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闻由叶恭绰选辑的《全清词钞》收有甬人陈屺怀、冯吾木的词,在香港出版后,不胫而走。一听到“陈屺怀”三个字,一位面色清癯,戴着墨色眼镜,忧愤国事,风度儒雅温文的乡贤长者的形象,就立即浮现在我的眼前。
(一)主办“天铎报’、‘简报’,宣导革命 陈氏名训正,又字无邪,号天婴。原籍宁波慈溪县。清光绪二十九年,举於乡。这时,清季衰乱,外侮日深,陈氏有志用世,于1903年赴日本,访求科学图书仪器归国,力倡新教育,,期以科学救国。与友人创立“通社”于上海,译印东西洋科学与新政诸书,传诵频广。不久即加人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于革命事业。 当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扩大同盟会在国内的政治影响,把报刊宣传工作的重点,由海外向国内转移之时,屺老积极响应,于宣统二年,在上海创办了“天锋报”,自任总编辑,经常撰稿的人有柳亚子等。该报发表了大量攻击清朝政府和亲贵内阁的文章,揭露清政府媚外残民品种种罪行,宣导民主革命,声光烨烨,与当时于右任主办的“神州日报”相伯仲。“天铎报”成为同盟会在上海的一个重要舆论阵地,也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上海地区深受读者欢迎的报纸之一。 袁世凯窃位后,孙中山先生倡导实业救国,屺老为阐杨孙中山先生之民生主义,与赵家艺等在上海创设“平民共济会”,刊印“生活杂志”。提倡节育、禁早婚、办组合(即今之 合作社),并主张粮食国营等等,在当时颇具识见。,为时人竞相传诵。民国九年,屺老与友人共设“商报”于上海,宣扬国民革命,论者谓北伐之役,东南若干省市望风辄下者,商报言论启牗之功,盖不可没。 (二)诗文奇横,称雄一时 陈屺怀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报人,而且治学深博,雅好古文诗歌。为文具有浙东博雅崇实之长,而又自脸特色。他论文主张“可法古而绝不泥古”知古而“适于时”方能“创新”。这就是他一生写作的准则。他为文多效周秦诸子言,措词厅横,而变化无穷,寄托深远,指陈时弊得失,称雄一时。而他的诗词尤为隽永,风力遒劲,自成家数。他曾对人说:“诗者性情之微,人缘之自成,成之者人也不可强,强而后工者,此斧性凿情之技,而非诗之至者”。所以他的诗词,才雄思瞻,构思奇特,功夫自在诗外。又以他出身山野,洞察民隐,故而对劳动人民的疾苦,也寄予深切的关注。他常与晚清著名诗家冯君木、李详、况周颐、朱孝藏等相唱和。近代著名诗人江西陈散原老人评议说。“天婴(陈配怀)诗,渗辉炒旨,嵯峨俶危“。史家柳诒征教授则特别揭示其“天性悱恻过人’,都对其诗给予高度的评价和推崇。抗战期间,屺老已七十高龄,避寇永康,愤恨敌人凶残暴行,哀痛人民颠沛流离,悲愤之绪,尽抒之于诗歌,临殁前自辑抗战之诗词曰‘晚山人集”,在这四卷诗作中,洋溢着作者强烈 的爱国感情。 屺老一生著作宏富,抗战前刊印的已 有“天婴丛稿”二辑、“伣言”、“论语时训”、悲回风“、甬谚名谓籀记”等。此外未刊印的尚有晚年的诗文杂著:“泽畔行吟卷”、“晚山人集”、“伣林”、“岁寒述学”、“孟子学说”、“读礼籀记”等。近年来屺怀的高足寓居香港的孙序裳先生千万日计搜辑屺老的遗稿,编纂成“陈无邪诗文选”十六卷,这是屺老一生心血凝结成的一份宝贵遗产。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巨著,而且还记述了不少关于辛亥革命的珍贵史料。我们切望这部“选集”亦能在内地出版,与读者见面。 |
浏览:1421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