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民族脊梁__人民艺术家——刁光覃
民族脊梁
74623号馆文选__话剧100年、剧评

追思英若诚不需要眼泪一场没有眼泪的追思会

‘废话协会’

  
  
  
  文章发表时间:2004/01/11  
  
  这个小型的告别仪式,也是英若诚去世后首次举行的一个公开纪念仪式 摄影/记者 黄亮
  
  
  
    依然是熟悉的排练场,依旧是那曲曾在《上帝的宠儿》中无数次响起的《安魂曲》,昨天,英若诚又“回”到了他艺术人生的起点???北京人艺。在这里,他从来都是当然的主角,是“英大学问”,是“平民艺术家”,是“高层次的文化使者”,但这一次,他却成为了倾听者。排练场正中悬挂的英老照片虽然绽放着安详的笑容,但生命的暮色已悄然爬上了他的面庞,不过他曾经塑造的一系列经典艺术形象和翻译、导演的剧目却依然光鲜???《龙须沟》中的刘掌柜、《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茶馆》中的刘麻子、《雷雨》中的鲁贵、《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利?罗曼,《请君入瓮》、《哗变》、《芭巴拉少校》等不仅将作为英老的墓志铭永存,同时也将成为中国戏剧永恒的见证。
  
    这是一场没有眼泪的追思会,朱琳、郑榕、苏民、林兆华、朱旭、濮存昕、任鸣、梁冠华、杨立新、徐帆等悉数到场,虽然情感脆弱者说到动情处都会哽咽片刻,但大家都时刻提醒自己尽量不让眼泪掉下来。原因很简单,用苏民的话说:“英老生前不喜欢悲悲切切的场面,他说话不幽默一下,他就觉得不过瘾。”也正因如此,大家不约而同回忆起了英老一些有趣的生活片段,如他喜欢吃麻豆腐,还经常跟不习惯北京口味的南方同事开玩笑说要请人家吃麻豆腐;他在手术台上还和护士开玩笑说自己的脸色黄是因为天冷涂的蜡;他曾经用劳动布做出很时髦的书包送给同事;他擀的面条特别筋道……
  
    苏民说:“上世纪50年代初,我们一批好事之徒成立了‘废话协会’,没事就在一起天南海北地聊,协会的宗旨是知识上的黑暗是我们的耻辱,‘英大学问’自然是协会的中心人物。
  
  有一次,我们聊到辩证法中万事万物都是有内在联系时,有人就随口问他北斗星和蚯蚓有内在联系吗?他马上用宇宙中天体运动的规律和四季的交替进行了解释,赢得了大家的喝彩。”杨立新说:“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1978年第一次见到英老骑着一辆助力车在剧院传达室取信的情形,回想起来仍觉得很亲切。”徐帆说:“我和英老虽然没有深入接触过,只是见面问好,但我很喜欢像他这样的长者,他的心理很健康,他有着一个广博的胸怀,他能够与年轻人融合,我相信有了这种沟通,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好的。”梁
  
 浏览:772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7/6/21 17:32:1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网络刁光覃朱琳的艺术感情生涯(收藏于2009/6/14 9:36:44
新浪读书朱琳与刁光覃珠联璧合(2)(收藏于2009/6/14 9:35:39
新浪读书朱琳与刁光覃珠联璧合(2)(收藏于2009/6/14 9:35:29
沙叶新粪土当年郭沫若(收藏于2009/1/5 4:13:17
我家球门常打开《国足欢迎你》歌词(收藏于2008/8/15 14:10:19
北京人艺的优势和自身的压力,那就是要出戏出人才人艺新院长张和平:北京人艺是一锅“老汤”(收藏于2008/3/2 4:24:26
《梁再冰:徐志摩与其母“爱情故事”纯属虚构》林徽因儿子:徐志摩林徽因从没有爱情(收藏于2008/3/2 3:15:17
要搁几年前我早让人家抓进去了。要搁几年前我早让人家抓进去了。(收藏于2008/2/2 23:24:19
钱文忠师生“打成一片”?(收藏于2008/2/1 12:56:01
艾未未、陈丹青批评中国文化缺乏创造力中国的创造力是否与盛世之名匹配(收藏于2008/1/27 21:28:4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网络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访问62637次)
宽容“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访问53787次)
作家初识作家豆豆(访问23511次)
冥冥之中有定数!武则天夺位「唐三代后女主武王」意思是说:“唐朝开国三代以后,将会有一个姓武的女王代替李家统治天下。”(访问21584次)
网络杰出导演石挥,是五七年反右运动的著名牺牲者,叛卖他的人有明星赵丹(访问16579次)
网络古人怎么夸别人“你太有才了”?(访问16554次)
人的高贵在灵魂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访问16298次)
“大跃进”奇闻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访问16181次)
一场情与爱、公与私、正与邪生与死的交锋改编与豆豆畅销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天道》(访问15881次)
魏征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访问14491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4/3/6 9:18:1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2/7/10 9:56:0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21 22:51:0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9 12:13:3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4 22:36:5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民族脊梁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