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4号馆文选__关于57空难 |
|
面孔2002年末特刊怀念
(遇难日:2002.5.7) □本报记者卢嵘 一年匆匆过去,他们也离我们而去。钟敬文、骆玉笙、韦君宜、孙犁……我们重又记起你们的一张张面容,记起你们的一个个梦想。是你们,丰富了我们的历史,丰富了我们的生命;还有王家雄、北大登山队的遇难者、大连空难的死难者以及那些大大小小的人为悲剧或自然灾害的受难者们……你们本应和我们一样,在这里呼吸自由的空气,可却被无辜地终止了生命。留下的,又岂止是遗憾。 你们走了,却给人们留下了深沉的——— 一团火焰像流星一样划过渤海的天空。这是大连的5月7日晚9时25分。悲情突然降临这个城市。 在还有5分钟就要降落的时候,北京飞往大连的最后一班飞机坠入了大海。一个名叫张丕林的旅客在飞机上纵火,只5分钟,就让112个生命与他们的家人阴阳隔绝。 战鲁毅,一个在附近石化码头工作的普通工人被这恐怖的一幕惊呆。他听见了一声非常沉闷的巨大响动,他没有想到,一架飞机掉进了离他不到2000米的海里。很快,即将入睡的城市被惊醒了。漆黑的海面上灯光闪烁,警笛长鸣。7000多人参与的搜救行动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王永翔,失事飞机的机长。他留在黑匣子里的最后话语告诉我们9个人的机组是多么尽力想挽救这场灾难。但失控的飞机再也不肯听从他的指挥。 宋光华,著名的医学教授。她的离去成了老伴心中永远的伤痛。他们曾经携手从学校的课堂一直相伴到医院的病房。巨大的悲伤带给老伴的是无尽的沉默。 还有闻红、申平岗、王文红、张锡斌……103个遇难乘客,95人来自内地,还有7名外国人,1名香港人。他们有的是好妻子,有的是好父亲,有的是好儿女,有的是好孩子。他们的工作岗位空出来了,课座椅空出来了,家里的餐桌边也没有了他们的身影。在一场突然的灾难面前,他们都是那样的无助,在一团太浓的悲伤面前,他们的亲人都是那么的无助。 一定有人在最后的一刻哭喊着祈求上帝。但是奇迹没有来临。5月7日晚9时25分,上帝可能打了一个盹。 |
浏览:3398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