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 文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深切悼念兄台窦植并向他的遗体告别。我谨代表兄嫂银环,家侄永胜及窦家一门长幼,向前来凭吊的各位长辈,各位邻里,各位亲朋好友,以及在他病重期间和谢世之后多次前来挥望和泣别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莘莘学子表示哀诚的谢意。 兄台窦植,生于1935年1月2日,卒于2003年3月26日凌晨5时,享年70岁。 他1956年毕业于平定师范。1956年至1960年执教于榆次永康小学;1960年9月被选派到武汉大学历史系进修,系统学习了世界史及中国近代史;1962年由武汉大学结业,分配到阳泉一中,;历任政治,历史教师和班级主任;1962年至1969年由阳泉一中借调到中共阳泉市委“四清”工作组,农村工作部及市人防指挥部工作;1970年至1984年在阳泉建工局工作,历任局办公室干事,“七.二一”工人大学教导主任。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中共阳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组建不久,即直接选调他到市纪委工作,直至1996年10月光荣退休。期间,历任市纪委政策研究室科员,正科级主任科员。 生于书香门第的兄台,起于微末,止于仕宦。受耕读传家的家风熏陶,他一生同家乡父老荣辱相同,休戚与共。无论是早年惊世骇俗的动荡岁月,还是以后草木欣荣的清平世界,无论他走到那里,他都认定自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平定人,从不忘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从不负文献民邦的滴水之情。从生病到临终,他一直就躺在生他养他的这眼窑洞,呵护着自己的儿女,牵挂着自己的乡邻,无时不刻的露出他对平定,对乡亲的一颗拳拳之心。赤子之情,令人感奋。兄台一生聪颖好学而又治学严谨,兼之学基深厚,因而建树丰隆。早在1960年,他就为我国农村文化教育主编了《中国历史》的近代史教材。1964年又被国家教育部门聘为《中学生》杂志特约通讯员,发表了许多至今仍传诵不衰的优秀论文。更让人感佩的是,他虽然学有所成,却不骄人。在他前后1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每一名学生既是解疑释惑的对象,又是他的朋友和知音。他信奉“仁者爱人”,坚持“有教无类”,“用好的人格感化人,亲和力量感染人,教学相长激励人”是他独特而倍受广大同仁称道的教学师承。“桃李不言,下必成蹊”。他的学生多已成为国家有用之才,兄台泉下有知,当有欢而无恨。 兄台一生胸无城府,正大光明。从事纪检工作12年,坚持原则,恪守本分,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秉公执法,任劳任怨,唯求有益于社会,不求闻达于世人,表现了一名共产党人应有的道德操守和亮节高风。 兄台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应是无所遗憾的一生。责己严,待人宽,使他的一生受到人们的尊重;飘逸洒脱,乐于助人,使他的一生高朋满门;传承家风,广大门楣,使他的一生在同辈和后人中享负盛名。兄台天不假年,撒手西去,我辈及膝下子侄当永远怀念兄台,愿兄台在地下安息。 |
浏览:1886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