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23号馆文选__武则天、蔡文姬、雷雨、洋麻将 |
|
我爱《雷雨》
或许是因为原籍在天津;或许是因为跟曹禺是同一所中学毕业的校友。我偏爱曹禺的作品。 解放后曹禺的作品凡是舞台上演出过的我大多看过,其中尤以《雷雨》看得最多,在京津看过不同的演出版本。最著名的当然还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当年于是之、郑榕、朱琳、胡宗温等人的演出版。此外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左杰、毕力、路希等人的演出版也有可圈可点处;唐山话剧团的演出版及其它各类林林总总的演出看了不少,几乎只要有《雷雨》上演我都千方百计去看。 北京人艺的演出占尽天时,曹禺是人艺的院长,北京人艺演“郭、老、曹”的剧是天经地义,况且又有那么多的名家大蔓,演来自然是满台生辉;天津人艺演《雷雨》多少沾点地利,因为《雷雨》的故事背景据说是发生在天津,文革前我就听某些知名人士说过,天津解放北路的某某建筑就是当年《雷雨》故事的发生地,言之凿凿,我是相信的;至于唐山话剧团演出《雷雨》那纯属演员们的努力了,有点“人和”的成分,虽说《雷雨》中周家的煤矿是在唐山(开栾),但那毕竟是背景戏,《雷雨》故事本身跟唐山扯不上关系。 看《雷雨》我喜欢看四个男主角(不算鲁大海)。 周朴园不能演成凶神恶煞般的恶势力的代表,也不能演成温情脉脉的慈祥老者; 周萍不能演成诱母奸妹的恶棍,也不能演成一个风度翩翩的文柔公子; 周冲不能演成不谙世事的白痴公子哥,也不能演成一个敢于向门弟观念挑战的清纯少年; 鲁贵不能演成一个无赖小丑,也不能演成一个文质彬彬的大管家…… 分寸如何拿捏,一看导演的处理,二看演员的火候。以鲁贵为例,我觉得如果没在解放前的天津呆过,没有看见过官僚买办或其它大宅门(可不是北京的大宅门)的那些管家用人,没有看见过天津南市三不管一带的某些穿大褂的下人,绝然演不出曹禺笔下的鲁贵味道。 《雷雨》舞台演出的美术设计也很重要。这是营造剧情氛围、点出时代背景、深化人物内涵的重要依托。周朴园是南方人,他有很多家具是从南方带过来的,而周朴园后来居住的又是天津租界的小洋房,美术设计如何营造那种不和谐中的和谐,如何既要保证导演的舞台调度又使布景鲜活有生命力。要完成此项任务,非大家不能胜任。上个世纪80年代曾在天津看过一次《雷雨》现代版的演出,舞台布景采用了框架样式,斜坡式的舞台,只几个长方形框架摆在台上,背景是纱幕,很少的几件道具摆在台上…….这样的处理,现代则现代矣,但我怎么也进入不了剧情规定的情景中去。 前不久看新闻知道,陕西京剧院推出了京剧版的雷雨,不知周朴园、周萍等人如何用西皮二黄演绎这段故事。很想见识见识! |
浏览:3200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