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世宗废佛像颂舍利
公元954年3月,世宗高平一战击败北汉王朝,奠定后周大国之形象。可是契丹、金等国仍然各自为政,不俯首称臣,统一大业之任务非常艰巨,百年的战乱朝代的频繁更换,已经是民不聊生。国强民则安,要使百姓得到生息,富民强国迫在眉睫。多年的战乱人心不稳,祈恩拜佛迷信猖獗,影响到富民强国之大政,于是世宗下令废佛像。 废佛像之令一下,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掀起了废佛像的高潮。然而镇州(今河北正定县)有一尊观音像,据说很有灵验,唯独这尊观音像无人敢动。世宗得知后为了打破人们对佛的迷信和敬畏之心,下诏命文武百官广贴告示,造声势说皇上定于12月15日举行废镇州观音佛像造福乡里活动。是日镇州观音寺前人山人海,看热闹的人集翁不动,世宗满面红光亲持大斧,将铜制观音佛像砍了面目全非。围观的人很多,报有各种想法,大都为皇上捏着一把汗,到要看佛像会给皇上什么报应。谁知砍完佛像之后,皇上安然无恙。世宗坦然的对围观的群众道:“佛最讲舍己利人的,活着普度众生,死后不忘让利众生就化为舍利,舍利美名就是舍己为人。只要是有利百姓事,就是割下头颅,挖掉眼睛,也心甘情愿的,佛怎么会舍不得一个空塑像呢?我不是佛,造福乡里是我的责任。铸佛像的铜是镇州人的,应归还镇州人,由镇州俯衙负责安排工匠,将铸佛像的铜分铸成各种农具分给大家。我已祈求上天如果佛像怪罪,不要怪罪镇州的民众,只要对民众有利,毁我身体,我也决不会吝惜自己!”于是民众山呼万岁!之后平安无事,镇州俯衙上报了世宗农具分发奏折。 在世宗的带动下,这一年共废掉3万多座寺院,让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还俗,从而增加了耕地和劳力,减轻了因战争对铜铁的需求,也减轻了群众的负担,缓解了人们对铜铁生活用品的急需。 --柴起会 2003-12-25 20:17:23[点:5782] (726字) 2、世宗废佛像颂舍利 公元954年3月,世宗高平一战击败北汉王朝,奠定后周大国之形象。可是契丹、金等国仍然各自为政,不俯首称臣,统一大业之任务非常艰巨,百年的战乱朝代的频繁更换,已经是民不聊生。国强民则安,要使百姓得到生息,富民强国迫在眉睫。多年的战乱人心不稳,祈恩拜佛迷信猖獗,影响到富民强国之大政,于是世宗下令废佛像。 废佛像之令一下,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掀起了废佛像的高潮。然而镇州(今河北正定县)有一尊观音像,据说很有灵验,唯独这尊观音像无人敢动。世宗得知后为了打破人们对佛的迷信和敬畏之心,下诏命文武百官广贴告示,造声势说皇上定于12月15日举行废镇州观音佛像造福乡里活动。是日镇州观音寺前人山人海,看热闹的人集翁不动,世宗满面红光亲持大斧,将铜制观音佛像砍了面目全非。围观的人很多,报有各种想法,大都为皇上捏着一把汗,到要看佛像会给皇上什么报应。谁知砍完佛像之后,皇上安然无恙。世宗坦然的对围观的群众道:“佛最讲舍己利人的,活着普度众生,死后不忘让利众生就化为舍利,舍利美名就是舍己为人。只要是有利百姓的事,就是割下头颅,挖掉眼睛,也心甘情愿的,佛怎么会舍不得一个空塑像呢?我不是佛,造福乡里是我的责任。铸佛像的铜是镇州人的,应归还镇州人,由镇州俯衙负责安排工匠,将铸佛像的铜分铸成各种农具分给大家。我已祈求上天如果佛像怪罪,不要怪罪镇州的民众,只要对民众有利,毁我身体,我也决不会吝惜自己!”于是民众山呼万岁!之后平安无事,镇州俯衙上报给世宗农具分发奏折。 在世宗的带动下,这一年共废掉3万多座寺院,让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还俗,从而增加了耕地和劳力,减轻了因战争对铜铁的需求,也减轻了群众的负担,缓解了人们对铜铁生活用品的急需。 --柴起会 2003-12-25 20:23:08[点:5780] (715字) 3、图谋国家统一呕心沥血 不为私家皇室偏安中原 高平战役的胜利,巩固了后周大国之地位。良臣左拾遗(谏官)郑起(人名)向世宗谏书:“整顿内政,分解各镇兵权,以保皇家安定。”尽管郑起说的有理,然而,饱受战争磨难的周世宗皇帝,深知百姓的艰难,想的更多的是天下太平而不是皇室安稳,他说:“如果我再活30年,我当以10年开拓天下平息战乱,10年养百姓,10年致太平,太平是要天下人共享的,国家还没统一,天下受苦的人还很多,我不能偏安于现状”。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作的,在他有生之年,上百余次大小征伐战几乎都有他的身影,每一次的亲自督战都给军队带来无限的战斗力,每一次胜利都凝结着他的智谋和心血。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富。显德六年(959年)三月十九日,周世宗亲征契丹,一路夺关很是顺利,一个月相继收复了三关(淤口关、瓦桥关、益津关,都在今河北)。三关收复,世宗十分高兴。五月初二,世宗与众将(宋太祖赵筐胤、侍卫亲军督指挥使李重进等)商讨夺取幽州,众将认为:“陛下离京城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取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应休整,不宜继续深入。”世宗认为宜将乘胜追击,尽快完成统一大业,减少给百姓因战争带来的灾难,当日,世督促先锋都指挥使李重进首先出发,占领了固安,世宗亲自到达安阳水岸边,命令架桥,到天色很晚才返回瓦桥关休息,因劳累当晚世宗即感身体不适,从此一病不起。在他致力于“开拓天下”的时候,无情的病魔便于959年6月19日夺走了他宝贵的生命,病死于“开拓天下”的道路上,时年39岁,只在位5年,只完成了他统一天下大业的一半。 惜周世宗一代历史名君,不仅仅体现在他图谋国家统一呕心沥血,不为私家皇室偏安中原,还集中地表现在他关心民众的疾苦。有一次,他和文武百官在皇宫里会餐,指着满桌的酒菜对众人道:“这两天很冷,我在宫中吃着这么好的热饭菜,就不感到冷了。这是百姓们劳动换来的,我坐享天禄,心中感到惭愧。既然自己不能亲自种田,自食其力,那就只有亲临战阵,深入民间,为民除害。这样,心中才会感到稍安。”这番话,是说自己,更是有意说给那班文武大臣听的,希望他们能各司其责。一天,宫中永福殿坏了,周世宗下令修缮,让宦官孙延希,董延勋4人具体负责。这天,周世宗到工地视察,看见工匠们用瓦盛着饭食用,用木片做汤匙,很是生气,当场便将孙延希叫来严加斥责,并定以死罪;对董延勋等3人也免了官。从此,群臣无不心生惧意,又十分敬服,再没有人敢玩忽职守了。 慨柴荣一代历史名君,惜世宗不幸英年早逝。 --柴起会 2004-1-18 21:26:49[点:5607] (1019字) 回复:图谋国家统一呕心沥血 不为私家皇室偏安中原 写的很好,希继续努力。--柴中孚 2004-2-6 20:05:44[点:68] (12字) 4、柴家的兄弟姐妹 多给我讲讲柴家的 丰功伟绩 我想作为柴世后人 我们应该了解 柴家的根源和一些历史都不可以磨灭的事实故事. --柴哲 2004-12-8 9:25:55[点:1531] (40字) 5、祝福大家新年快乐! 钟声是我的问候 歌声是我的祝福 雪花是我的贺卡 快乐是我的礼物 祝大家新年快乐 --柴起会 2004-12-31 20:48:39[点:1417] (44字) 6、柴氏祖先名为姜柴.姜太公后代--柴冠敬 2005-2-2 13:48:18[点:1244] (1字) 7、请熟知周史的朋友帮一个忙! 