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名单及学生简历 ----------------------------------------------------------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名单 第一期(40人) 步科 陈其采 浙江湖州 陈立夫、陈果夫的父亲。回国后,秘密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总统府参谋本部次长,后经营实业,进入金融界。 吴锡永 浙江湖州 韦汝骢 广东广州 张显仁 湖南长沙 吴茂节 安徽休宁 易甲鹣 湖南长沙 吴元泽 湖北郧阳 刘赓云 湖北汉阳 铁良 湖北荆州 杜淮川 安徽合肥 张朝基 江苏上海 萧星恒 湖南长沙 舒厚德 江苏上海 张鸿达 直隶顺天 蒋雁行 直隶河间 1875-1941、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入日本留学,1910年任江北护军使、江北督军、清江督军,后任绥远都统、陆军训练总监,吴佩孚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 李泽均 直隶顺天 陶嶝孝 江苏上海 高曾会 直隶天津 吴绍麟 湖南长沙 吴祖荫 湖北武昌 李士锐 直隶天津(毕业后留日任留学生监督,后生平不详) 段兰芳 湖南长沙 骑兵科 王廷桢 直隶天津 1876-1940 直隶天津(今天津市)人,字子明。早年留学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曾任陆军第一镇正参谋官。清宣统元年(1909)充禁卫军步队统带、旋改马队统带。次年升第二协统领。三年调第一协统领。1914年任陆军第十六师师长,并任江宁镇守使。1917年后历任长江巡阅副使、察哈尔都统等职。 吴禄贞 湖北云梦 1880-1911 1898年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骑兵科,旋参加兴中会。1900年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事,事败后复回日本1902年毕业回国后积极进行革命活动。1903年去长沙,参与策划起义和组织华兴会。次年入京,任练兵处军学司训练科监督。1907年,随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到奉天(今辽宁),任军事参议,帮办延吉边务。曾通过实地调查,撰写《延吉边务报告书》三册,证明延吉乃中国领土,揭露日本侵略者阴谋。1910年,任陆军第六镇统制。1911年武昌起义后,赴滦州,约蓝天蔚、张绍曾等举兵反清;又到娘子关,与山西起义军联络,拟组织燕晋联军,进攻北京,被新任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视为劲敌。11月7日,在石家庄车站遭暗杀。 华振基 浙江湖州 1911年民国创建后。曾任江南制造局协理 杜钟岷 贵州贵阳 炮兵科 卢静远 湖北郧阳 唐在礼 江苏上海 1880-1964 1895年入广方言馆学习,三年后留学日本,毕业后在新军中任职,民国后官至参谋总长,是袁世凯的心腹,也是支持袁世凯称帝的干将。其遗稿《辛亥以后的袁世凯》一文刊登在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53辑 陆锦 直隶天津 张绍曾 直隶顺天 张绍曾,字敬舆,曾任北洋政府黎元洪时代的国务总监,是清末新军新军中不可多得的具有新思想的将领,辛亥革命有所作为的民主革命者,北洋政府中有见地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1879年10月19日,张绍曾出生于直隶(今河北省)顺天府大城县张思河村。张绍曾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他出国留学,接受了革命思想。辛亥革命时期他率先响应,积极支持武昌起义,为促进北方民主革命的发展、加速清王朝的灭亡作出了贡献。中华民国建立后,他赞助共和反对复辟;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主张和平,反对军阀混战。北伐战争中,他以在野之身积极支持冯玉祥将军率部北伐,并为之秘密收集情报,以致引起军阀嫉恨而遭到暗杀。