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梅汝璈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暨国际法发展新动向论坛上的发言
各位来宾: 大家好! 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样一个纪念先父梅汝璈先生的活动。作为他的后代,请允许我代表全体亲属,对纪念活动的主办者和参与者,对清华大学(特别是法学院)的同学、老师和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提起“清华”,我们的情感似乎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高山仰止,温厚可亲。之所以这样讲,首先是因为,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科学的发展史上,清华无疑是一座仰之弥高的丰碑。从某种角度看,她几乎就是科学、民主、求真、务实、爱国、奉献、自立、自强的同义词。同时,我们这个家族又与清华有着绵延不绝的联系。除了先父曾于20世纪初期,即五四运动前后在这里求学,我们本家的一位叔祖,也同时就读于清华,他就是后来声誉甚隆的桥梁工程师梅暘春先生。继之,我的姑姑、姑父也先后由清华而留美,后辈中也有人曾在清华任教。直到20世纪晚期,还有年轻人陆续由家乡考入清华,如曾在20世纪80年代担任过学生会主席的梅晓鹏同学,以及他的弟弟。正因为如此,清华,对于我们来说,既神圣,又可亲。也正因为如此,当我们接到了会议通知,也就无所顾忌,径直前来。 说到先父,我想,他一生的际遇,和众多的清华学长,众多的法学界前辈的命运一样,是民族兴衰、社会变迁的清晰映射。无论是由于他代表中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国际审判实践,而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声名赫赫,备受关注,还是从50年代后期直至去世这一时期的冷落、无奈、孤寂和凄凉,都不是个人意志使然。对此,他本人可能十分清楚。我们的母亲生前也曾谈到过,先父本是一介书生,思想、行为带着明显的清华烙印,对于个人的升沉显隐、进退穷达并不在意,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当祖国的千百万同胞经过长期而惨烈的抗争,在付出了巨大牺牲之后,终于可以派出自己的代表,以胜利者的姿态,以审判者的身份,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出现在国际军事法庭上,而先父个人又有幸承担了这一使命的时候,那么,“郑重将事”(先父日记中语),勉力而为,不辱使命,便成了惟一的选择。当然,这样做,需要专业知识的准备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这方面,媒体对先父的宣传已经不少,而这又不能不说是得益于清华的熏陶。先父在这里求学的时候,尽管清华还没有被正式确认为“国立清华大学”,“法学院”可能也还没有正式成立,但恰恰是清华所倡导的自强、自立、求真、务实的作风,使得她培养出来的学生日后能够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中作出贡献。我想,先父在为国家做事的时候,一定是以母校的精神做支撑,他不会忘记清华学校是怎么办起来的,受了清华的教育,就意味着对国家、对民族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对此,清华的老学长们一定都是铭心刻骨,念兹在兹。 众所周知,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格局的形成,中苏、中美、中日之间的关系一直颇为微妙。在中日关系上,坦率地讲,先父的名字不是一个能让所有的人都感到愉快的符号——他的特殊经历决定了这一点。同时,缘于其知识背景,先父在新中国法制建设以及中苏关系方面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也难免被当成“旧法观念”——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先父参与国际审判的实践,对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全面介入世界事务,当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谓“按国际惯例办事”,所谓“与……接轨”,其实也是“古 已有之”。此外,在先父的法学观点中,可能也有一些值得挖掘、研究的内容。现在,有的出版社已经组织了人力,正在搜集、整理先父早年撰写的,散见于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各种学报以及其他出版物上的文章,准备结集刊行,并把这项工作列入了全面抢救20世纪前期法学遗产的总体规划,这应当说是功德无量之举。从目前搜集到的材料看,先父的论述范围并未局限在国际法领域,对于宪法、民商经济乃至中西法律文化似乎都有涉及。如何阐释、评价,则有赖方家——此是后话。 记得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家住在北京市内东城区的一条小胡同里。彼时国家处于困难时期,不少邻居患了浮肿病,院子里冷冷清清,还经常停电。有一天晚上,又是一片漆黑,我们只能闲坐着,而无法做功课。这时,屋子的另一端突然传来了低沉的、略带江西口音的歌声,那是不久前经历了“反右”的父亲在吟咏。歌曰:西山蒼蒼,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立中央,……算起来,此时距先父从清华毕业已近40年,人生如白驹过隙,世事如白云苍狗,然而母校的校歌也许永远都是他心中最美好的旋律。 又一个40年过去了。由于去世较早,先父未能看到动乱的结束和国家的发展,未能获得为法治建设尽心尽力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永远的遗憾。2003年底,我和姐姐又失去了亲爱的母亲。二老大概都不会想到,先父的母校会在这个时候举办这样的纪念活动,先父的思想和事业还会被世人提起——而这一切,当然还是与国家的发展,法治的进步,清华的兴盛密不可分。作为中国人,让我们共同祝愿依法治国的理想早日实现;作为清华的崇仰者,让我们共同祝愿清华大学永远桃李繁茂,弦歌不绝。 谢谢大家! 梅小璈 2004年4月24日 |
浏览:1077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