周太祖圣穆皇后柴氏(即柴荣的养母兼姑母)究竟是邢州尧山人,还是邢州龙冈人? 各大历史文献对柴守礼(柴荣的生父)评价不一。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绛仪 2005-6-29 0:36:30[点:483] (73字) 回复:请熟知周史的朋友帮一个忙!我认为圣穆皇后本居龙冈,后迁尧山。 柴守礼应为善事韬晦,装愚守拙之人。 窃以为如此,终不得实。 --符因扇 2005-7-3 15:23:21[点:37] (50字) 8、致符因扇 这个名字是否来自宣懿皇后? --绛仪 2005-6-29 0:36:30[点:483] (73字) 回复:致符因扇 是。承阁下眷顾。 --符因扇 2005-7-3 15:12:52[点:49] (9字) 9、关于大周皇陵 我实在为那个“土堆式”的皇陵感动。 有一篇报道写得很好。 后周皇陵的重与轻 --绛仪 2005-7-4 9:55:17[点:488] (32字) 回复:关于大周皇陵 没有万里长城,也没有京杭大运河,也许真正的明君是不会大兴土木的。 可惜没有这些,也不会为人所知。 但不为人所知,本身也是不扰民的表现。 老子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最好的统治者,百姓不知他的存在。 --符因扇 2005-7-5 7:03:04[点:54] (122字) 回复:回复:关于大周皇陵 是啊!这就是为君者的第一境界。 --绛仪 2005-7-12 13:33:25[点:37] (18字) 10、神六上天,告祭世宗 沉寂亿年的太空, 今夜再不能入梦, 没有头绪的思想中。 浩淼空间里一颗星,一颗流动的星。 流动着的梦,流动了百年千年。 朦胧的神话朦胧的梦。 数星星的孩子望不尽的夜空。 朦胧的神话你是一颗星 --chaiqihui 2005-10-16 12:46:14[点:252] (103字) 11、转载:中国古代名将的排名 I、不朽的名将(标准:不但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创造了伟大的军事业绩,且对后世军事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1、孙武 世界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 中国乃至东亚军事学之父 帅三万步卒入郢,创造了军事史上罕见的奇迹 (2、吴起 亚圣 其治军思想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战国第一名将 军政两道奇才,战国早期改革家之一 (3、李靖 唐初第一名将 《李卫公兵法》与《唐太宗李靖问对》的作者 骑兵战天才 其对突厥的决定性胜利间接导致了阿拉伯帝国的瓦解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II、半人半神的名将 (4、韩信 汉初第一名将 西汉的实际缔造者 古兵法的整理者之一(另一位是张良) (说实话,老韩实在很劲,但考虑到其缺乏国际影响,兵法也没传下来,只能委屈了。而且,老韩最恶劣的影响便是背水阵在后世成就了无数的失败者,与空城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5、李世民 被誉为中华帝国第一名君 但考虑到其手下众多名将的助力 且晚节不保,之前的战绩也不是毫无可议。