著名爱国将军冯玉祥在《我的生活》一书中,对张绍曾曾作出这样的评价:“公公道道地说,张先生实为革命最忠实的朋友。他身冒危险,大量地垫钱,什么也不图,只要助成北伐革命。张先生之死,系为革命牺牲,他的功绩是值得纪念的”。 张绍曾,17岁考入天津武备学堂炮兵科,与吴禄贞、蓝天巍被称为“士官三杰,19岁毕业被选送日本留学,回国后在保定速成武备学堂任教官,然后在北洋陆军中历任第2镇帮统、统带,北洋督练公所教练处总办墓地20镇统制,1907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支持革命军,民国后历任绥远都统、陆军部训练总监、陆军总长、蒙疆回收委员会会长、内阁总理,1924年辞职在天津赋闲。1929年初在天津遭刺客刺杀身亡,据说刺客是张作霖派遣的。 许葆英 浙江海宁 单启鹏 安徽滁洲 毕业后在长沙武备学堂任教习 刘邦骥 湖北汉阳 文华 湖北荆州 万廷献 湖北武昌 1873-1943 1896年考入湖北武昌学堂。毕业后,被选送日本官费留。曾参加孙中山的“兴中会”,又与留日学生组织“励志会”。 1902年回国,在湖北督练新军。1907年奉调进京,先后任陆军部练兵处炮兵监督、军制司司长、军学编译局坐办等职。编有《炮兵操典》等书。后在南京出任陆军第四中学总办。 武昌起义后,万率陆军四中部分学生回鄂参加刘家庙战役,被黎元洪委为顾问。汉阳失守,总司令黄兴东下,黎以万摄理其职,万以难孕人望为由,旋去南京。 南北议和后,袁世凯对万多方笼络,并饵以高位,万不为所动。 1912年,北京政府授万以陆军少将,1917年晋升为陆军中将,1943年病逝,经李济深呈请重庆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并将其生平事迹宣付国史馆。 工科 章迪骏 湖南长沙 贾宾卿 直隶天津 民国创立时任新军第五镇协统,山东独立时被山东巡抚孙宝琦任命为山东副都督。 邓承拔 湖北武昌 顾藏 广东广州 徐方谦 湖北湖北府 还有很多人生平找不到,欢迎增补指正。 -------------------------------------------------------------------------------- --第二期(25人)... 第二期(25人) 步兵科 舒清阿 湖北荆州 回国后曾任湖北防务帮办,民国创立时任公府顾问,其余不详 哈汉章 湖北汉阳 1880年出生,卒年不详 字云裳。回族。湖北陆军堂毕业。后留学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历任练兵处军学司监督、署军令司副使。彰德秋操时任中央审判官长。宣统元年(1909)初参加筹建禁卫军,任训练处军谘官。次年春,随载涛出国考察陆军。1912年后逐渐投靠袁世凯,曾任总理府谘议。1922年,授将军府将军。1926年回乡寓居。 良弼 直隶顺天 《清史稿》良弼传略: 字赉臣,红带子,隶镶黄旗,大学士伊里布孙。少孤,事母孝。劬学,留学日本陆军学校,毕业归,入练兵处。历陆军部军学司监督副使,补司长。时新设禁卫军,任第一协统领兼镶白旗都统,迁军谘府军谘使。平日以知兵名,改军制,练新军,立军学,良弼皆主其谋。尤留意人才,自将帅以至军士,莫不延纳。思有所建树,颇为时忌。主 武昌武昌乱起,各省响应,朝论纷呶,王公贵人皆气馁,莫知所为。良弼独与三数才杰朝夕规画,外联群帅,内安当国,思以立宪弭革命,图救大局,上下皆恃以为重。时袁世凯来京,方议国体,人心不安甚矣。一日,良弼议事归,及门,有人遽掷炸弹,三日而卒。事闻,震悼,优恤如例。其后官绅请立祠於北京祀之。知 良弼良弼刚果有骨气,颇自负,虽参军务,无可与谋,常以不得行其志为恨,日有忧色。及遇刺,医初谓可疗,忽有进以酒者,遂死。死未旬日,而逊位诏下,时皆悼之。 庞龙翔 湖北汉阳 冯耿光 广东广州 1880—1965 广东番禺人。字幼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毕业。清末任军谘府司长。辛亥革命后任侍从武官。1916年在南京参加抵制袁世凯称帝的活动。后任总统府顾问兼临城矿务局督办,中国银行总裁、董事,新华银行董事长。建国后,任中国银行和公私合营银行董事。 萧先胜 湖北德安 宝瑛 湖北荆州 吴佑贞 湖北德安 敖正邦 湖北施南 蒋政源 湖北武昌 余明铨 湖北武昌 杨正坤 湖北汉阳 华承德 江苏常州 张长胜 湖北武昌 张哲培 福建福州 段金龙 湖北汉阳 骑兵科 萧开桂 湖北武昌 蒋肇鉴 湖北汉阳 炮兵科 龚光明 湖北武昌 王遇甲 湖北武昌 生卒年代不详 字司丞、湖北随宫学堂、日本成城学校毕业后入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任北洋第四镇第七协统领、第四镇统制。 