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似乎是节外生枝,平地凤波,其实是客观矛盾必然掀起的一个浪头,四十六回,贾赦要计鸳鸯为妾失败,讨了个没趣。
这里有性格矛盾,贾赦的昏庸下作无耻,邢氏的愚蠢而又死硬,鸳鸯的洁身自好现刚烈不阿,贾母的至高无上不容侵犯与素日不喜机贾赦。这里更有荣府的派系斗争。贾母---贾政、王夫人---宝玉,这是主流派。贾赦、邢夫人---贾琏,这是非主流派。凤姐本是贾琏妻子,却是王夫人的内侄女,又是靠巴结贾母取宠,这个当权派更多地依靠与靠拢主流派,却又不能不可开罪非主流派,则是无疑的。 这次风波中表演得最精彩的是凤姐。初则“顶”,听邢氏说了讨鸳意向后当即指出:“明放着不中用,而且反招出没意思来”,不可谓谏之不直、不忠、不诚。继则“转”,见邢氏又混又笨又横,根本不开窍,连忙改口,检讨自己是个“呆子”,虚与委蛇,谏而不“死”,你既然不听我的谏,我也就不再坚持。这也可以叫作“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对邢氏这种婆婆,恐怕只能如此。继则“防”,明知邢氏要碰钉子,而凤姐既是贾母的宠臣,又是邢氏的儿媳,这样的矛盾以不介入为好,防止自己成为婆婆“恼羞成怒”的对象。四而“躲”,三十六计,走为上,以“不如太太先去,我脱了衣裳再来”为由,溜之大吉。不但自己躲了,而且周周到到地把平儿打发走,免得邢夫人当着平儿的面碰壁,更使矛盾激化。五而做伪,不想鸳鸯的嫂子遭到鸳鸯的痛斥时,恰当着平儿与袭人的面,“嫂子”躲躲闪闪提到平儿时,凤姐立即作姿态去叫平儿,以示对婆婆的敬意歉意,及从严要求自己的下属的“无私”态度。幸有丰儿在旁默契,来得快,以平儿被林黛玉请走为名,支吾过去。六面哄解,当鸳鸯发狠,贾母大怒迁怒时,凤姐发挥了巧言令色、幽默滑稽的天才,使贾母立即转怒为喜。先是正面文章反面做,竟说要“派老太太的不是”,“谁教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得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还说自己如是男性,也要讨鸳鸯的。聪明亲昵的反话之中微含轻佻,听起来是何等受用!凤姐她不但拍了马屁,还捎带捧了鸳鸯,令鸳鸯得到满足和脸面。这话传出去,甚至给贾赦与邢氏也铺了台阶,水葱儿一样的丫头,欲讨之后快,人之常情,固难免也。一话三雕,妙矣哉。贾母果然消气,顺势与凤姐开起了玩笑来。说是不如给了贾琏,这可将了凤姐的军。谁承凤姐凤姐以退为进,以自谦自嘲之词:“琏儿不配,就只配我和平儿这一对烧糊了的卷子和他混吧”取得全胜,令贾母与众人捧腹,真真是荣府的“精英”也。 综观上述,凤姐在此事中应对进退,有理有利有节,举措得体料事如神,无懈可击。鉴于她的尴尬处境,夹在邢夫人贾赦与鸳鸯贾母当中,本是极易陷于猪八戒照镜子---两头不是人的境地的,由于她处理得法,化险为夷,化凶为吉,令人佩服!或谓她应该死谏邢夫人到底,那就不但阻挡不成,而且冲上第一线使自己成为贾赦邢夫人的对立面、眼中钉,不但自取灭亡,而且提前把一切搞乱,又有什么用处? 鸳鸯也骂得精彩,骂得痛快淋漓。无欲则刚,她对贾府的所有男人,不仅贾赦,也包括贾琏乃至宝玉,真真嗓了他个体无完肤。不这样不能出气,不这样也不能自卫。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特别是一个奴婢,即使单单是为了保护自己,没有“文”“武”两手“黑”“白”两种脸,没有撒泼耍赖的本事,行吗? 贾母生了气迁怒去骂王夫人,骂得薛姨妈、凤姐、宝玉都无法说话,幸而探春挺身而出,贾母又是立即改口。这种没有准星的怒火,这种摇来摆去的见解,一上火就骂人,刚骂完又改口,不知是年龄还是地位、个性造成的。反正写得实在生动。 |
浏览:61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