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23号馆文选__刁光覃、朱琳 专辑 |
|
她心里想着“人艺” 刘 华 再次观看《雷雨》 1978年秋的一天,我正坐在桌前翻阅报纸,电话铃响了,原来是邓大姐的秘书赵炜打来的。她说明天邓大姐要来剧院观看《雷雨》,请我为他们准备三张票放在传达室,并嘱咐我千万不要惊动任何人。赵炜还说:老人家看戏不能坚持太长时间,只准备看两幕戏,后两幕戏留着下次看。放下电话,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1953年《雷雨》在北京剧场彩排时,敬爱的周总理和邓大姐一起来看演出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时,他们二位神彩奕奕、精神焕发。虽然当时剧场条件差,休息室很冷,但看完演出,邓大姐披着大衣和周总理一起与演员亲切地交谈。而经过十年动乱,敬爱的邓大姐历尽坎坷,健康状况大大不如过去。想到这些,怎不让人伤心落泪。但值得庆幸的是,邓大姐终于又来剧院看我们的演出了。 第二天,我严格地按照邓大姐的要求,将戏票放在首都剧场传达室。我知道,周总理和邓大姐看戏从来不愿打扰人。这次邓大姐是与秘书赵炜、赵茂峰夫妇一起来观看演出的。 开演之前,我和夏淳同志早早地就守候在观众席,场灯刚暗,赵炜夫妇就搀扶着邓大姐入场了。透过微弱的灯光,认出了我们。她紧紧地握了握我们的手就坐下了。当帷幕拉开之后,她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每一个角色,并不停地轻声问:“这是胡宗温吧,她还不显老嘛!”“朱琳还不减当年嘛!”“这个周冲是年轻演员吧?人艺是需要培养些青年人了。”我们告诉她,人艺又培养了两批学员。邓大姐高兴地说:“那就对了!好!”过了会儿,她又说:“繁漪会见鲁妈时穿这套衣服很合适,很有时代感!”夏淳说:“对!原来是穿旗袍,您曾提过意见,认为穿长裙和短袄好。这次我们就改了,的确效果不错。”邓大姐说:“这套服装你们用天蓝色,很好看!” 在这短短的一个多小时里,敬爱的邓大姐对舞台上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关注。这时我似乎才明白,今天邓大姐来,不单是为了看看人艺的戏,而是在检阅人艺。她想知道,经过十年动乱,这个她所熟悉的剧院、这些他所熟悉的演员都怎样了?她关心剧院的命运,关心同志们的成长。当她看到她所熟悉的演员都还健在,年轻的一代正在成长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只柔软而又温暖的手,轻轻地捏了我一下,把我从沉思中惊醒。邓大姐在我耳边悄悄地说:“是不是快到幕间休息了?”我点点头。她又幽默地对夏淳说:“导演,我是不是该退场了?”夏淳忍不住笑了说:“您太熟悉这个戏了,是快闭幕了?”夏淳刚要起身,大姐按了一下她的肩头轻声说:“谁也不许动,赵炜也接着看,不要动,今天放她的假。”邓大姐执意不许我们送,我们只好不安地看着她在黑暗中由赵茂峰搀扶着一步一步摸索着走出剧场 …… “真是个小相声演员” 1961年春天,我的儿子烨儿三岁,蓉儿刚两岁。兄弟俩长得胖乎乎的,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一天上午,我正在家里和两个顽皮的儿子戏耍,房门被轻轻地推开了,邓大姐微笑着出现在门口。她说,她刚从楼下舒绣文那里来。我十分惊喜、慌忙起身让坐。蓉儿慢慢的移动着脚步站在邓大姐的身边,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位陌生的奶奶,而烨儿却躲在我的身后,十分腼腆地探出小脑袋,偷偷地张望着。邓大姐一面慈爱地将蓉儿抱在怀里,一面向烨儿招手。烨儿害羞、一溜烟地跑出去了。这时邓大姐将他带来的米花糖和广柑剥开来喂蓉儿吃,蓉蓉吃得很开心,还不时将米花糖举到邓奶奶的嘴边。看来,他对这位邓奶奶已经熟悉,而且越来越喜爱了。 忽然,咣的一声房门被打开了,烨儿从门外冲进来,在屋里转了一圈跑出去了。我忙去追他。邓大姐笑着说:“别追,当心他摔跤……。”话还没说完、门又被撞开了,烨儿嘻嘻哈哈的连跑带笑地又在屋里打转转。看他那副人来疯的样子,我真是哭笑不得。邓大姐向我摆了摆手,示意不让我管。她对烨儿说:“你比刚才勇敢多了。现在我问你,你知道我是谁吗?”烨儿开始时的那点羞怯早已无影无踪。他连蹦带跳地窜到邓大姐的面前,挺着小胸脯、十分得意地说:“我知道,你是周总理的媳妇儿!”天哪!万万没想到从烨儿嘴里吐出这种不礼貌的词儿来。我真恨不得上前狠狠地拧他的屁股。然而,这时邓大姐却哈哈大笑起来。她说:“这孩子多有趣,真像是个小相声演员呀!” 事后我才知道,原来是奶奶在厨房里问爷爷:“谁来啦?”爷爷说:“周总理的媳妇儿!”这句话刚好被烨儿听见了。 时光过得真快,20多年过去了,这个小淘气,已成为北京人艺的工作人员。1982年6月在人艺建院卅周年的院庆会上,他有幸又与邓奶奶坐在一起合影。 《忆邓大姐》 |
浏览:850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