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演艺明星纪念园__百变天后 香消玉陨——梅艳芳纪念馆
网同名馆演艺明星纪念园

2.1 守着寂寞长大(2)

兰芳

  
    随着跟随训练班的各位老师的学习,阿梅的歌渐渐唱得有板有眼了,梅妈妈当然为这个小女儿的天赋而惊喜万分了,重要的是只要稍加调教,小小的艳芳就可以登台演出了。就这样,刚刚四岁半,她就和姐姐梅爱芳开始了无奈的“舞台生涯”。
  
    对于梅艳芳来说,快乐的童年短暂而又暗淡,自从四岁半和母亲以及姐姐一起登台演唱,开始为生计奔波的时候,她的童年,就算是结束了。她回忆第一次登台时的情景,便会眉飞色舞。她说:“你们肯定不知道,我第一次登台唱歌,和谁同台吗?”别人当然猜不出来,她于是兴奋地说:“邓丽君。那时候,邓丽君有多红,你们不知道吧。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邓丽君的歌。没想到,我可以和邓丽君同台演唱,真是太意外太兴奋了。那一个晚上,我激动得睡不着。”
  
    固然梅艳芳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表演欲,很喜欢那种受人瞩目的感觉,更为可与名人同台演唱而狂喜,但相信每一个从童年走过来的人都明白,如果只是一时的新鲜,当然谁都会感兴趣,一旦成为每日必须完成的“功课”,就难免产生厌倦甚至厌恶的感觉了。但有些时候却无法选择逃避。
  
    每日非常刻板地度过上学、放学、练歌、登台、睡觉,然后明早起来……睁开眼睛开始重复同样的生活。梅艳芳就是这样度过了自己童年的时光。
  
    最难受的并不是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而是自己没有朋友。因为每天都要登台演出,其他同学在课间休息玩耍的时间,却是她努力赶作业的时间,因为她没有其他同学那样充裕的时间。时间长了,她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就愈来愈疏远了。
  
    但令她尴尬和难受的还在后面。在阿梅的童年,那个时候香港的社会风气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人们普遍地看不起唱歌的人。这种风气我们可以通过梅艳芳主演的电影《胭脂扣》获知,十二少在戏班里唱戏被他父母发现,几乎把他父亲气个半死。“戏子”在当时实在不是一个表达羡慕之情的词汇,不像今天,演艺人员的身份地位极大地提高,于是有了很多好听的称呼,比如歌唱艺术家,比如歌星,再普通一点,也可以称为艺人。可在当年,人们的观念带着旧时代的烙印,将这类人统统称为戏子。如果这类人自我介绍的话,他们会说,出身于梨园之家,梅艳芳便是一位出身于梨园之家的“歌女”。所以那些希望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找一份好工作的父母自然有意无意地让自家的孩子离梅艳芳远一些了。
  
    家人们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跟着阿梅学坏,会“不务正业”,走上歧途。因此他们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离梅艳芳远一点,否则便会像她一样“不成器”,只能靠“卖唱”维持生计。
  
    年幼的孩子尚没有什么分辨力,既然是自己父母交代的事情,去遵守就是了。所以,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学校外,那些与她同龄的女孩子们都不肯与她一起玩。
  
    多年以后,梅艳芳还一直为别人对她的“区别对待”而耿耿于怀:“以前唱歌的人不被尊重,被称呼为‘歌女’,家人们都阻止同学和我来往,看到同学玩耍,我却永远孤单一人。”阿梅从小就面对各种复杂环境,又要承担家庭重担,故思想较同龄的孩子成熟许多,但她终究只是一个孩子啊,她像其他孩子一样渴望友情,渴望身边有朋友共同分享快乐。然而,残酷的现实剥夺了她本该享有的权利,她本来是个外向活泼的女孩,却要忍受没有玩伴的寂寞。
  
    母亲忙于养家也顾不上儿女们的教育问题,也顾不得她在学校里的待遇和感受,她根本就想不到自己的女儿一点也不愿意在没有朋友的学校呆下去。她更喜欢跟着母亲的戏剧班里的老师学一点音乐和文化知识,她更愿意跟比她大不了多少的舅父、表哥以及哥哥们在一起玩耍。男孩子们打架,她也去冲锋陷阵,男孩子们玩打仗一类的游戏,从来都不会少了她。就是自己的穿着,也十分男性化,留短发,穿男孩的衣衫。从小在男孩群中逐渐长大的梅艳芳,性格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非常男性化,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性格呈现强化的趋势。和诸多的男性朋友在一起,她和他们称兄道弟,搭肩搂背,丝毫没有性别的概念。对待朋友,她侠义忠心,对待钱财,她慷慨大方。她自己也一贯地称自己更像是一个男人,尽管有着女性的完美身躯。
  
    但,她的大多数时间毕竟还是要在学校之中度过,可以想见她与其他小朋友是多么格格不入了。她说:“其实我的个性是很喜欢交朋友的。可是,童年的我就像怪物一样,小朋友及同学都不愿跟我玩,也许是我与他们有分别吧,他们就只需要上学,专心读书便行,而我还得要兼顾工作……也许他们认为我配不上跟他们玩吧。那时的我,有时望着别的小朋友围在一块儿玩,不知有多羡慕。而我,永远只孤零零的一个。”
  
    最终,她不堪忍受让她恐惧、让她生厌的学校而选择了退学,而梅妈妈也看到了潜藏在这个小女儿身上的歌唱天分,如果说的刻薄一点,梅艳芳根本就是她眼中最红的台柱子,既然她不愿意读书那就退学吧,却不曾为女儿的未来作长远的打算,设若当初她不曾退学,坚持着把学业完成也许该是另外一种她所憧憬过的平凡人生了吧。只是,生活从来都没有重复这一说。
原文 发表于美丽与哀愁:一个真实的梅艳芳  浏览:136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7/1/5 20:42:2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兰芳2.2 她比烟花寂寞(2)(收藏于2007/1/5 20:49:50
兰芳2.2 她比烟花寂寞(1)(收藏于2007/1/5 20:47:19
兰芳2.1 守着寂寞长大(3)(收藏于2007/1/5 20:43:57
兰芳2.1 守着寂寞长大(2)(收藏于2007/1/5 20:42:27
兰芳2.1 守着寂寞长大(1)(收藏于2007/1/5 20:40:47
节选自《共醉梅艳芳》忽然想念--“哥哥”(收藏于2007/1/3 17:35:49
-梅艳芳所获奖项(2)(收藏于2007/1/3 17:24:54
-梅艳芳所获奖项(1)(收藏于2007/1/3 17:21:28
节选自《共醉梅艳芳》梅艳芳金曲唱片(收藏于2007/1/3 17:13:21
兰芳1.4 “明天,谁还记得我?”(2)(收藏于2007/1/3 17:10:49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节选自《共醉梅艳芳》梅艳芳金曲唱片(访问1988次)
-梅艳芳所获奖项(2)(访问1835次)
节选自《共醉梅艳芳》忽然想念--“哥哥”(访问1798次)
-梅艳芳所获奖项(1)(访问1756次)
荣之午夜星空致:阿梅(访问1616次)
兰芳1.1 一直,她都是美丽的(5)(访问1604次)
兰芳1.1 一直,她都是美丽的(1)(访问1593次)
兰芳2.2 她比烟花寂寞(1)(访问1584次)
兰芳2.2 她比烟花寂寞(2)(访问1510次)
木子雪腊梅一季(访问1436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