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枇杷花下

薛涛:扫眉才子冠蜀中

沈伯俊

  巴山蜀水,钟灵毓秀。这片神奇而富饶的山水,造就出一大批辉耀文坛的才子,也孕育出许多锦心绣口的才女。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就是这些才女中影响最大的一个。
  
  薛涛,字洪度(一作宏度),中唐女诗人,原籍长安。关于她的出生时间和地点,以往有两说:一说大历五年(770)生于长安,幼年时其父薛郧仕宦入蜀,她随至成都;另一说则认为她是在薛郧入蜀后生于成都,时间不详。不管怎样,从童年直到去世,她都一直生活在巴蜀,可以说,她在巴山蜀水间度过了一生,完全是一个地道的巴蜀女诗人。中唐著名诗人元稹的《寄赠薛涛》诗,首联便说:“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肯定了她作为巴蜀女诗人的地位。
  
  薛涛容貌秀丽,性敏早慧,八岁时就学会了作诗。有一次,父亲薛郧坐在庭院中,指着井旁的梧桐树,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然后叫薛涛续完,想考考女儿的诗才。聪明的薛涛不假思索,随口便吟出两句:“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这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薛涛最早的诗句,可谓出手不凡。象这样的父女唱和,对句联诗,想必还有多次,在父亲的关爱下,薛涛很早就初通音律(后来更达到精通的地步)。应该说,她的少年时代是富于乐趣也富于诗意的。可惜好景不长,父亲因病去世,薛涛母女失去依靠,家境顿时中落。贞元元年(785),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镇守蜀中。这位声威赫赫的节度使听说薛涛美艳脱俗,多才多艺,便令其赋诗佐酒。年轻的薛涛正处于困顿之中,无法拒绝韦皋的命令,遂入乐籍。不过,由于她出众的才华和特殊的身世,她不同于一般的以献歌献舞为业的歌伎,而是以歌伎兼清客的双重身份,在各式各样的宴赏游乐中唱酬应对,助兴添采。在她二十岁时,因事获怨,被韦皋罚赴接近吐蕃的松州(今四川西北部的松潘县)。此时,她的母亲是否还在人世,是否还能陪伴她,我们已经无从知道;不管怎样,在那偏僻荒凉的草原军营,这位弱女子备尝了人生的艰辛。后采,她献诗陈情,打动了韦皋,被召回成都。此后不久,她便脱离了乐籍,卜居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但仍经常出入韦皋的幕府,与大小官员、文人学士们唱和应酬。韦皋镇蜀长达二十年,和南诏,御吐蕃,边功甚伟,其幕府人才济济,其中一些人后来成为著名的将相。薛涛与他们唱和交往,声名日益显隆。此后,历任西川节度使镇蜀,薛涛均以诗名受知。出于对其诗才的赏识,韦皋(一说是另一节度使武元衡)曾打算奏请朝廷给薛涛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九品),此事虽然未能实现,但人们却因此称她为“女校书”。
  
  随着薛涛诗名的远播,当时的许多著名诗人皆与之唱和。据后人记载:“其间与涛唱和者,元稹、白居易、牛僧孺、令狐楚、裴度、严绶、张籍、杜牧、刘禹锡、吴武陵、张祜,余皆名士,记载凡二十人,竞有酬和。”据说元稹一度对薛涛颇有爱慕之意,当他任东川监察御吏时,表示欲与薛涛见面,薛涛特地到梓州(今四川三台)与之相见。对这位才华出众的诗人,薛涛似乎也很有好感。可惜薛涛的年龄比元稹大十岁左右,数月后元稹又被贬官移任他处,双方的这点好感只不过是心波中泛起的几丝涟漪,没有也不可能结出果实。此后,薛涛再也没有遇到过合适的意中人,因此终身未嫁。晚年,薛涛迁居碧鸡坊(从汉代起,蜀中相传有碧鸡之神。唐时碧鸡祠、碧鸡坊在成都西南,后因碧鸡祠废,碧鸡坊名隐没不彰;五代时合祀碧鸡于城北金马祠内,于是碧鸡坊名亦移于城北),建吟诗楼,栖息其上,在此度过了清幽的余生,直到大和六年(832)以后去世,享年六十余岁。今天的成都东郊名胜望江楼,乃是清代修建的纪念薛涛的景观。
  
  薛涛写了五十多年诗,一生诗作至少当在千首以上。其诗集名叫《锦江集》,共五卷,北宋以前已有蜀刻本。南宋章渊说她“有诗五百首”,大概是根据《锦江集》而言的,但这显然已不是她作品的总数。更可惜的是,经过宋金、宋元之间一次又一次的战乱,《锦江集》和其他许许多多文化珍品一样,早已毁于兵火劫掠之中。今天能够见到的最早的薛涛诗歌专集,乃是明代万历年间根据杨慎家藏抄本刻的《薛涛诗》一卷,收诗仅八十五首,其中还有几首冒名之作。近四百年来,经过若干代人的努力搜寻,薛涛诗有了几种版本;但直到现在,收罗最多的版本也不过九十余首,对于薛涛的全部作品来说,已是十不存一,相当可怜了。然而,在唐代的几千个甚至上万个诗人中,经过一千多年漫长岁月的淘汰,经过多少次改朝换代的劫难,薛涛的诗能有将近一百首遗留至今,这又算是很大的幸运,证明了读者对其诗歌的喜爱。
  
