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23号馆文选__话剧100年、剧评 |
|
中国话剧冲破滥觞期的艰厄,显示出发展生机和汤汤之势,则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在一个“吸纳新潮,脱离陈套”的时代环境中,中国的话剧艺术得以更生。它顺应变革图新的社会要求,显示了鲜明的时代性,并发挥了积极的现实作用。 “五四”时期,欧阳予倩、田汉、洪深等人,不仅热衷于将西方现代的戏剧经验引入国内,而且身体力行,倡导并开展话剧活动,为中国话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四”新剧的倡导者们特别推崇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戏剧。胡适等人曾大力倡导“易卜生主义”,洪深、田汉等均把做中国的易卜生当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在《玩偶之家》的影响下,胡适创作了剧本《终身大事》,写一对年轻人,当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封建势力的打击后,毅然声称,“孩儿的终身大事,孩儿该自己决断”,二人相携着离家出走。易卜生戏剧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现代戏剧中现实主义风格的确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时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是广取博收的,这使他们对西方正在兴起或已经产生的各种戏剧思潮都充满了一种吸纳的勇气。这样,唯美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等都被介绍到国内来。在一些人向易卜生投去惊奇的目光的时候,另一些人则转而青睐当时称之为“新浪漫主义”的西方现代主义。人们对英国唯美主义剧作家王尔德的《莎乐美》表示了浓厚的兴趣。欧阳予倩创作的《潘金莲》、向培良创作的《暗嫩》等剧,都显示出受其影响的痕迹。而郭沫若创作的《女神之再生》,田汉的《古潭的声音》、《湖上的悲剧》等,则出现了明显的象征主义色彩。同期,自美回国的洪深所创作的《赵阎王》,则是表现主义戏剧《琼斯皇》在中国的翻版。 为了使中国的话剧不致重蹈文明戏商业化、恶俗化的覆辙,1920年,早期剧人汪优游等提出了“爱美的戏剧”的主张,他们意欲建立非职业化、非盈利性的戏剧演出模式。这种主张,促进了校园戏剧的开展,并促成了中国第一次小剧场戏剧运动的兴起。到了20年代中期,洪深、张彭春两位著名戏剧人士,将美国的一套导演方式引入国内,有效地驱除了中国早期剧团率性而发、以意为之、粗制滥造等不良习气,初步确立了中国现代话剧的导、表演制度。 就话剧发展而言,20世纪20年代中晚期,田汉及其南国社的成立,以及他们的艺术实践活动,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田汉(1898-1968),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诗人、剧作家,原名寿昌,湖南人。独幕剧《获虎之夜》(1924)和多幕剧《名优之死》(1927年初稿,1929年完稿)是他此时期的代表作。 《获虎之夜》描写了湖南乡下一个猎户人家发生的悲剧。猎户的女儿莲姑与寄养在家中的表兄黄大傻相爱,但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父亲把她许给另一富户,并想猎虎谋皮充当嫁妆。然而抬枪射击,虎未打中,却错伤了站在山崖上痴望莲姑的黄大傻。莲姑深受感动,要予以照顾,却遭父亲毒打。大傻不想让自己牵累莲姑,遂饮恨自杀。《名优之死》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视艺术为生命的戏曲演员,但是社会上的黑暗势力却践踏他的艺术,损害他的心灵,毁灭他的希望。他最为钟爱的女弟子竟渐渐地走向了邪路,投向了流氓的怀抱,这使他内心十分痛苦。最后,恶人的起哄,内心的忧伤,终于使他气忿难平,悲惨地死于舞台上。 田汉的戏剧流露出一股新的时代气息,他不仅对这个不公平的现实予以揭露,而且讴歌爱的理想,憧憬美的生活。他的剧作,充满了浓郁的诗的韵致。 本世纪20年代,中国的新喜剧也有所发展,这当归功于曾留学英国的丁西林(1889-1974)。他创作了有似英国风俗喜剧风格的剧作《一只马蜂》(1923)、《压迫》(1926)等。前者是一部爱情剧,写一位有浓厚封建意识的老太太,为儿女的婚事枉费心机,她的儿子正与一位护士小姐谈恋爱,可是糊涂的老太太却要把这位小姐许给自己的表侄。两个机智的年轻人在老太太的眼皮底下,用漂亮的“谎话”和俏皮的反语,谈情说爱,表白心迹。后者是一部妙趣横生的喜剧,写顽固守旧的房东太太整天在外打牌,却害怕女儿与房客恋爱,故决不把房子租给没有家眷的男人。而其女儿则正好相反,决不把房子租给有家眷的男人。一位男客来租房,被房东女儿收下了定金,却又要被房东太太逐出家门,争执不下,房东太太去叫警察。而此时恰好来了一位女客,她与男客假扮夫妻,共同反抗“有产者”对“无产者”的“压迫”。 丁西林的喜剧,旨在讽刺不合理、不自然的社会现实,语言机智幽默,结构巧妙严谨,剧情生动活泼,令人发笑,又耐人寻味。 |
浏览:840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