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民族脊梁__人民艺术家——刁光覃
民族脊梁
74623号馆文选__刁光覃、朱琳 专辑

剧情是:大少爷周朴园诱骗了女仆侍萍

雷雨

  
  
    四幕话剧《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文学季刊》1934年1卷3期。1935年4月在日本东京首演,由杜宣、吴天等导演。建国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著名话剧院团先后重排,许多地方戏剧种也移植了此剧。
  
    剧情是:大少爷周朴园诱骗了女仆侍萍,生下两子,后因娶“有钱门第的小姐”,把产后三天的侍萍撵出门,逼得她抱着小儿子投了河,他则娶年仅十七的繁漪为妻。蘩漪不满他的冷酷和专横,三年前和小她七岁的周萍发生暧昧关系。周萍虚伪如父,厌倦了这种关系后便转而追求使女四凤,殊不知四凤恰是他的同母异父之妹。原来侍萍投河遇救,嫁鲁贵,生子鲁大海和女四凤。鲁大海在周朴园矿上做工,还做罢工工人代表。势利贪心的鲁贵把四凤带去周家,侍萍所担心的事不幸发生。蘩漪闻知鲁妈(侍萍)从外地回来,召其带走四凤。侍萍和周朴园再度相遇……雷雨之夜,侍萍逼四凤起誓永不见周家人,周萍偏又与四凤私会被鲁大海撞见……侍萍让周萍和四凤远走高飞,窥知一切的蘩漪欲愤难捺,令人锁上大门,从楼上叫下周朴园,当众揭开一切……四凤和周萍相继自杀,暗恋四凤的周冲同时触电身亡……
  
    剧作初发表时,曾有序幕和尾声,结局是蘩漪、侍萍疯了,只有罪魁祸手周朴园健在,但序幕和尾声从未在舞台上演出过。
  
    该剧通过周鲁两家8个人物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清末民初约30年的社会生活。周朴园是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中国资产阶级代表人物,道貌岸然的他骨子里却专横、残暴、冷酷、虚伪。他对侍萍始乱终弃,导致了日后令人心悸的悲剧。他忏悔自己的过失,只是为了享用这忏悔所带来的心灵慰藉,而并非良心发现。蘩漪在周公馆里生活了18年,周萍是她的生命绿洲,热情似火却终难免绝望如冰。周萍继承了父辈的冷酷与自私,却在魄力与气概上大大退化,成为一个怯懦柔弱的空心人。他引诱后母,又缠住四凤,他唯一有价值的举动便是开枪自杀……
  
    《雷雨》一剧的人物刻画、结构方式和台词技巧被广为称道,它奠定了曹禺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大师地位,同时也是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曹禺在谈到《雷雨》时说:我写《雷雨》有一段酝酿过程。我刚读完南开中学,便立志想写《雷雨》这一类的剧本,因为我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已经看到了一些象繁漪和周朴园这样的人物。《雷雨》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真实的影子,但又不是一个人,而是集中了很多人物的特点,再加以我的创造,我写剧本有时是从头到尾按顺序写出来的,如《日出》。但《雷雨》不是这样,我先写的是最吸引我的一些片段:如第三幕四凤对母亲发誓和以后周萍推窗进入四凤卧室的戏,又如第一幕中喝药以及第二幕鲁侍萍和周朴园相认的戏。后来如何穿插,又费一番思考,才组织成这样一个剧本。其实动笔写的时间倒并不多,连反复修改,不过七、八个月……《雷雨》后来在文学界引起的反响是我当初没有想到的。我曾经说过我写《雷雨》是在写一首诗。当时我对诗的看法是不正确的。认为诗是一种超脱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我自己只是觉得内心有一种要求,非这样写不可。评论家们说我写这个剧本有比较进步的思想在指导着我,我当时还不大领会。后来我才渐渐懂得,无论写什么,一个作家总逃不脱时代精神的影响,或者是反映了时代精神,或者是反对时代精神,跟着时代前进的就是进步的……巴金对我说过:“《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他的这句话是说中了我的本意的。我写这个戏确实不但想着看戏的观众,也是想着看不到演出的读者的。
  
    越剧很早就有此剧演出,初期的演出本从申曲施春轩领衔的施家剧团的改编本移植。民国28年(1939年)7月22日,“第一舞台”在大中华剧场首演,施银花饰繁漪、屠杏花饰周萍、支兰芳饰侍萍、余彩琴饰四凤、钱秀灵饰周朴园、周宝奎饰周朴园之母。这是越剧第一次演出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也是越剧演出的第一出西装旗袍戏。
  
    歌剧《雷雨》根据曹禺先生同名话剧改编,高曼华、魏松联袂于2001年第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公演,上海歌剧院调集所属歌剧团、合唱团、交响乐团及舞美工场的精兵强将全力辅佐。此版本主要讲述繁漪追求人性自由与爱情的悲剧故事,将四幕剧缩编为两幕,该剧以繁漪为中心,通过展示其与周萍、周朴圆、四凤、鲁妈及周冲等不同人物关系与命运的冲突,构成戏剧跌宕和情感起伏,进行音乐的能动性展现、渲染与开掘。作曲家饱含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大胆动用了多种形式的重唱揭示心理活动,显得细腻精致,丰富饱满。作曲家还发挥了合唱和交响乐的功能,将那个悲剧时代迅雷雨般的疯狂揭示得淋漓尽致……
  