  薛涛现存的诗,题材不太广泛,内容大多是友朋赠答、写景咏物之类。是她的生活经历限制了她的视野,这一点,与那些经历丰富、视野广阔的杰出诗人相比,确实是有差距的。就这些诗本身来看,相当一部分构思精巧,语言流畅,清新可诵。例如七绝《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在一个“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秋夜,在一片浩渺的水边,友人握手告别。此时,月光暗淡而略带寒意,山色苍茫,四顾无声。相别在这萧飒的秋夜里,双方的心情自然都不好受。而一别千里,不知重逢将在何日。从此,离别的梦,思念的梦,将悠悠不断,杳杳难觅,就像那绵延不尽的边塞一样。全诗情景相生,境界开阔,有天涯同心之意,而无颓靡不振之态。“离梦杳如关塞长”一句,比喻奇特,又暗示友人前往的是遥远的边关,给人印象颇深。又如七绝《西岩》:
  凭阑却忆骑鲸客,把酒临风手自招。
  细雨声中停去马,夕阳影里乱鸣蜩。
  
  这是一首追思李白的诗。西岩指李白故乡的匡山,在今四川江油,有太白读书台。作者来到匡山附近,凭阑眺望,自然会想起那位青年时代曾在此励志勤学的天才诗人李白。相传李白临终骑鲸仙去,这个美丽的传说,正符合李白飘逸不群、超凡脱俗的“谪仙”形象,所以诗篇起句便是“凭阑却忆骑鲸客”。随着这种联想,李白似乎出现在作者眼前,他依然是那么豪放,把酒临风,潇洒倜傥。酒兴酣时,他举手“自招”,看来不是在邀约志趣相投者,而是在手舞足蹈地向青天倾诉心曲。兴尽歌罢,他正要骑马离开的时候,一阵细雨飘来,使他驻足稍待。须臾,雨过天朗,他扬鞭而去,在夕阳的余晖里穿过一片树林,惊起阵阵蝉鸣……短短的四句诗,写出了李白形象的神韵,诗句之流转自如,似乎还受到太白诗风的影响。
  
  此外,像《送卢员外》:“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乡思》:“峨眉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寄张元夫》:“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酬杜舍人》:“双鱼底事到侬家,扑手新诗片片霞。唱到白苹洲畔曲,芙蓉空老蜀江花。”(按:“杜舍人”指著名诗人杜牧,时任中书舍人。)……这些诗,都写得感情真切,自然灵动,令人玩味。
  
  薛涛还有少数关心社会现实的诗。比如《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其二:“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却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这首诗写于薛涛二十岁被罚赴边时,尽管因为阅历太浅,内容不够深刻,但却表现了对戍边士卒艰苦生活的同情;而将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门下”(指大官僚的衙门)与干戈扰攘、血肉横飞的“陇头”相对,更有讽喻之意。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七绝《筹边楼》: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筹边楼是大和四年(830)李德裕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后所建,位于成都府治之西。李德裕经常与部将、幕僚在此议论军事,并指挥唐军收复了被吐蕃占领的维州(治今四川理县东北),暂时维护了西川地区的安定。大和六年(832),李德裕入朝为相,西川边境冲突又起。此时薛涛已是垂暮老人,有感于边患不已,写下了这首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雄健的笔力,写出了筹边楼非凡的气势:“平临云鸟”,可见其建筑之高峻;“壮压西川”,可见其地势之重要。寥寥十四个字,真是大气磅礴。后面两句笔锋一转,警告那些手握军权的将领们不要贪图羌族的马匹,指出正是由于将军们目光短浅,贪婪冒功而又昏愦无能,才使得边衅不断,败绩相闻,以致在筹边楼的顶层似乎都能望见边境的烽火了。这严正的谴责,鲜明地表现了薛涛对国事的关心。全诗大开大阖,波澜起伏,气象森严,意境高远,不仅证明薛涛的诗才至老不衰,而且让我们看到了她的正直品格和睿智眼光,实为一首难得的好诗。
  
  薛涛的诗,从她在世之时起,便深受推许。一千多年来,人们写了不少诗词赞美她,怀念她。其中,流传最广、评价最为客观的应该数中唐著名诗人王建的《寄蜀中薛涛校书》一诗: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是的,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在历代巴蜀才女中,薛涛乃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位,永远值得我们为之自豪。
  
  
  注:扫眉才子:即才女。扫眉,女子以脂粉画眉。
  
  
  (沈伯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原文2004-6-16 发表于《巴蜀文化研究通讯》2004年第3期  浏览:72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4/8/17 15:37:51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佚名薛涛诗鉴赏(收藏于2004/8/17 16:08:09
元稹元稹诗集(收藏于2004/8/17 16:04:26
杨玉培西蜀名园《望江楼》(收藏于2004/8/17 15:53:15
吕虎平红笺添香(收藏于2004/8/17 15:41:34
沈伯俊薛涛:扫眉才子冠蜀中(收藏于2004/8/17 15:37:51
佚名才妓薛涛红笺传情(收藏于2004/8/17 15:30:56
薛涛薛涛诗选(收藏于2004/8/16 14:50:2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杨玉培西蜀名园《望江楼》(访问1900次)
佚名薛涛诗鉴赏(访问1179次)
薛涛薛涛诗选(访问978次)
元稹元稹诗集(访问821次)
沈伯俊薛涛:扫眉才子冠蜀中(访问725次)
吕虎平红笺添香(访问638次)
佚名才妓薛涛红笺传情(访问605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