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共和国将帅园__旷伏兆纪念馆
共和国将帅园落英网纪念园

纪念旷伏兆将军诞辰105周年

搜狐网

  旷伏兆
  
  七绝 革命始终不放松
  
  退役回国寻储藏,
  
  身受迫害干活忙。
  
  文臣武将凌云志,
  
  魂到雄安做栋梁。
  
  为国找宝藏
  
  从朝鲜回国后不久,旷伏兆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学习。他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学习中争分夺秒,除了认真研读教材、多做习题外,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理论总结过去的实践,探求克敌制胜的规律。他利用课余时间,总结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斗争经验,写出了《冀中十分区的地道战》、《三通战术巧歼敌》等文章。1958年秋,高等军事学院组织旷伏兆所在班去河北、河南、湖北等地参观。所到之处,地方干部介绍的大跃进“先进典型”情况,与亲眼所见及群众反映相差很大。回到北京后,党支部进行参观总结时,旷伏兆建议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把群众对“放卫星”、吃食堂、大炼钢铁的意见,如实向中共中央反映。大多数学员支持旷伏兆的意见。然而,他的建议却遭到学院个别领导的批评,说旷伏兆打的是白旗,让旷伏兆作检讨。旷伏兆说:我在党的会议上,实事求是地汇报自己所见所闻,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是党章给每个党员的权力。旷伏兆坚持原则,始终未作检讨。
  
  旷伏兆在高等军事学院学习时,爱人许更生在天津工作,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在北京读书。平时儿女们住校,星期六到高等军事学院过周末。高等军事学院位于北京市西北郊红山口,交通不便,有的孩子要换四次车,最后还要步行两里多路,需要两三个小时;有时下午学校有活动,回来时已是八九点钟。但旷伏兆从不用车接送,鼓励他们要经风雨,在艰苦中锻炼自己。
  
  1960年4月,中共中央批准旷伏兆提前结束学业,调地质部任副部长兼中共地质部党组副书记,分管石油地质工作。后来又分管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后勤装备、探矿工程、科学技术和政治部等工作。
  
  旷伏兆认为自己长期从事军事工作,对地质工作完全是个门外汉,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努力学习。他通过学习毛泽东的著作,深刻认识到调查研究和在实践中学习的重要性。为了解决松辽平原出油后下一步石油地质工作怎么办的问题,他遵照毛泽东关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教导,带领以著名石油地质学家朱夏、关士聪为主要成员的工作组,前往松辽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出发前,他还专门到部长李四光家里,向李四光请教,听取意见。
  
  旷伏兆率工作组先到长春听取地质部基层地质、物探工作者的意见,接着又到哈尔滨听取石油部基层工作者的意见,深人工作现场进行详细考察,最后同石油部领导和黑龙江省领导交换看法,形成了对松辽地区下一步工作思路,并对松花江南北勘探任务作了具体分工。
  
  旷伏兆此次调查得出两个结论性意见:松辽地区要尽快形成石油生产能力,必须集中兵力打歼灭战,通过会战加速普查勘探;今后石油地质普查力量的重点应由松辽向下辽河、渤海及华北地区转移。这些意见得到地质部党组的赞同,为地质部9月天津石油地质工作会议做了很好的准备,为下一步石油普查战略部署调整打下了基础。
  
  9月,旷伏兆参加地质部党组书记何长工在天津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华北石油勘探会议,并在会议闭幕时作了总结讲话。他从全局高度阐述了石油勘探要有战略思想的问题,指出:“为了打好华北这一战役,必须投入相当相当雄厚的兵力。”其中一个“相当”是他在审稿时特意加上去的,以此更加突出地强调“必须将华北地区各方面的力量都调动起来,凡是在华北地区寻找石油的队伍和设备,不论是哪个部门的,都要投入这个战斗中来,为在一两年内在华北平原找到石油共同奋斗”。12月6日,旷伏兆在地质部召开的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局(厅)长会议上再次强调,必须集中力量争取在一两年内将华北石油地质情况搞清楚,并突破出油关。
  
