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23号馆文选__刁光覃、朱琳 专辑 |
|
《蔡文姬》充分地歌颂了曹操统治下的社会人民富足安康和谐欢乐的情景,没有细节,也没有更具体的人物,就是由董祀乱吹,由蔡文姬乱说,最后,蔡文姬写了《贺圣歌》歌颂太平盛世,全剧结束。当时剧本在人艺排练过程中就做了修改,因为创作人员觉得郭沫若写得太肉麻,删了一些。但是,《蔡文姬》就是个肉麻的坯子,怎么删,都删不掉那根贱骨子。 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北京人艺清点了一下自己的经典,于2007年全年上演22部戏,《蔡文姬》排在春节期间,兼有贺岁的意味,票房是不错的。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部戏,看演出前我阅读了郭沫若的剧本,没有读出什么妙处。看了戏,更加的失望。这纯粹就是个拍马屁的戏,成了人艺的经典,有伤人艺的牌子。我倒不是说人艺演得不好,原版是朱琳、刁光覃,现在是徐帆、顾威、濮存昕。所有演员都是好的,可惜剧本的先天贫血,是怎样好的演技都弥补不了的。因为郭沫若在写这个戏的时候,他不是理解人生与社会苦难,他骨子里是想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的颂扬,是想向当时的领导者献媚。 在写作《蔡文姬》前两年,郭沫若是文艺界反右派的旗手,右派中许多是不肯唱颂歌的,而郭沫若相反。反右之后,郭沫若要给曹操平反,给纣王平反,给秦始皇平反。被郭沫若平反的,有的是暴君,有的虐杀知识分子,几乎都是草菅人命的人。这在当时反右形势替谁说话,人们是可以明白的。 《蔡文姬》充分地歌颂了曹操统治下的社会人民富足安康和谐欢乐的情景,没有细节,也没有更具体的人物,就是由董祀乱吹,由蔡文姬乱说,最后,蔡文姬写了《贺圣歌》歌颂太平盛世,全剧结束。当时剧本在人艺排练过程中就做了修改,因为创作人员觉得郭沫若写得太肉麻,删了一些。但是,《蔡文姬》就是个肉麻的坯子,怎么删,都删不掉那根贱骨子。 郭沫若对曹禺说过:“我就是蔡文姬。”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是有才的,我太有才了。其次,我离开祖国是有原因的。第三,我回到祖国是抛弃了常人之天伦之乐的。第四,最重要,我回来是因为祖国需要我,丞相赏识和理解我。第五,我回来就是要续写历史的! 郭沫若说得都对,可惜,这些不足够把《蔡文姬》支撑成一部伟大的戏剧作品。空洞的颂歌,单扁的情节,符号化了人物,没有有血有肉的细节,《蔡文姬》是1959年的一个漂亮的口号,只不过是人艺顶级的艺术家代替郭沫若喊了出来而已。 复排这样的戏,借助郭沫若的名气,借助强大的演出阵容,人艺赚点钱也没有问题,丰富一下春节期间的北京文艺舞台也没有问题。但是,把这样的当作经典,就可惜了人艺,可惜了演员的演技与努力。倘一定要把《蔡文姬》看成经典的话,也是个拍马屁的经典。有良知的剧作家会汗颜的。 |
浏览:1238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