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了我关于戈瓦拉在世界商业化中英雄现象的分析文章,连人称都懒得改一改
新观众和新经验
新观众和新经验
这是我看近年最火的《切·戈瓦拉》的个人经验。本来我是请文化记者的朋友上人艺大剧场看《风月无边》,看了半幕不到,记者就来回扭动,一秒不停。我觉得是镜框舞台这个大盒子怎么都救不出来了。换幕时候我只好带人悄悄退场,刚出正门,又哄着人去小剧场看《格瓦拉》。这戏不是人艺的,租借人艺演出场地,这个制作班子应当说对我十分混帐。偷了我关于戈瓦拉在世界商业化中英雄现象的分析文章,连人称都懒得改一改,就登在精品购物报纸上替自己作广告不说,还爬到我的网页读者专栏大骂我,同时继续大作自己的广告。而我去看戏的时候,非但不是找他们算帐的,还买了好几张上百块一张的票,送给当时我工作的网站新生代。不说我在剧场的反映多狂热,多兴奋,也不说记者觉得这个戏简直是活报剧,挑逗简单对立情绪,只说,第二天上班,网站看过戏的小子们结巴着激动跟我说:“原来,戏剧是这么,这么的玩意啊,原来,您是‘导演’啊,导演原来能整这个啊,您有这么了不起的手艺啊。”
看着新生代,与其说感动,不如说发现着荒芜的新大陆:原来下一代不知道剧场是什么已经到了这一步?!早在80年代末戏剧就面临着危机,有时候舞台上演员人数多于台下的观众,演员给观众谢幕的时候眼泪汪汪的。而如今,送人戏票,像是给人上刑。
不难问也不难回答:戏剧观众到那里去了?观众坐到比镜框舞台缩小了一千倍的电视机前。年轻人可能不看电视,他们看碟,他们的剧场知识里没有阅读古典剧本的背景,偶然参与的现场经验对他们来说太酷,够刺激了,对我这种年龄的观众全是“玩剩”的。代沟成了一个问题:“亲爱的孩子,您知道什么真叫刺激?”而“刺激”的定义自身也成了一个问题。
分流。分散。观众年龄,观赏兴趣,观赏方式,高度转移并高度分流。这是全球消费文化面临的现实。戏剧能怎么办呢?
|
浏览:500
|
设置
修改
撤销
|
录入时间:2007/6/16 4:55:31 |
|
|
|
|
|
新增文选 |
|
|
|
文选评论 |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4/3/6 9:18:16) |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2/7/10 9:56:02) |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21 22:51:06) |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9 12:13:36) |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4 22:36: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