  
  附:《雷雨》相关资料:
    1934年7月——《雷雨》首次发表于由巴金任编委的《文学委刊》。
    1935年4月——由中华话剧同好会(留日学生戏剧团体)在日本东京神田一桥讲堂首演三场。杜宣、吴天任导演。
    同年8月——天津市立师范学校孤松剧团在学校大礼堂演出《雷雨》,是国内首演。之后,上海复旦剧社演出《雷雨》,欧阳予倩导演。与此同时,中国的第一个职业话剧团体“中国旅行剧团”先后在天津、上海、南京演出《雷雨》。
    1936年——日本出版《雷雨》日文版。同年,姚辛农把《雷雨》译成英文,由《天下》月刊出版。
    1938年——上海新华影业公司拍摄《雷雨》。
    1944年——金光洲把《雷雨》译成朝鲜文,并在汉城连演70场。同年译成越南文,在越南公演。
    1947年--台湾观众演出公司在台北演出《雷雨》。
    1954年2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公演《雷雨》,赵丹导演,演员有王丹凤、汪漪等。
    1954年6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雷雨》,导演夏淳,演员有郑榕、朱琳、苏民、于是之、沈默、吕恩、胡宗温、董行佶、李翔等。
    1956年——新加坡艺术剧院公演《雷雨》,导演林晨。
    1957年——苏联共有9个剧院演出了《雷雨》,共计两千余场。
    1959年11月——新加坡艺联剧团公演《雷雨》。
    198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再次拍摄《雷雨》,孙道临导演,演员有孙道临、顾永菲、秦怡、马晓伟、张瑜等。
    1988年2月——新加坡实践话剧团演出《雷雨》,夏浪子赵新加坡为该团导演了此剧。
    1989年10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再次重排《雷雨》,导演夏淳、主要演员有郑榕、顾威、朱琳、周铁贞、韩善续、郑天玮、龚丽君。
    1994年,李少红重新敷衍电视剧版《雷雨》,故事沉繁,制作精美,表演细腻。演员有归亚蕾、王姬、赵文暄等。
    2000年8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雷雨》,导演夏淳、主要演员有顾威、周铁贞、濮存昕、韩善续、郑天玮、龚丽君。
    2000年9月,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97班在第二届中央戏剧学院国际戏剧邀请展期间公演此剧。出品人:王永德,艺术总监:刘元声,监制:刘立滨、黄定宇,文学顾问:晏学,导演:刘立滨、麻淑云,主演:张培、赵红薇、赵峥、苏小刚、付晶、亓亮、刘勃钧、董洋、张凯、孙承钢等。
  
                            (梧桐新语整理)
  
  
  
 浏览:126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7/6/2 17:08:0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网络刁光覃朱琳的艺术感情生涯(收藏于2009/6/14 9:36:44
新浪读书朱琳与刁光覃珠联璧合(2)(收藏于2009/6/14 9:35:39
新浪读书朱琳与刁光覃珠联璧合(2)(收藏于2009/6/14 9:35:29
沙叶新粪土当年郭沫若(收藏于2009/1/5 4:13:17
我家球门常打开《国足欢迎你》歌词(收藏于2008/8/15 14:10:19
北京人艺的优势和自身的压力,那就是要出戏出人才人艺新院长张和平:北京人艺是一锅“老汤”(收藏于2008/3/2 4:24:26
《梁再冰:徐志摩与其母“爱情故事”纯属虚构》林徽因儿子:徐志摩林徽因从没有爱情(收藏于2008/3/2 3:15:17
要搁几年前我早让人家抓进去了。要搁几年前我早让人家抓进去了。(收藏于2008/2/2 23:24:19
钱文忠师生“打成一片”?(收藏于2008/2/1 12:56:01
艾未未、陈丹青批评中国文化缺乏创造力中国的创造力是否与盛世之名匹配(收藏于2008/1/27 21:28:4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网络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访问62933次)
宽容“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访问54048次)
作家初识作家豆豆(访问23644次)
冥冥之中有定数!武则天夺位「唐三代后女主武王」意思是说:“唐朝开国三代以后,将会有一个姓武的女王代替李家统治天下。”(访问21781次)
网络杰出导演石挥,是五七年反右运动的著名牺牲者,叛卖他的人有明星赵丹(访问17168次)
网络古人怎么夸别人“你太有才了”?(访问16875次)
“大跃进”奇闻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访问16655次)
人的高贵在灵魂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访问16612次)
一场情与爱、公与私、正与邪生与死的交锋改编与豆豆畅销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天道》(访问15993次)
魏征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访问14655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4/3/6 9:18:1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22/7/10 9:56:02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21 22:51:0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9 12:13:3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5/4 22:36:5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民族脊梁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