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起了于谦
王充闾 在反腐倡廉中,影视屏幕上推出一位清代的名臣于成龙;我也想凑个热闹,从历史上再找出一位于姓的名臣,这就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 同于成龙相似,于谦在任期间,也是轻骑遍历各处,延访父老乡耆,大力兴利除害。他曾上书朝廷,建议:“以河南、山西各积存的数百万石谷物,在每年的三月借给缺粮贫户,待秋收后收还;对因贫穷、疾病无力偿还者,可以予以豁免。凡州县官吏任满当迁者,如预备粮不足,不许离任。此事由风宪官员按时稽核巡查。”得到了朝廷的批准,贫苦农民受益无穷。在巡抚河南时,他发现河堤经常溃决,对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破坏,便组织民众筑堤治水,设置亭长,专门负责河堤修缮事宜。在山西,他剥夺边镇军官私占土地,改作官府屯田,以资边防所需。 最值得称颂的,还是于谦把保持高尚的节操看得重于一切。“但令名节不堕地,身外区区安用求!”这是他的名言。他还写过这样一首诗:“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所以古志士,终身甘袍。胡椒八百斛,千载遗腥臊;一钱付江水,死后有余褒。苟图身富贵,睃剥民脂膏,国法纵未及,公论安所逃!作诗寄深意,感慨心忉忉。” 诗的前四句,颂赞古代志士贤人重节操、轻利欲的嘉言懿行。中间四句,列举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进一步阐述其为政务需清廉的观点。唐朝宰相元载贪得无厌,后被抄家籍没,仅胡椒就抄出八百石,足见其受贿敛财之钜,结果遭人唾骂,遗臭万年;东汉时会稽太守刘宠,清正廉洁,离任时,郡中几个老年人送给他一百文钱,刘宠只接受了一枚,当即掷入水中,从而芳名流传百世。后面四句说明,如果贪图不义之财,剥削民脂民膏,即使暂时侥幸逃脱国法的制裁,也定会遭受公论的谴责。最后两句作结,说他写这首诗是忧心忡忡,寓意深远,寄慨遥深的。 于谦言行一致,怎样说就怎样做。史称,他任河南、山西巡抚十九年,每议事京师,皆空橐(口袋)以入,未尝持一物交结当路者。后调任兵部右侍郎进京,其时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百官拜进必献纳金银及名贵特产,左右劝他也带些当地土特产,如手帕、蘑菇、线香之类,以交给权贵,理顺通道。他朗声大笑,把两只袖子举了起来,说:“我带有两袖清风!”并作诗一首:“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结果,遭到了权倾朝野的宦官王振的忌恨,借故加以陷害,不仅受到降职处分,还坐了三个月的大牢。后来,由于晋、豫两省的据理吁求,朝廷才恢复了他的两省巡抚的职务。 于谦不送礼,不行贿,更不受贿。因而无论是登朝执政,还是居家燕息,都感到问心无愧,心安理得。这在他的另一首诗里反映得很充分:“剩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傅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悬鱼”,是个典故。东汉庐江太守羊续拒绝收受各种贿物。一天,下属给他送来一些鲜鱼,他谢绝不成,便将那些鲜鱼高高地挂在屋檐之下,任它风吹日晒干瘪下去,送礼之风从此大为收敛。而于谦则更胜一筹,由于根本没人登门送礼,所以,连“悬鱼”的做法也免去了。 在“土木堡之变”中,于谦保卫北京城立下了卓绝的战功;后来,朝廷政局发生了变化,反而蒙冤遭受杀害。抄家时,人们发现他家里“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耳”。惟独正室锁得很严,都以为是藏匿了金银财宝,打开一看,原来是皇帝赐与的蟒袍、剑器。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同读书、做学问有三种境界一样,我以为,在廉洁自律、拒绝接礼受贿问题上也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防范在前。通过各种形式发出拒贿告示;遇有送礼者,加以严厉谴责,并对送礼的行为表示出明确的排拒态度,绝不含糊、暧昧。羊续“悬鱼”当属这种情况。 第二种境界,是清廉自守,“有所不为”,使人心存戒惧,不敢在他的身上做出越轨的事。就是说,由于拒贿的决心已为公众所知,使行贿者心生畏葸,见而却步。唐代的李官居尚书左丞,律己甚严,生活清苦,官府厅堂只挂一条破旧门帘。他的妹夫、户部侍郎刘晏,托人编织一个新的门帘,想要送给他,但“三携至门,不敢发言而去”。 第三种境界,是不要说接礼受贿,人们根本就不去打他的主意。即使逢着本人寿诞、儿女婚嫁等类节庆吉日,也没有人想着要去给他送礼,于谦四十五岁生辰,“门前无贺客”,即属于这种更高层次的境界。 |
浏览:602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