  天津会议后,旷伏兆多次深入到会议决定的勘探现场,即山东广饶县东营、沾化县义和庄、河北黄骅县洋三木、盐山及天津东北北塘、马头营调查研究,为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的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1963年秋,旷伏兆带工作组到浙江省地质局检查工作。地质局领导在旷伏兆下榻的宾馆准备了两桌酒席,有茅台、五粮液等名酒,菜肴也相当丰盛。旷伏兆说:困难时期刚刚过去,国家还不富裕,即便将来富裕了,大吃大喝、奢侈浪费之风也不可长。他责令地质局领导立即把酒席退掉,按正常标准吃饭。宾馆已把饭菜做好,无法退掉。旷伏兆说:“既然不能退,那就谁吃谁付钱。”包括旷伏兆在内,所有入席者都如数付了款。浙江省地质局在向旷伏兆下一个检查点安徽省地质局通报情况时,特地打招呼:“千万不要高标准招待,否则,要挨剋。”
  
  1964年,为落实毛泽东关于西南三线建设的指示,由国家计委牵头成立了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和渡口会战总指挥部。地质部承担攀枝花钢铁厂、宝鼎煤田、成(都)昆(明)铁路等工程的地质勘探工作,分工旷伏兆负责。根据“攀钢”初期对炼焦用煤的急需,煤炭部要求地质部在一年内拿出宝鼎7个井田中3个井田的建井资料,其余4个井田的建井资料在3年内交齐。旷伏兆根据任务和云南省勘探力量的实际情况,提出调省外队伍到宝鼎会战的设想;针对成昆铁路地质勘探任务,建议专门组建南江队和北江队。他的建议很快得到地质部党组的赞同。
  
  在旷伏兆组织指挥下,从湖南、广东、浙江、福建和部直属水文、石油局成建制或非成建制调动9个普查勘探队和7个水文工程地质队承担任务,总人数达5500多人。旷伏兆提出队伍调动时必须轻装、迅速;床板可以不带,但机器上的螺丝帽决不能少一颗。他在对云南地质局人员讲话中,把各种要求简明扼要地概括为一句话:“要保证队伍进得来,站得住,打得响!”旷伏兆对从全局出发、服从统一调动的大多数单位及时进行表扬;对存在本位主义、分散主义的个别单位,指名道姓严厉批评。在他精心指挥下,顺利地完成了地质部建部以来的最大一次队伍调动任务。
  
  为保证地质勘探工作的顺利完成,旷伏兆深入到施工现场同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对地质设计进行具体的研究部署。11月上旬,他对涉及全局的储量规范和储量报告审批中的不合理规定,积极与有关部门商定解决办法,避免了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根据旷伏兆关于西南三线煤矿高级储量的比例照原规定各降低10%的建议,仅云南永仁煤矿的摩沙河
  
  营盘山、太平场、灰加所和宝鼎4个井田,钻探工作量就节约2.5万米,节约勘探费500万元,时间提前一年多。攀枝花铁矿地质报告,采纳旷伏兆关于地质报告的审查,各有关部门联合深入重点矿区进行现场审查的建议,不仅节约了100万元的勘探费,还提前一年多完成勘探任务。
  
  1964年12月20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旷伏兆作为当选代表出席会议。
  
  1965年2月中旬,在中共地质部委员会领导下,旷伏兆主持制定了第三个五年地质工作规划。《规划》在详细阐述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后,特别强调“坚决实行储量规范、地质设计、地质报告的革命,不要受外国框框的束缚,要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从我国地质条件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文革”受迫害
  
  1966年5月,旷伏兆从西南三线调回北京参加“文化大革命”。10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上,康生、林彪点名批判何长工,把何长工定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旷伏兆则公开表示:“运动尚在进行,这还不是最后结论”,称赞“何长工同志在党委是一个好班长”。
  
  1967年1月16日,地质部“造反派”夺权,同时将何长工、旷伏兆打成“何旷反党集团”。一些“造反派”称,“何长工是死老虎,重点要打旷伏兆这只活老虎。”于是,对旷伏兆的批斗越来越凶,使旷伏兆旧病复发,肾结石导致肾绞痛,病倒在床。但是,“造反派”照样每天到他家里来批斗。1月
  
  29日,“造反派”来到他家里,强迫躺在床上的旷伏兆召开党委会议,宣布解散地质部党委。旷伏兆说:地质部党委是毛主席、党中央批准的,我不能也没有权力解散它。就这样,旷伏兆忍着病痛被批斗了一整天,但始终没有同意“造反派”的无理要求。
  
  后来,旷伏兆多次犯心脏病,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关怀下住进解放军总医院。旷伏兆躺在病床上,仍念念不忘地质部的工作,多次询问全国的铀矿勘探情况,抱病听取有关人员的汇报。
  
  旷伏兆在逆境中,仍然不忘关心他人。水产部副部长肖鹏被“打倒”,停发工资,一家人生活无着落。旷伏兆知道后拿出300元钱,叫儿子给肖鹏送去。几年后,肖鹏被“解放”补发工资后,头一件事就是找到旷伏兆还钱。肖鹏说:“你那300元,可是雪中送炭啊!”
  
