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23号馆文选__话剧100年、剧评 |
|
1959年,郭沫若编剧、焦菊隐执导的历史剧《蔡文姬》,向建国1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这部不朽佳作的诞生,从剧本到演出都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热情关怀和具体指导。 在排练过程中,北京人艺邀请了各方面的领导、专家和国家民委的同志审查,并听取意见。 4月21日,焦菊隐、欧阳山尊、刁光覃等与中国文联副主席阳翰笙研究修改方案时,中宣部副部长周扬来电话转达了周恩来总理的意见:剧本还是要郭老(郭沫若)自己改。剧院鉴于当时郭老即将出国,无暇顾及修改剧本之事,拟由剧院组织力量并请阳翰笙参加,提出初步方案,请郭老审定。并向周扬汇报了这个设想和工作进展情况,周扬当即向周总理作了汇报。周总理同意了剧院的意见,并指定要由周扬、中国剧协主席田汉和阳翰笙参加修改。 根据周总理的两次指示,在院党组的领导下,于4月26日完成了修改方案,送给田汉、阳翰笙,请他们斧正并予以润色。田汉对全剧结尾处的诗"重睹芳华"作了精心修改。周扬看过修改本,没有什么意见,送请郭老审阅,并要剧院在郭老审定修改本后,向周总理作汇报。 5月2日,郭老亲自将他审定后的修改本送到剧院,并附上了他给周扬、田汉、阳翰笙、曹禺、焦菊隐的感谢信。信中一再表示他认为修改本"改得很好",还特别举出了包括《重睹芳华》在内的"改的特别好"的几处;也提出了两点改的不妥之处。曹禺立即将郭老润色后的改本及信,亲送周扬审阅;并遵嘱将剧本修改经过、修改原则及主要改动之处,向周总理写了详细汇报,并附上郭老的信,于5月3日报给总理,请总理于10日前后来审查全剧彩排。 5月8日晚上,修改后的《蔡文姬》举行彩排。周总理、陈毅副总理、田汉、欧阳予倩以及中共北京市委的领导都前来观看,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周总理、陈毅副总理都热情支持这个戏的演出,支持它参加十年大庆献礼。 周总理在肯定全剧充满诗情画意的同时,对全剧的总体处理提出了简洁精辟的见解:整个演出应该是余音绕梁,不要都演出来。对于戏的节奏、台词、服饰,周总理都细致入微地提出了许多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意见。 他指出,全剧演出时间太长,第三幕文姬做梦一场既长又乱,舞蹈也多,均应重新处理;第一幕就应该有高潮,第二幕的胡舞应取消。 对于修改后仍存在的一些现代语汇,如"表演"、"灭神论"、"所有的兄弟都不要再打?quot;等等,总理认为一定要改掉。因为这是历史剧,气氛是庄严的,不应该因这些词汇引起观众发笑,破坏悲壮的诗意。 总理还指出,有些台词意义不妥。如左贤王说的"再不乱杀一个汉人","目前的中国";有的地方对曹操"歌颂得过分"等,都应该修改或取消。 对于服饰,总理指出,曹操的红袍应改为紫袍;周进的黑袍应改为绿袍;文姬归汉后的寡居期间,着红衣、红带均不妥,应改换色彩。 在周总理的关怀、支持和具体指导下,《蔡文姬》经过进一步的修改和细致加工排练,于5月21日在首都剧场的舞台上和首都观众见面了。它一问世就不同凡响。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连续演出120场,场场爆满。 |
浏览:857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