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永远缅怀俞乐山
俞氏净土

慈父严师—忆父亲俞乐山

俞正平 俞保平

  父亲俞乐山于11月5日痛苦地走了,没有留下一句话。
  但父亲却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心里。
  自我们能记事的那天起,父亲的认真、处事严谨、刻苦好学、勤劳务实、严于律己的形象就一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深处。
  小时候,物质较贫乏,每天父亲下班回来,我们几个孩子总想在他的皮包里翻出些好吃的东西,但翻来翻去,父亲的包里除了书,总只有书-----。
  五十年代,学苏联,引进了许多苏联设备与技术,为了更好地掌握,父亲常常下班回来匆匆吃晚饭,就赶去家附近的中学上夜校学俄语,很快家里多了许多俄语技术书。
  父亲在1950年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艘800吨级浮船坞,消息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但父亲从未向我们提起过,是后来父亲的学生透露给我们才知道的。
  孩提时代在家里,常见父亲写完发言稿后一连几个晚上对着镜子练发言,我们很好奇,父亲认真告诉我们,我要给很多人讲话,我不能让听我讲话的人浪费时间。
  父亲常教育我们:要勤劳务实,诚实做人。我们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得益匪浅,我们几兄妹都从工人做起,学会吃苦耐劳,奠定了做人和为社会作贡献的基本。四人帮被粉碎后,我们四兄妹都考上了大学,父亲很欣慰。他多次叮嘱我们,学习一定要掌握最基本的东西,什么东西都不要生搬硬套,在掌握的基础上一定要有自己的突破。
  父亲一辈子勤俭朴素,这么多年来母亲和我们都是父亲的理发师;父亲七十年代末因外事活动需要买了一套西装,一直伴随了他所有的工作。平时也很少添置新衣服,退下来这十多年,满柜子都是过去的旧衣服,要给他买新的,他总说旧的穿起来舒服,一直到他离开。
  父亲一辈子为人谦虚,做出成绩受到表扬时,他总是一句口头禅:“哪里”。在家里,他给我们带来新产品成功的喜讯,我们问是父亲的功劳吗?他总说是局里谁谁具体做的,厂里谁谁搞的,我们也因此熟悉了局里厂里很多叔叔伯伯。
  父亲爱他的事业,爱他的工作。不论多忙,只要交给他的,他总是那样认真去做。七十年代红卫汽车在海南试验,他一去几个月,后来我们听说试验翻车了,劝他别去了,但第二次试验他又去了。八十年代初期,他兼的职务特多,但只要他兼了,他一定会把它做好。记得他兼了龙门县的顾问,本来是个虚职,但他同样十分认真,每次去龙门开会前总是花很多时间做准备,同时答应的事回来一定抓落实。他兼任科协主席时,正值花果山建设筹资,父亲到处奔走寻求支持,他常跟我们讲,他最怕的是求人,但为了新科协的建设,他亲自设宴向何贤,马万祺等朋友筹赞助。
  父亲1954年来广州,参加广州第一个大型造船厂—广州造船厂的建设工作并参加了广州第一条钢壳船的建造。
  1959年父亲调到广州市机电局,参加了广州市机电工业从创业到发展的许多工作。父亲和老一辈一道,共同见证了广州从一个单纯消费型城市到现代化工业城市的转型和发展。父亲和老一辈市、局各级领导,、技术人员、工厂领导、科技工作者、工人一道用智慧、用辛劳,用汗水换来了广州市的第一台汽车、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洗衣机、第一台锻压机、第一台电梯、第一台白云山缆车,第一台6300柴油机、第一台490柴油机、第一台照相机、第一台电风扇、第一台汽轮机、第一台风机、第一个高压电柜、第一条电缆、第一架直升飞机--------。为广州市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与产业工人队伍,为广州的经济腾飞贡献了他们一代人的努力。
  父亲走了,带着欣慰:五十年前为新中国的崛起而努力,二十多年前为祖国实现四化而奋斗,今天,他们一代人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父亲走了,带着遗憾:他说过他要亲自去看南沙30万吨的油轮下水,他说过要乘一下广州产的丰田汽车,他说要亲眼看世界第一高电视塔在广州竖起来。但他却没等到那一天----。
  父亲,您累了,您也该休息了。您未完成的,您想看到的,您所盼望的-------您的学生们,您的儿女们,一代一代的新人们会接好你的班,接好你们老一代的班,发扬您们的光荣传统,把广州--这个您为之付出毕生的地方,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富强!
  父亲,休息吧!
  
 浏览:1101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6/11/20 19:30:28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程根清悼念恩师俞乐山(收藏于2006/11/20 19:31:44
俞正平 俞保平慈父严师—忆父亲俞乐山(收藏于2006/11/20 19:30:28
俞匡平 俞燕平我们的父亲(收藏于2006/11/20 19:29:11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俞正平 俞保平慈父严师—忆父亲俞乐山(访问1102次)
程根清悼念恩师俞乐山(访问780次)
俞匡平 俞燕平我们的父亲(访问599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