  1968年冬,旷伏兆大女儿的一位大学同学住在旷伏兆家,顺手将一张画有毛泽东像的年画贴在旷伏兆卧室的壁橱上。“造反派”发现后大做文章,说用毛泽东画像挡灰尘是反革命事件,让交代是谁干的,意在罗织罪名逼旷伏兆就范。旷伏兆知道没有个交代过不了关,为保护他人,迫不得已让自己15岁的二儿子建伟承担责任,这才避免了一场灾难。
  
  1969年10月,旷伏兆被送到江西峡江地质部“五七干校”劳动。已56岁的旷伏兆患有心脏病、肾结石,可他什么脏活重活都干。插秧时,他插得又快又齐;施肥时,他挑着50多公斤重的粪桶走进水深40厘米的稻田里;农闲时,他进山打柴、烧炭;平时,他利用公休时间开荒种菜改善食堂伙食,他种的南瓜大的一个20多公斤。旷伏兆以苦为乐、以劳动为荣的精神,感动了不少人,团结了不少人,也教育了一些曾反对过他的人。 1972年5月底,在周恩来关怀下,旷伏兆从“五七干校”回北京检查身体。
  
  花甲再从戎
  
  1975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任命旷伏兆为空军副政治委员。他一到任就深入部队调查研究,了解熟悉情况。1976年初,他带工作组到空军第八师第二十四团蹲点,一蹲就是一个半月。6月23日,他又带工作组去第二十四团蹲点历时一个月,帮助该团总结23年安全飞行无事故的经验。9月,空军召开安全工作会议,第二十四团的经验在会上作了介绍,受到与会者好评。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旷伏兆在中共空军委员会领导下,积极开展恢复党和军队优良传统作风,大抓飞行员思想政治建设,认真做好“复查”(落实政策)、“清查”(查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有牵连的人和事)工作,力求尽快实现空军的拨乱反正。他在主管空军干部转业工作时,发现有的干部档案中留有“文化大革命”的痕迹,如不及时作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将会影响对干部的使用。经报空军党委同意,他领导有关部门对干部档案认真清理,对凡涉及有“文化大革命”问题的,均作出了实事求是的处理。
  
  1977年4月10日至5月15日,旷伏兆带工作组到空军某师进行整党整风试点。在他指导下,该师党委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础上,增强了党性,加强了团结,使整党整风工作达到了预期目的。9月13日至23日,旷伏兆带工作组对空军另一个师整党整风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发现该师有不团结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一位主官搞“一言堂”。旷伏兆除找这位主官谈心、个别帮助外,还组织师党委学习毛泽东关于加强集体领导的论述,批评党委讨论问题走过场的错误做法。由于问题抓得准,检查验收后,该师作风逐步好转。
  
  12月,旷伏兆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翌年2月出席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78年5月6日,中共中央军委任命旷伏兆为铁道兵第二政治委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后,中共铁道兵委员会于1979年1月15日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措施。旷伏兆代表铁道兵党委在会上作报告,强调指出:“必须迅速地果断地把我们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施工生产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要“破除照搬作战部队的套套和‘吃大锅饭’的供给制思想,正确处理共性与特性的关系,牢固树立工程部队思想,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经费自给率”;同时提出了三年内达到的劳动生产率和经费自给率的指标。1980年1月28日,他在铁道兵常委扩大会议上作报告,全面总结了1979年铁道兵部队转移工作重点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费自给率的成绩和经验,并表扬了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实现经费自给的单位,批评了做得不够好的单位。在部署1980年任务时,旷伏兆明确提出,我们衡量领导干部是不是坚定地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他是否把思想“统一到以施工生产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统一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提高经济效益和经费自给率上来”,要树立“经费自给光荣的思想”。在5月23日召开的铁道兵政治工作会议、1981年7月15日召开的铁道兵常委扩大会议上,他都强调要贯彻执行工程部队的建军方针,把铁道兵建设成又红又专的现代化的工程部队。
  
