不清楚,但“肃若秋霜”,他是做到了。日常人际关系的复杂矛盾,多如牛毛,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则相信矛盾解决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和若春风、肃若秋霜”这八个字中一个“和”字,一个“肃”字是关键字眼。如果确认自己的意见是符合真理的,就该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甚至策略或手段,来使他人能接受这个真理。所以,这个“和”就不单解释为“和气”二字了。
  
    至于“肃”字当然是指严肃。但深一层看,却还包括了“坚持”,乃至“刚直不屈”。三门峡问题,实际上不少科学家是懂得正确处理的,但一些人可能屈服于“一边倒”的形势,因而做不到像“秋霜”那样的严肃了。(摘自《特别关注》第5期作者黄大能)
  
  
  
  
 浏览:4022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7/10/9 0:55:0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江河日下国土沦丧 大科学家黄万里变成思想家(收藏于2008/8/30 6:17:12
黄万里的悲剧,实质上体现了制度变迁中知识精英与国家的关系普及黄万里 -- 从三门峡到三峡工程的反对声音(收藏于2007/12/17 0:17:14
从国防的角度看,大坝建起来后无法确保不被敌袭,也很不安全。黄万里先生与“三峡工程”之辩(图)(2)(收藏于2007/11/30 2:39:34
他以学识渊博、观点独到而蜚声中外,更以敢讲真话、仗义执言而在学界独树一帜黄万里先生与“三峡工程”之辩(收藏于2007/11/30 2:35:44
他以学识渊博、观点独到而蜚声中外,更以敢讲真话、仗义执言而在学界独树一帜。由四川连续两年大旱想到黄万里先生(收藏于2007/11/30 2:33:48
他曾六次上书国家领导人反对在长江三峡上建大坝。黄万里:毕生反对三峡工程 预言大坝终将被炸掉(收藏于2007/11/24 2:38:22
淤塞重庆以上河槽,阻断航道,壅塞将漫延到泸州、合川以上,势必毁坏四川坝田重庆暴雨不是天灾 是人祸(收藏于2007/11/24 2:31:40
黄万里预言三峡大坝终将被迫炸掉愧对河川哭黄公 黄万里 他毕生反对三峡工程(收藏于2007/11/24 2:28:39
黄大能黄万里继承黄炎培风骨 “刚直不屈”反对三门峡(收藏于2007/10/9 0:55:07
丁玉隽:国民党元老丁惟汾的小女儿黄万里夫人:他为什么反对三门峡(收藏于2007/10/9 0:47:14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黄观鸿关于三门峡水库资料公布:黄万里生前控告张光斗在黄河与长江问题上谎言惑众(访问24440次)
毛泽东毛泽东当年曾有言: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毛泽东(访问22165次)
李锐耀邦去世前的谈话(访问19061次)
罹难李锐的女儿李南央回忆邓力群的二三事(访问9162次)
旧讨论复制8(访问8809次)
二闲堂黄万里教授抱憾辞世 中国再无人反对三峡工程(访问8223次)
99999999陈毅的黑手-揭开陈成为老总的画皮之一(访问7814次)
黄万里的悲剧,实质上体现了制度变迁中知识精英与国家的关系普及黄万里 -- 从三门峡到三峡工程的反对声音(访问6731次)
黄万里黄万里给钱正英的信(访问6363次)
黄万里预言三峡大坝终将被迫炸掉愧对河川哭黄公 黄万里 他毕生反对三峡工程(访问5925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8/1/26 23:07:55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8/1/26 23:07:1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8/1/26 23:05:14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8/1/26 23:04:24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7/20 15:47:12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民族脊梁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