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23号馆文选__另类、智慧 |
|
一 为电视 拍电影 为电影 添品种 以数字 成影像 以杜比 成音响 亦影院 亦家庭 可播出 可放映 二 盖电影 梦非梦 凡做艺 真至诚 舞之起 由情动 跃成仞 飞成虹 音之起 由心生 兴则歌 愤则鸣 三 曰剧作 戏之本 良与莠 定乾坤 遂创作 靠生活 愈之好 要技巧 讲故事 要单纯 牵得广 涉得深 写人物 一棵树 枝叶繁 根须固 设情节 一条河 九曲翻 十八湾 立结构 如安家 园中水 庭前花 写命运 一盘棋 走河东 看河西 写性格 莫凝止 彼一时 此一时 选题材 勿求大 取视点 多变化 重愉悦 重审美 表达够 要渗透 人忌杂 话忌多 立形象 当动作 事忌繁 场忌散 抱戏核 沥戏胆 讲风格 乃为人 弄潮人 潮中人 讲风格 求一统 思无邪 始至终 讲风格 尽异同 池水清 出芙蓉 要独创 博众长 出经典 识群贤 好细节 一瞬间 一流传 一百年 著此文 非彼文 时三分 叩人心 时六分 起波澜 凡九分 出看点 四 曰编辑 吾之友 投木李 报琼玖 曰编辑 吾之师 识罗敷 辨东施 曰编辑 习无止 方解锁 方点石 曰编辑 最当敬 食之黍 付之乳 五 文未竣 即投拍 断其脉 呈病态 户枢蠹 天难助 败俱损 痛自饮 六 文本定 亦莫急 讲策划 重前期 黄金屋 建几许 颜如玉 谁家女 何以愁 何以欢 几时晴 几时雨 筹秣薪 莫忘针 三军齐 弃滥竽 策划熟 踏征途 最需问 心何如 戏入心 情才真 食无味 夜难寐 七 曰拍戏 琢璞玉 细中粗 粗中细 悲一时 歌一曲 悯一生 一出戏 喜亦是 忧亦是 清亦是 浊亦是 场场戏 皆全局 个个人 皆相系 丝丝扣 情之带 千千结 欲之债 编导演 通灵犀 摄录美 求默契 声光色 应有情 动与静 当着意 苦思时 夜秉烛 勤耕时 中天日 十分力 一成戏 九分力 前功弃 劳其身 乃匠人 报鲜知 方为诗 一求实 二求真 三求美 四求新 最难求 寓之乐 深之浅 厚之薄 或叙事 或言情 或呐喊 或鼓动 或现代 或传统 或大众 或小众 黄金律 不可变 拍佳片 要好看 八 抢进度 必削履 压周期 必伤体 人赶戏 才思闭 戏催人 出戏魂 人保戏 戏保人 人欺戏 戏欺人 戏保人 送帛锦 戏欺人 最残忍 九 曰表演 两经典 一体验 一表现 体验者 重情感 讲内在 讲感染 表现者 重状态 讲理念 讲安排 两相斥 出辩才 两相溶 乃天才 观中外 看古今 好演员 由此分 曰演戏 非演戏 戏是他 他是你 他有悲 你即泣 他有欢 你遂喜 何以悲 皆在他 如何喜 皆凭你 两个人 一块泥 你捏他 他捏你 说个性 你随他 论形象 他像你 好演员 当天才 始于怀 成于台 怀才者 自不名 临台者 自无形 生活厚 技巧精 修养够 为大成 十 文之道 人之道 艺之道 神之道 文之法 天之法 艺之法 无定法 十一 人一世 事若成 需淡利 需忘名 唯赤爱 唯忠诚 靠投入 靠激情 轻宠辱 耐枯荣 漫漫路 踽踽行 凡妙文 本天成 凡妙手 十年功 五百来字够写一篇儿稿纸,够讲一分多钟的话,要说出一本书,肯定是个奇迹。这就好比叫一个导演拍两个镜头编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一百多年,世界上什么样的电影都有人试验,大概下个一百年也没人做这种探索。 但偏偏就写五百来字编一本书,而又让内容和形式达到如此的统一,柳城却做到了。让我惊讶的是他用这么少的文字写了一部大书,用那么简洁的语言讲了一篇大理,叫初学者去入门,叫过来人去体会,叫干活的去使唤,叫还没干活和干完活的去琢磨,甚至叫老一点的人去回忆。书里说的事我几乎都经历过,但读起来还是感到那么新鲜,那么有冲击力,那么引起我的思考,为什么?我只能说,它是柳城用他对整个电影事业的体验写的,用他对电影的真诚写的,用他的那些所有过去的日子写的。 在柳城的这部“经”里,可以成为经典的句子随手可得,为了说尽戏的静和动是怎么回事儿,艺术的表和里甚至本质又是怎么回事儿,“丝丝扣情之带千千结欲之债”真可称为绝句,而“轻宠辱耐枯荣漫漫路踽踽行”让我牢记一生。 柳城的这本书,真可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由著名电影剧作家柳城创作的《电视电影三字经》,最近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著名电影导演艺术家、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谢铁骊,著名表演艺术家、作家、电影剧作家黄宗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吴贻弓,著名电影导演、艺术家张艺谋等分别作序。 