  为落实铁道兵党委关于以施工生产为中心的决定,旷伏兆走遍了大兴安岭、天山南北、青海高原、吕梁山区、沂蒙山区等铁路修建工地。在工地上,他同干部战士、工程技术人员谈心,了解情况,解决部队施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次,他到担负太(原)岚(县)铁路施工任务的铁道兵第二师检查工作,了解到一座隧道施工遇到困难时,不顾旅途疲劳乘吉普车在盘山便道上颠簸3个小时,来到吕梁山深处的工地。隧道口在距山脚三层楼高的陡壁上,陪同的师、团领导劝旷伏兆不要上去,让施工连队的干部汇报一下情况就行了。旷伏兆听了有些不高兴,转而又深情地对大家说:“部队打仗遇到困难,指挥员不到前沿弄清情况,怎能指挥打胜仗呢!前沿阵地就在眼前,哪能不上去。”旷伏兆爬上陡壁,又深一脚浅一脚
  
  地在隧道里走了1公里,来到掌子面。随行的警卫员看到坑道壁横竖支撑着顶杠,仍留有塌方的痕迹,一再提醒他快些离开。旷伏兆不肯,郑重地说:“来了是解决问题的,不搞清情况,怎么解决问题。”旷伏兆爬上4米多高的导坑,用他丰富的地质知识仔细观察岩石构造,和师团领导、总工程师一起研究排险方案,解决了施工进度缓慢的症结所在。又有一次,旷伏兆在大兴安岭塔(河)十(八站)线视察时,先听了铁道兵第三师第十三团领导的汇报,详细询问了劳动生产和经费自给的情况,然后到永安隧道工地。永安隧道地质破碎,地下水多,旷伏兆冒着塌方的危险,同师团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察看险情,研究了制止塌方的措施,并一再告诫师团领导,要多深入工地,抓好安全,千方百计把施工生产搞上去,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费自给率。
  
  1982年4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通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撤销铁道兵建制,把铁道兵并入铁道部。这一决定传出后,铁道兵广大指战员出于对战时铁路运输保障的忧虑,出于对这支在战火中诞生、在战火和艰苦劳动中成长起来的部队的深厚感情,对脱下军装、告别军旗,普遍感到依依难舍。旷伏兆一方面积极做思想工作,一方面如实地向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反映部队的心情,并建议适当保留这支部队。
  
  9月,旷伏兆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2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下达《关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旷伏兆坚决执行,要求铁道兵各级党委及全体共产党员无条件地服从这一决定。当月,旷伏兆主持召开中共铁道兵师以上单位纪委书记会议,在会上作了《认真做好铁道兵撤编中的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讲话,要求全体共产党员、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恪尽职守,善始善终地做好工作,决不能因为撤编,降低工作标准,松弛了组织纪律;要保持部队良好的工作秩序、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会后,旷伏兆组织铁道兵党委成员做了大量思想工作,认真研究安排铁道兵撤编并入铁道部的有关事宜,妥善解决了部队定点落户、老干部安置、福利待遇、战备任务等问题,既保证了部队当时所担负的11条铁路和引滦入津工程的按期完成,又保证部队顺利地并入了铁道部。
  
  风范犹可鉴
  
  1983年5月,旷伏兆任解放军离休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他经常深入各地干休所调查研究,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当他了解到一位团职离休干部上厕所血压增高突然昏倒猝死,原因是团职干部建房标准是蹲坑式便器造成的,便怀着沉痛的心情向总后勤部有关部门反映。在他积极建议下,总后勤部将建房标准中的蹲式便器改为坐式便器。
  
  退居二线后,旷伏兆不顾年大体弱,仍然关心群众的疾苦。1985年冬,旷伏兆回老家永新县,得知县里准备办个狗肉罐头厂,他感到原料来源不足就多次同县领导研究论证。县里采纳他的意见,改办缫丝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他走访曾战斗过的山西方山县,看到老区人民尚未脱贫,心里很不平静。为帮助方山老区人民脱贫,他在河北涿州与方山之间积极穿针引线,达成涿州吸收方山劳动力的协议,双方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987年10月,旷伏兆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9年,旷伏兆与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26名委员、常委联名向中央建议,坚决要求身后不搞遗体告别仪式。旷伏兆多次向家人、身边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宣传丧事简化,殡葬改革的意义,反复叮嘱夫人许更生及子女在他身后一定要简化丧事。说对他最好的悼念,就是子子孙孙听党的话,刻苦学习,努力工作,遵纪守法,为“四化”多作贡献。后来,他还向秘书口述了遗嘱:后事一定要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保留骨灰,骨灰撒在冀中平原,由新华社按规定发个消息告知战友和同志。他要求秘书在他身后协助组织和家人,3天内把遗体火化,用最短的时间办完一切后事。
  