居韩信之下,宜也 (6、岳飞 长胜的名将,以少胜多的行家里手 南宋的救命恩人——至少挣下了和谈的资本,虽然他本人不这么看 可谓韩信后身(结局也差不多,可见好人做不得) 其岳家军组织严谨,开后世军阀部队先河 (7、刘秀 东汉开国皇帝 昆阳奇迹的创造者(但史家考证其疑点甚多——譬如绿林军两大巨头在场,刘秀一介小卒有何决策权——水份多少不知也,且得天灾(暴雨狂风)人祸(难为王莽凑齐这么些旷世草包)之助,不免有些侥幸) 许多胜利的指挥者,也是不少败仗的制造者 并考虑到其麾下名将的因素,列名第七 (8、曹操 魏国开国皇帝 《孟德新书》的作者 与光武帝有异曲同工之妙 官渡之战胜得实在侥幸,有天上掉馅饼之嫌 常胜将军兼多败将军(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除去官渡。赤壁汉中并皆败阵) 其战绩不如光武,故列第八 (9、陈庆之 南北朝第一名将 小陈似乎比兵圣岳圣还嚣张,带着七千白骑便杀入了洛阳,期间陷城四十七,北魏数十万大军皆溃。(本以为田中芳树做广告,翻了《南史》、《梁书》,信矣)虽则晚节不保,但考虑到纯属不可抗拒力(发洪水),且回到梁朝便以一万兵力全歼侯景的七万大军,只剩他老哥一个,列为第九当无愧。(小陈和岳圣一样摊上这么个主子,功业不济,命也)花絮:当初,毛爷爷在读《南史。陈庆之传》热血沸腾,掷书而起。 (10、柴荣 五代十国唯一的英主 北宋的实际缔造者——可惜命苦,为人作嫁衣了。 一生南征北讨,数年内一统北方。且大败辽人,收复燕云十六洲。可惜在策划大规模北伐之时病故,大业终为赵匡胤所篡——且篡得实在不咋样,瞧瞧宋太祖太宗哥俩在北头的表现就成了。 III、天才的名将 (11、项羽 东方的汉尼巴(一样地苦大仇深、一样地使过破釜沉舟、一样地所向无敌、一样地功败垂成、一样地一生只吃过一场败仗但军事身涯就此完蛋——连吃败仗的年份都一样,呜呼!) 最佳战例:以三万疲惫之师千里奔袭,半日破刘邦六十万之众 垓下之战,以十万兵力敌韩信五十万,非战之罪也 但其战略头脑太成问题,虽非智障,但至少与常人相去不远。故汉尼巴被称为西方战略之父,与孙子齐名,而小项却被民间贬为莽夫典型,同吕布共类 (12、霍去病 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一 西罗马帝国的冤大头之一 匈牙利公国助产士之一 与李世民同为排行榜中最年少得意者 (13、卫青 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一 西罗马帝国的冤大头之一 匈牙利公国助产士之一 排行榜中出身最苗红根正者(奴隶) 但考虑到其战绩有不尽完美之处,列于外甥之后 ——以上二位皆有重大国际影响,是祸水西引的大功臣。观其保证中华数百年的安泰与西欧上千年的混乱的伟大战绩,列于高位,宜也 (14、班超 世界最早的殖民者之一(但比起西边的同行,老班简直是天使) 以战养战的行家里手 以夷制夷政策的鼻祖(但比他的后世追随者强多了) 恐怕是新疆分离主义者最痛恨的历史人物 (15、孙膑 《孙膑兵法》的作者 其两次大破魏军的战绩是齐国大振,与强秦并称“东帝”、“西帝”的根源之一 在战略战术均有奇才,不愧为孙武后代——但脾气也与老祖宗一样,功成身退 这位孙子战例不多,影响不小,故列十五(若老孙有他师弟一半的野心,不知其在排行榜上能均何位?说不定《英雄》就拍不成了:)) (16、韦睿 堪称南北朝第二名将 羽扇……呃……那个竹杖纶巾,堪称诸葛第二(但战绩漂亮不少) 钟离之战(梁军三十万对魏军八十万)的实际指挥者 天下继续分裂的罪魁之一 儒将的典范 (17、周瑜 这位就不说了 年轻、能干、人又帅,风流倜傥,万人迷一个 其战绩与韦睿相近,但命太短,事太少,看在其历史影响份上,十七吧 (18、徐达 这位也不用说了 明初第一名将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从南京打到北京去的主 岳飞的异世知己,可惜直捣黄龙还是没成功,败阵而回,还落了个岳武穆的下场,悲矣 (19、郭子仪 再造唐朝者 中国古代史上最出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理论实践者 (20、李牧 战国四大将之首 又一位只败在自己人手里的名将(末代皇帝总和自己过不去,崇帧也是) 其对后世戍边制度有重大影响 :IV、超群的名将 (21、刘裕 南朝宋的缔造者 这位放在前二十位也无不妥,但考虑到其北伐以强击弱,且与桓温一样,属于为篡位所作的立威准备,见好就收,虎头蛇尾,战略眼光有些问题。 