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23号馆文选__话剧100年、剧评 |
|
2007-05-09 08:08:40 1949年,焦菊隐担任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兼西语系主任,开设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讲座及西洋戏剧概论等课程,中国话剧人才受到国际一流水准的训练。 中央戏剧学院于1950年4月正式成立,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担任院长。学院前身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及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 1950年,老舍、焦菊隐和一批话剧演员聚在一起成立了《龙须沟》剧组。焦菊隐提出“要贴近百姓,一片生活”,剧组全体到龙须沟体验生活,寻找认同。一部现实主义的话剧杰作由此诞生。 1951年,黄佐临在上海人艺执导《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成为第一个向中国介绍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人。中国话剧的风格更加多样化。 1952年6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京成立,曹禺任院长,旗下包括郭沫若等三大编剧,焦菊隐等四大导演,于是之、朱琳等著名演员,他们是中国话剧史上杰出的一代。 1953年11月27日,北京人艺响应全国第二次文代会关于上演“五四”以来优秀剧目的号召,决定排演《雷雨》。夏淳担任导演,主要演员有郑榕、朱琳、于是之、沈默、吕恩、胡宗温、李翔、金昭等。1954年6月30日《雷雨》公演。 1956年3月,文化部在北京举办全国第一届话剧汇演,全国各地剧团演出多幕剧32部,独幕剧18部。 焦菊隐开始排演《虎符》是在1956年。他请来戏曲学校的教师教演员学戏曲台步、身段、水袖、眼神等,台词运用京白、韵白、朗诵和吟诵,舞台布景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意手法,戏剧进行中还配上锣鼓点。这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次有意识、有计划的尝试”,这次演出也成为焦菊隐向“中国学派”进行探索的里程碑。 新落成的首都剧场成为中国话剧的中心舞台。1958年到1959年,这里先后上演了老舍创作、焦菊隐导演的《茶馆》、田汉创作、焦菊隐导演的多幕剧《关汉卿》、郭沫若创作、焦菊隐导演的《蔡文姬》等经典话剧。 1959年7月23日,《解放日报》一版头条上报道了上海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事迹。军队剧作家沈西蒙、导演漠雁和吕兴臣3人着手将好八连事迹加工改编成话剧。这部话剧,以及后来根据话剧剧本改编的电影成为经典剧目,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1963年到1966年,老舍无奈地进入创作低迷期。3年半的时间,他只发表了一些小短文,而且一年比一年少。1966年初夏文革开始,作为市文联和作协主席的老舍未能幸免,8月24日,老舍在惨遭毒害之后投太平湖自尽。 |
浏览:60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