沈尚濂 湖北恩施 许崇仪 广东广州(和许崇智有关系吗?) 工兵科 王麒 福建福州 蓝天蔚 湖北武昌 易乃谦 湖北汉阳 ---------------------------------------------------------- --第三期(95人... 第三期(95人) 步兵科 蒋方震 浙江杭州(1882—1938) (字百里,浙江海宁人。1899年考入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后留学日本学习军事,1906年赴德国研习军事。1903年在东京主编《浙江潮》。1912年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1938年5月起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他是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国民党高级军事顾问、陆军上将。蒋百里是把近代西方先进军事理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其代表作《国防论》凝聚着他一生军事著作的精华。1938年11月在广西宜山去世。蒋百里的名字似乎更知名些,在第16期陆士中他的总成绩是第一名,蒋百里因此获得日本天皇亲自授予的指挥刀,日本人感觉羞耻,此后将中国留学生单独成队学习,永田铁山是日本学生中的第一名而已。) 周道刚 四川成都(回国后任四川陆军十七镇六十五标标统兼四川陆军小学堂总办,宣统四年作为四川代表赴天津观摩功新军作战演习,倒袁后任川军第一军(刘存厚)第一师师长,1917年任四川督军,1924年任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四川分会会长,以后经历不详,成都解放时,成都曾有绅士周道刚等十三人联名发电感谢国军投降部队保护了成都不受破坏,不知道这个周道刚是否就是这里的周道刚) 许崇智 广东广州(哦,他是第三期呀,其祖父为晚清河漕总督,因此被包送日本留学) 丁鸿飞 江苏江宁 罗泽玮 四川绥定 曲同丰 山东登州(段祺瑞赫赫有名的“四大金刚”之一,其他三人是靳云鹤、徐树诤、傅良佐) 胡景伊 四川重庆(1878-1950字文澜,巴县人。1901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任四川陆军武备学堂监学兼教习。辛亥革命后投靠袁世凯,1912年7月任护理四川都督,1913年6月任四川都督。8月4日熊克武在重庆兴师讨袁,他调军队镇压并在各地屠杀革命党人及讨袁军骨干300余人。1915年4月为袁世凯所迫交出军政大权。1938年任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受孔祥熙委托调查西康宁属矿产资源。解放后,被特邀为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 张义新 湖北德安 岳开先 四川成都(雍正名将岳钟琪之后,因此被保送日本学习,1935年1月,曾与秦德纯一起与日军谈判解决“察东事件”,其他不详) 上官建勋 河南光州 朱廷璨 安徽凤阳 王体瑞 广东广州 卢金山 直隶天津(1878-1926,直隶(今河北)静海人,字贡廷。早年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步兵科肄业。回国后,曾任拱卫军中路统领。1913年晋陆军中将,继擢拱卫军参谋长。1921年升任第十八师师长,依附直系。1924年直系败于奉系后,改投皖系,隶吴光新部。1923年任荆宜镇守使。1925年兼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次年调任湖督办,未赴任。 此人卒年一般认为是1926年死于与熊克武部的战争中,但有日本资料说是死于1941,考证在中共洪湖根据地战史中,有红军与湖北民团卢金山部作战之说,不知道是否就是此人。) 贾德耀 安徽庐州(曾任段祺瑞执政府的国务总理,北洋政府的军政部长,318惨案的直接责任人,后来生平不详) 刘询 直隶河间 刘鸿达 直隶顺天 潘矩楹 山东济宁(字舟庭,出生于1882年,山东省济宁县人。 