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民族脊梁__人民艺术家——刁光覃
民族脊梁
74623号馆文选__刁光覃、朱琳 专辑

开始的时候大家太不习惯了,都乐得有时候排不下去,看排戏的人也在那偷偷地乐。

舞台上的人生

  
  
  这是热爱戏剧的人们熟悉的地方。每当钟声响起,人们的心中总会升腾起一份期待。期待来自于这一方舞台。这里,闪耀着戏剧大师们走过的足迹。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应该被忘记,他就是焦菊隐。
  ??熟悉焦菊隐的人都称他为焦先生,还有的人就干脆直呼他为大师。在他们眼里,焦先生是个有大学问的人,虽然他也有缺点,比如排戏的时候训的人直哭,再比如爱抽烟,可是这些并不能抹煞焦菊隐的大师形象。因为,如果没有焦菊隐,或许今天北京人艺戏剧的独特风格也无从谈起。
  ??从1951年焦菊隐为老北京人艺排演话剧《龙须沟》,到1963年焦菊隐最后一次舞台艺术实践《关汉卿》,他导演的每一部大戏,都成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几十年来久演不衰的金字招牌。
  ??2002年6月,北京人艺迎来了第五十个生日。话剧《蔡文姬》即将重现人艺舞台。将这部焦菊隐在四十三年前排演的经典名剧按它最本真的面貌呈现给今天的人们,这或许应该是对焦菊隐这位戏剧大师最朴素的一种致敬方式吧。
  ??焦菊隐最早的戏剧启蒙,应该追溯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当时,新剧运动正蓬勃地开展着。很多学校成立了新剧社,同学们都用艺名扮演各种角色。有一个名叫焦承志的孩子,他的艺名叫菊影,他觉得这名字有些俗气,就改为了菊隐。没想到,这个艺名后来竟成为了中国戏剧界一个响亮的名字。 1951年,一部话剧将焦菊隐与另一个响亮的名字--老舍连在了一起。他们在建国初期联手打造的话剧《龙须沟》开创了中国话剧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而通过话剧改编的同名电影更是在当时轰动一时。今天北京人艺的许多老艺术家们也是从这一部《龙须沟》开始,琢磨出了戏剧的门道。
  
  ??人艺演员 郑榕
  ??焦菊隐管排练,就是进排演场,不叫排戏,叫生活。先体验生活,然后到排演场生活,最后到舞台上,再生活在舞台上。这跟过去的演戏有着极大的不同。这样就使我等于进入到生活的大门。1951年,于是之23岁。这一年,他第一次扮演了程疯子,这个让他一举成名的角色奠定了他一生的舞台之路。50年后,于是之当年为研究角色撰写的程疯子传早已成为了北京人艺永久的历史收藏,而在于是之当年所写的演员日记中,我们仍可以在字里行间找到焦菊隐与于是之探讨角色所写的批注。人们说,于是之成就了程疯子,而焦菊隐塑造了于是之。
  
  丁四嫂的扮演者,今年九十二岁的人艺老演员叶子,还记得五十年前的一段往事。
  
  人艺演员 叶子
  ??我演那个丁四嫂。焦菊隐要求这戏里哑嗓子,所以这戏我也试验一下,我就是穷苦的那么样,饭都揭不开锅的了。后来我就觉得,我要是把嗓子搞坏了,那怎么办?我那天晚上演出,我就不那么哑着嗓子说话了。于是之呢?大家也有提意见,说你自言自语的时候,拿着小金鱼缸自言自语,声音太小了,底下听不见 ,听不清。他也声音大了。那天正好焦菊隐来看戏来了,
  我嗓子不哑了,于是之声音也变大了。他回去半夜里睡不着觉,就为这事,他就深夜写了一封详细的信,就给我们了。
  
  ??这就是焦菊隐在凌晨两点写下的信。在对叶子和于是之的表演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后,在信的最后一段,焦菊隐写道:如果我说的太坦白,请原谅我有责任如此。朋友,同志,原谅我吧。
  ??1952年6月1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焦菊隐被任命为北京人艺第一副院长兼总导演。这个从26岁就创办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并因为对京剧进行了大胆革新而轰动一时的探索者,此时又有了一个更加宏大的设想,走一条中国话剧民族化的道路。
  ??于是,1956年的一天,当人们走过话剧《虎符》的排练厅时,听到的不是演员们朗诵台词的声音,而是京剧铿锵的锣鼓点儿声。
  
  
  ?人艺演员 朱琳
  
  ??当时焦菊隐就要实现他中国话剧的民族化,就提倡我们先向我们的传统戏曲,京剧呀,昆曲呀学习。那时侯我们真是练苦练功呀,荡马呀,水袖呀,舞枪弄刀呀,跑圆场呀。开始的时候大家太不习惯了,都乐得有时候排不下去,看排戏的人也在那偷偷地乐。 《虎符》的排演是一次有争议的探索,但焦菊隐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戏剧占据了焦菊隐的整个思想,而这样的笑容在那时焦菊隐的脸上却是难得一见的。
  