  旷伏兆一生生活俭朴,平日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普通布衣或军装。家里的家具多是部队配发后价拨的,有的沙发弹簧都坏了,沙发上的大浴巾,中间磨得透亮了仍不更换。但他又总是慷慨地帮助他人排忧解难。新中国成立后,他同雄县米南庄等几个村的10多个堡垒户及一些老房东长期不断联系,谁家有了困难、经济上有了难处,都会得到他的一份资助。他对来京办事或看望他的老房东、堡垒户等人员,都接到家里吃住,走时除买好车票外,还要买些衣物等礼品相送。在京外工作的部属,凡是因私事来京的,只要他知道了都要接到家吃住。他的汽车司机与他住同院,司机工资低、人口多,就代司机交了近20年的水电费。1994年他捐款救助了山西苛岚县一名失学儿童。1995年秋,湖南、河北发生水灾,他给家住这两省的炊事员、公务员每家寄去300元钱。炊事员的父亲来京治病,他留其在家吃住,还为其出治疗费。每次支援灾区,旷伏兆都是买新棉衣、新棉被。
  
  旷伏兆平易近人,关心体贴群众、身边工作人员和勤俭朴素的作风,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子女俭朴作风和自立能力。他6个子女中,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当了兵,有的是工程师,个个凭自己的能力报效祖国、报效社会、报效人民。
  
  1996年,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长征·世纪丰碑”组委会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旷伏兆都抱病积极参加。4月7日,他准备参加营造“红军林”的活动,早饭后心脏病发作,活动未能参加。旷伏兆躺在床上,对夫人许更生说:“没能亲手在红军林种上一棵树,多么遗憾啊!”
  
  6月4日凌晨1时,旷伏兆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与世长辞。6月6日,旷伏兆的亲密战友、中共河北省委原书记刘秉彦来到旷伏兆家中。刘秉彦握着旷伏兆夫人许更生的手问:“骨灰怎么安置?”又说:“你们不知道,我和老旷50年前有约定:身后再回冀中为人民继续‘站岗’。”接着,刘秉彦讲述了发生在50年前的一件事:抗战胜利,国民党又挑起内战,向冀中第十军分区发起进攻,环境依然残酷。1946年4月的一天,在大清河堤边安葬在战斗中牺牲的军分区参谋任子木。当年只有32岁的旷伏兆沉痛地说:“人都有这一天。将来我到了这一天,还要回到大清河边,同任子木一起为冀中人民站岗。埋我的地方种棵树。”31岁的刘秉彦说:“你要是埋在大清河边,我就葬在永定河边,咱俩一南一北,一块守卫十分区。埋咱们的地方要种棵树,中国4万万5千万人,要是人死了,都栽棵树,那又是件了不起的事。”旷伏兆说:“见树思人。也是人死后对人类作的最后一次贡献。”
  
  6月10日,刘秉彦和旷伏兆的夫人许更生、子孙及身边工作人员,把旷伏兆的骨灰送到河北省雄县米家务、当年他指挥打了七天七夜地道战的地方安葬,实现了他为冀中人民永远“站岗”的心愿。(完)
  
  (张教如樊鸿锡)
  
  摘自《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23卷
 浏览:869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9/7/31 7:47:0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中国广播网地道战创始人:旷伏兆(收藏于2019/7/31 7:54:10
盛格文河北雄县隆重举行“生死约定”——旷伏兆、刘秉彦百年纪念活动(收藏于2019/7/31 7:50:07
搜狐网纪念旷伏兆将军诞辰105周年(收藏于2019/7/31 7:47:09
河北新闻网根据地“夫妻档”:开国中将旷伏兆和妻子许更生(收藏于2019/5/13 14:33:18
旷辉民怀念我的爷爷旷伏兆(收藏于2019/5/13 14:31:28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搜狐网纪念旷伏兆将军诞辰105周年(访问870次)
中国广播网地道战创始人:旷伏兆(访问593次)
盛格文河北雄县隆重举行“生死约定”——旷伏兆、刘秉彦百年纪念活动(访问566次)
河北新闻网根据地“夫妻档”:开国中将旷伏兆和妻子许更生(访问267次)
旷辉民怀念我的爷爷旷伏兆(访问181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共和国将帅园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