1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图书版刊登了著名导演张艺谋的一篇文章。是他给一本书写的序。序中说,用几百字写一本书,跟用两个镜头拍一部90分钟的电影一样不可思议。但这书居然写成了,不但写成了,而且,书里的话还让这位张大导演“牢记一生”。 1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独家访问了这本奇书的作者柳城先生。一段探秘之旅,由此展开…… ①写何物,群贤顾?玄中玄,旧时路? 究竟写什么,才能让这么多著名电影人纷纷提起笔来,交口称赞? “不过是一个在电影的海洋里游了半辈子泳的人写的一点总结。”作者柳城手持一杯普洱茶,淡然微笑着。“要说这么多名家作序,其实是他们对电视电影这个新兴事业的支持,我曾在一篇小文中说,我对这四篇序言有着太多的尊敬,这是非常由衷的!” 书静静卧在桌上,封面呈暗蓝色。翻开来,线装、竖排,一笔灵秀小楷。可古雅外衣下则是一颗现代的心:它谈的是与工业文明紧密相关的艺术种类——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它从电影的一个分支电视电影切入,囊编、导、演、摄、录、美、编辑、监制、制作及创作的理念、艺术与人生等诸方面于三字一顿的900字中。 除了谢铁骊、黄宗江、吴贻弓和张艺谋的序言外,著名作家梁晓声、著名影人韩三平、中国文研院院长王文章、电影局副局长江平、著名导演翟俊杰、关锦鹏……也纷纷著文评说。它的磁性到底在哪里呢? “我无非是回归到电影艺术的本质,写基本规律。不过是想唤起人们对一些非常基本的东西的重温。”柳城回答得很轻松,“比如,‘重愉悦,重审美,表达够,要渗透’。从学理上讲,涉及到一条很重要的现实主义艺术法则:艺术的意识形态部分要通过人物和情节渗透出来,表达要越隐蔽越好,大概古今中外的名作大部分都是这样;从现实层面上讲,在五光十色的艺术现象面前,我们的艺术家们好像把这事儿给忘怀了,要么写了半天不知道要表达什么,要么就干脆说给你听,使得我们作品的思想含量和艺术品格越来越低。” “所以,张艺谋说得特别好:‘让我惊讶的是他用这么少的文字写了一部大书,用那么简洁的语言讲了一篇大道理,叫初学者去入门,叫过来人去体会,叫干活的去使唤,叫还没干活和干完活的去琢磨,甚至叫老一点的人去回忆。’——魅力恐怕在于此罢。” 您从事电影生涯多年,当年协助电影局局长统领全国电影创作,长期积累下的人脉,恐怕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罢? “说到这里我有很多感慨,我大概约了几十人作评,没有一个电话超过三分钟。比如关锦鹏先生,到今天我们谁还没见过谁;还有的是非要写不可,比如著名影人韩三平;著名书法大家欧阳中石老先生,他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他。看完书便挥毫写下‘扼要集中叶而雅,简明方便通易行’的条幅托人赠给我……我觉得诸艺相通产生的共鸣也是重要原因。” ②名士序,多高风;三步诗,四夜功 黄宗江三步成诗,一个书名号里边居然还暗藏玄机;吴贻弓连写四晚上,“我也得转几句古文”…… 提起这些著名影人写序的过程,真是有讲不完的故事。吴贻弓拿到书,爱不释手,写序四天完成。“柳城,看你这文章,我真是喜欢,精神上来了,也转上古文啦!”张艺谋人太忙事太多,写了两个半月,写遍几洲几洋大概他自己都不记得了……其中还以黄宗江的“巧加书名号”和“三步成诗”最为奇绝。 先“插播”一段“佳话”:黄宗江与柳城相交多年。一日打来电话,有些抱怨自己“廉颇老矣”的味道。柳城对着话筒说道,“你听听这几句话怎么样:观山望其青黛,望水观其碧透,论人之壮暮,皆在神气二字,由此而论,汝正当年尔。” 黄宗江一听,精神上来了:“这是哪位古人的手笔?我要找书法家抄录,悬于厅堂!” 柳城徐徐言道:“此人姓柳名城。——我最近写了本书,这是后记中的一段儿。” ——且说看完三字经后,黄宗江大赞,提笔还续了几句:“简见繁,繁见简,少变多,多变少,美学中,辩正道,三字经,是个宝。”以后一句为题著文曰:《三字经,是个宝——赞柳城为电视电影著〈三字经〉》。给柳城的时候特意指出:瞧见没有,我这个书名号加的有讲究,我只加在“三字经”仨字上,为什么?因为你这个文,你千万别小瞧喽,对整个电影和电视都适用,叫电视电影三字经就怕给叫小了! 出书后,柳城去黄府:“我倒要看你老了没有,能不能再来两句诗?写上扉页?古人七步成诗——我给你数着,怎么样?” “还用得着七步?我三步就得!”86岁的黄老先生抬起脚走了三小步,转身,提笔便写:“美哉如柳,固哉如城。”一语道出思想性与观赏性要统一这一原则,还扣了作者名姓,绝了。 |
浏览:1178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