  
  ??人艺导演、演员 蓝天野
  ??焦菊隐先生曾经跟我说,他说我在演《虎符》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我没解决好,就是这话剧里边音乐的成份,我没解决好。所以我就想搞一个音乐成分比较浓的这么一个戏。郭沫若知道了焦菊隐先生在音乐方面在探索,他说我正好有一个题材,我正在研究蔡文姬。他说,我给你写《蔡文姬》。因为《蔡文姬》有一个“胡笳十八拍”。据说郭老是用七天的时间把剧本的初稿就写成了,拿来一看,焦菊隐说 :好!我要的就是这样的剧本。
  
  ??1959年,新编历史剧《蔡文姬》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演出。焦菊隐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与西方舞台美学融会贯通,造就了一部久演不衰的经典之作。
  
  
  ??濮存昕是今天的北京人艺挑大梁的知名演员。而他的父亲苏民,从1952年进入北京人艺,到今天已经整整五十个年头了。曾经在《蔡文姬》中扮演过周近的苏民,如今以75岁高龄再次导演这部经典之作。在他心中,四十三年前焦先生所展现的文姬归汉犹如一曲气势磅礴的华章,至今难忘。
  
  ?人艺导演 苏民
  ??几乎这个戏每一幕的闭幕,观众都热烈鼓掌。第二幕文姬上来告别,大幕就已经开始闭了,那会儿没有电动幕,靠人拉。站在那个凳子上,抓住那个大幕,“人莫我知”(台词),往下一蹦,顺着就往下拉,唰就闭上了。这大幕一闭呀,上头闭到这儿,到头了停住,底下的大幕甩进去,再拉开缝之后又露出文姬的形象,再闭上。舞台大幕参与表演呀,这在历史上都没有听说过的呀。
  
  ??焦菊隐在北京人艺做了二十几个戏,每个戏的戏路子都不太一样,按他的说法,是一个戏有一个戏的戏格。于是,人们看到了《茶馆》中70多个令人拍案叫绝的人物形象,看到了《武则天》中如大写意般的舞台艺术布局,看到了《关汉卿》中诗一样喷薄的语言和热情。
  ??1963年,刚刚排完《关汉卿》的焦菊隐已近花甲之年。此时的他,正等待着郭沫若的新剧本,一部歌颂英雄人物的戏剧,同时他还在设想把《白毛女》改编为话剧,以新的构思进行排练。然而,焦菊隐并没有想到,《关汉卿》的排演竟成为了他一生最后一次舞台实践。
  ??在焦菊隐生命中的最后十年,这位一生热爱戏剧的人,只能远远的坐在剧场的最后一排,凝视着那个倾注了他全部热情的舞台。
  1975年2月28日因肺癌病逝于北京。
  ??这是焦菊隐生前唯一的一段影像资料,1952年,北京人艺刚刚成立时,焦菊隐曾经说,办一个剧院,办一个中国式的自己的剧院,没有人给我一套现成的东西,这或许是一条痛苦多于欢乐的路。但是,我还是要决定走下去,因为那是我多年的梦想。在焦菊隐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一定还会记得多年前的这些肺腑之言。
  
  编 导:叶 晶
  
  
 浏览:797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7/6/8 19:57:1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网络刁光覃朱琳的艺术感情生涯(收藏于2009/6/14 9:36:44
新浪读书朱琳与刁光覃珠联璧合(2)(收藏于2009/6/14 9:35:39
新浪读书朱琳与刁光覃珠联璧合(2)(收藏于2009/6/14 9:35:29
沙叶新粪土当年郭沫若(收藏于2009/1/5 4:13:17
我家球门常打开《国足欢迎你》歌词(收藏于2008/8/15 14:10:19
北京人艺的优势和自身的压力,那就是要出戏出人才人艺新院长张和平:北京人艺是一锅“老汤”(收藏于2008/3/2 4:24:26
《梁再冰:徐志摩与其母“爱情故事”纯属虚构》林徽因儿子:徐志摩林徽因从没有爱情(收藏于2008/3/2 3:15:17
要搁几年前我早让人家抓进去了。要搁几年前我早让人家抓进去了。(收藏于2008/2/2 23:24:19
钱文忠师生“打成一片”?(收藏于2008/2/1 12:56:01
艾未未、陈丹青批评中国文化缺乏创造力中国的创造力是否与盛世之名匹配(收藏于2008/1/27 21:28:4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网络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访问62933次)
宽容“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访问54048次)
作家初识作家豆豆(访问23644次)
冥冥之中有定数!武则天夺位「唐三代后女主武王」意思是说:“唐朝开国三代以后,将会有一个姓武的女王代替李家统治天下。”(访问21781次)
网络杰出导演石挥,是五七年反右运动的著名牺牲者,叛卖他的人有明星赵丹(访问17170次)
网络古人怎么夸别人“你太有才了”?(访问16876次)
“大跃进”奇闻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访问16656次)
人的高贵在灵魂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访问16619次)
一场情与爱、公与私、正与邪生与死的交锋改编与豆豆畅销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天道》(访问15993次)
魏征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访问14655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4/3/6 9:18:1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2/7/10 9:56:0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21 22:51:0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9 12:13:3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4 22:36:5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民族脊梁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