且之前所列的帝王兼名将皆为时代的开创者,而南朝的相替只是纯粹的皇帝轮流做,刘裕不免逊了一筹。 (22、戚继光 这位的功绩与岳飞相似,但基本做到了完身完名 但历史影响似不及岳飞,似乎也没谁认为其用兵能力有逾岳飞 (23、诸葛亮 武侯先生隆重登场 “诸葛亮主要是一位政治家”,没错!但有谁细想过“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评语的真正含义?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只是说明阿亮的军事能力有所侧长,同样的评语亦可按在项羽的头上,项羽不算名将?且司马懿评阿亮“多谋少决”,说明“奇谋为短”只是其谨慎性格决定的,并非不能为谋。魏人也评诸葛亮“洞察计谋”。可能诸葛还是更适合当参谋长吧:) “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并没说阿亮的军事才能不行,只是评其政治才能超过军事才能。好比列政治家排行榜,阿亮稳坐前五,而名将排行榜阿亮连“天才”档都挤不进去。但要据此说阿亮不是名将,未免曲解了陈寿本意 阿亮的军事业绩也算得不错,光靠平南之役,已可和马援平起平坐,北伐虽没陈庆之那么夸张,但以寡击众,屡获胜果,除去马谡造孽,并无败绩,算是难能。 诸葛北伐所带兵马不过几万,却能把十几万敌军堵在营里不敢出来,若不善用兵焉能至此? 且阿亮对军事科学影响非凡,所造连弩可谓机关枪前身,八阵图可谓后世阵法重要渊源之一(李靖六花阵便是嫡传)。其治军用兵对后代军事家亦极有影响(《唐李问对》中引用古人语录,阿亮第一) 综上,诸葛亮岂非超群名将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评曰:“天下奇才”;桓温曰:“诸葛亮可谓名将”。而当代后生如“非天工作室”之流却把诸葛亮贬得近乎一钱不值,怪矣——当然,不排除他们比司马懿之辈更有见识的可能性存在 (24、乐毅 诸葛亮军事方面的偶像 排行榜上第五位被自家人捅黑刀的(总算留了一条命,难得) 战绩虽然辉煌,但领五国之兵围攻一国(齐国不比秦国,无险可守),多少有些不够“费厄泼赖”。且一战成名,本来遭遇火牛阵大可显示其真正的军事才能,可惜 (25、檀道济 “南宋”名将 排行榜上第六位被自家人捅黑刀的 这位是也是用兵的高手,但北伐没成功,虽则撤退得很漂亮,也只能说是一次“诸葛亮式的胜利”,不能不扣几分 (26、拓拔焘 攻打后夏国都统万之役实在漂亮(无数次证明要塞不可靠性的典型战例之一) 北魏王朝的奠基者 (27、王猛 又一位出将入相的典型 为政为将皆可与诸葛同列 (28、王阳明 可算古今中外(除去毛爷爷)思想家中用兵第一人 镇压内乱的名人 蒋介石的偶像(用兵能力可没学到三成) (29、陆逊 功绩与周瑜相近 彝陵之战若让刘备得手,天下事未可知也 曹家(司马家?)间接的恩人 (30、袁崇焕 大明王朝最后的名将 排行榜上第七位被自家人捅黑刀也是死得最惨的 干掉了努尔哈赤,了不得 中国古代第一炮战行家 但野战逊色了些,美中不足 --柴起会 2005-11-7 21:07:09[点:231] (3650字) 回复:转载:中国古代名将的排名 评得好! --柴友荣 2005-11-9 0:44:51[点:17] (6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