早年入新建陆军,后被选送日本,入成武学校及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3期步兵科学习。毕业回国后,1907年任第20镇标统,后任第20镇39协协统。因向清廷告密吴禄贞、蓝天蔚有功,1911年被升任第20镇统制。1914年2月,任归化城副都统,7月任绥远都统。任职期间,竭力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效忠;大力放垦土默特旗旗地,发放“乙卯大照”,盘剥蒙汉人民;追捕残杀辛亥革命志士;开烟禁,种罂粟,筹饷加赋,残民自肥。1915年被袁世凯封为一等男,1916年10月去职。1918年任川湘赣粤四省经略使署参谋长。1920年任直鲁豫巡阅使署参谋长、高等顾问。1921年任北京政府航空署署长。1922年10月授矩威将军。后任张作霖的高级顾问。) 康宗仁 直隶天津 王玉琳 直隶天津 何国华 山东济宁 孙树林 直隶顺天 祝谦 浙江松州 游捷 湖北武昌 孙宗先 直隶顺天 刘之洁 直隶天津 宫邦铎 山东济南 赵学方 安徽凤阳 陈慰 浙江温州 张松柏 直隶天津 张怀斌 山东泰安 游寿震 浙江温州 周文炳 安徽凤阳 程尧章 安徽颍州(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炳的儿子) 马廉赙 安徽颍州 李成霖 山东登州 骑兵科 高尔登 浙江杭州(云南陆军讲武堂第一任总办(校长)为云 南兵备处总办高尔登兼) 蒋尊簋 浙江绍兴(1882—1931,字佰器,浙江诸暨人。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内院生,后留日学军事。辛亥革命时,曾任浙江都督、大总统军事顾问等职,后在江西响应蔡锷起兵讨袁,民国时期任军事将领、总司令部高级顾问。 ) 蔡锷 湖南宝庆(革命先烈) 陈文运 河南光州(北洋边防军第三师师长,段祺瑞的干将) 王丕焕 河南陈州(宣统皇帝登基时署理绥远,后为北洋军绥远旅长) 齐灏 安徽凤阳 程侍墀 安徽徽州 苑尚品 山东曹州(北洋军骑兵第一旅旅长,1912-1913年参加了与外蒙军队的作战) 黄瓒 浙江温州 张仲元 直隶顺天 杨寿柱 江苏常州 干玉龙 奉天金州 炮兵科 章亮元 浙江台州 徐孝刚 四川成都(1916年任四川兵工厂总办,1917年任川军第一师总指挥) 柯森 浙江台州 周家树 湖南长沙 吴晋 江苏江宁 祁文豹 浙江台州 吴金声 江苏镇江 吴光新 江苏徐州(吴光新(1881--?),字自堂,今宿豫县人,日本士官学校炮兵科毕业。回国后,曾人北洋军第三镇炮兵管带、第二十师师长等职。1918年任长江上游北洋军队总司令,同年夏改任四川查办史,率第八师入川,1920年6月,被短祺瑞政府任命为湖南督军,因遭湘人反对未就职。直皖战争爆发,曾被吴占元所捕,并作为安福系祸首之一被拘。1924年任段祺瑞内阁陆军总长和陆军训练总监,这是他一生仕途的高峰。 吴光新在官场上飞黄腾达,主要是得益于北洋军阀首领之一段祺瑞的提携,因为他是段的妻弟,而且段祺瑞的少年时期是在宿迁度过的,这里得介绍段祺瑞在宿迁的经历: 段祺瑞原籍安徽合肥,其父为清兵营官,于清同治年间驻防宿迁南营盘(城南牛角湾村一带)。因营盘中没有军人子弟读书的学堂,少年段祺瑞便就学于牛角湾一个私塾老师家。段的父亲在宿迁驻防时间很长,成年后段祺瑞和圩内吴家丝线店女儿结了婚。后来,他父亲调防,段祺瑞随父离宿。此后,段祺瑞曾和当年在宿迁的同学申孟达等有书信来往。段任北洋军阀政府临时执政时,申孟达去北京拜见他,他热情接待,并给申孟达一个临时执政府咨仪的头衔。随着段祺瑞的发迹,段的妻弟吴光新亦如鱼得水。1926年段祺瑞内阁倒台,吴光新便随之下野) 张树元 山东武定(1879-1934,山东督军、山东省长、执政府军事厅长) 王汝勤 直隶顺天(直隶密云(今属北京市)人,字幼甫。早年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回国后历任河南都督府参谋长、江西督军参谋长、湖北荆宜镇守使、陆军第八师步兵第十五旅旅长。1917年率部从段祺瑞讨伐张勋复辟。旋升陆军第八师师长。后又任长江上游总司令、帮办湖北军务善后事宜等职。1925年为善后会议会员。) 付良佐 湖南乾州 陈懋修 江苏江宁 童焕文 安徽滁洲 管云辰 江苏淮安 崔霈 江苏徐州 陈正仁 河南汝宁 韩国饶 河南光州(云南辛亥起义时任云南新军炮标统带) 段景勋 安徽庐州 田书年 直隶天津(北洋陆军少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