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纪念我们慈爱的母亲

为人母(一)

王佳存

  为人母
  
  母亲生育了我们兄妹四个。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生活物质极度贫乏,我们家尤甚,能够长大成人,我们要感谢母亲,那个年月,母亲面对我们四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吃了无数的苦,但看着我们一天天长高,母亲心里是那样的高兴。当我成家以后,母亲告诉我,我们兄妹四个都是她身上掉下的肉,在那苦难的日子里,是我们四个需要母爱的儿女支撑她挺了过来。她说,每当深夜看着熟睡的我们,她便有了巨大的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含辛哺养
  
  我们小的时候,生产队实行按劳分配的大锅饭,所谓按劳,就是出工务农所挣的工分。父亲在外工作,母亲为了多挣工分,多分点口粮,便和男劳力干一样的活。但即便如此,队里分的口粮仍少的可怜,曾有一年,每人仅分到几斤麦子,别说青黄不接了,春节前,家里的粮食就吃完了。
  
  为了给我们几个小家伙糊口,母亲还想了好多办法,
  
  其一是地里刨食,深秋初冬季节,生产队的活相对少了,母亲就和其他乡亲一样,到地里寻找漏收的粮食,周日的时候,我也常跟着去。由于漏在地里的本来就很少,再加上刨食的人多,所以收获总是有限,但我记得每次母亲回来,总能让我们高兴一番。地瓜是当时主要的作物,其果实均在地下,绝大部分已在收获的时候被乡亲们一网打尽了,只有那些藏匿很深的才成为漏网之瓜。我参加过多次,那阵势委实壮观,乡亲们排成一排,从地的一头,用抓构把地再翻上一遍,真是撅地三尺,也要把地瓜赶尽杀绝。如果能发现一个地瓜根,那就会带来一声惊呼。顺根而进,多半能有所斩获,而且是根越长,瓜也就越大,我们戏称之“老鼠拉木锨,大的在后边”。那些年,我们的生产队还种花生,我就和其他的小伙伴在秋雨绵绵中搜寻被雨冲出来的花生,边捡边吃,既能果腹,也能自乐。
  
  其二是揩娘家的油。姥爷家离我们仅二里路,两个村子的地都是紧挨着。庄稼快收的时候,为了防止忍受不住饥饿之苦的乡亲偷粮食,生产队就派人守夜。母亲的娘家在村里是大户人家,看管他们村里粮食的多是我的舅舅们。舅舅们心疼我们几个外甥,让母亲在他们守夜的时候“偷社会主义粮食”。后来,我更是肆无忌惮,得寸进尺,经常去舅舅们看守的果园,那时,黄河故道边是苹果园,大堤上满是杏树,爬到树上,吃个肚儿圆,真是太幸福了。回家后,眉色飞舞地讲给母亲听。
  
  其三是帮乡亲们做衣服。那时大家都很穷,一年难得扯上几尺布,母亲便义务为他们裁剪,有时还代为缝制。乡亲们朴实善良,为了感谢母亲,看到我们在村里玩,时常叫住我们,塞给一块他们也不舍得吃的馍馍,或者是一块地瓜,或者是一把花生,在中秋节或春节的时候,甚至还能得到一点点心。
  
  其四是吃野菜。当时母亲做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地瓜叶、槐花、榆叶、榆钱、茅根。爷爷好像有先见之明,早年在我们的宅基地和院子里种了几颗榆树、香椿和枣树。爷爷种的三颗枣树,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从枣树扬花开始,我们天天盼着枣子尽快成熟,枣子还青青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吃了。待到熟的时候,那枣子好吃极了,我记得一个树上的清脆香甜,掉在地上能摔碎了;一颗树上的个大红圆,可以充饥;另一颗树上的枣子熟得相对晚一点,但是能晒干,留到以后吃。那三颗树都不高,但在当时的我们看来,已是高不可攀了,我们日复一日的努力着,直到最后能够轻松地爬上爬下,顺着荡悠悠的枝条摘枣吃。每年的腊八,母亲和奶奶都要把一些小米饭抹到树干上,祈求枣树来年结的枣像米饭那样稠密。
  
  其五是做饭不断变化着花样。现在的人们把野菜和粗粮作为餐中精品,过去全不是这样,看见那些东西,我们就不愿意吃。过去的主食是地瓜,除了煮地瓜、蒸地瓜、烤地瓜外,母亲还发明了地瓜糖,形状像蝌蚪,放在锅里煮熟,吃在嘴里滑滑的,尤其在夏天,用凉水拔一下,我们都比着吃。地瓜窝头油黑发亮,因为韧性好,弹性好,我们称之为塑料馍,名字虽然好,但非常难吃,而且缠喉咙。母亲就试着在地瓜面里加少量的豆面和高梁面,我们把这种混合面称之为杂面,这样作出的窝头就好吃多了,配以辣椒面,胃口更为大开,我们边吃,边唱“窝窝头,蘸秦椒,越吃越上膘”。逢到节日,我们还能吃到好吃的东西,至今仍念念不忘的有:花里虎,母亲用好面(小麦面)包在地瓜面的外面蒸熟,正面看全是好面馍,侧面看黑白相间,所以称之为花里虎;葱花饼,母亲做的葱花饼有好几层,里层松软,外层焦黄,散发着葱油香;西红柿汤,其实西红柿很少,诺大一个供七口人吃饭的锅里也就是有两三个,为了不至于汤太稀,母亲还要和上些地瓜面,做好汤,母亲和奶奶一起撑起鏊子烙烙馍,就着烙馍喝汤,我们常喝得“呼呼”有声;豆沫,秋收以后,母亲把新打的小米泡好,再臼成粉,倒在锅里,加上些许黄豆,水开后,和上一些地瓜面,放上一些野菜,虽然就是咸稀饭,我们都特别喜欢。
  
  奶奶和母亲养了些鸡,鸡蛋攒起来拿到集市上卖,再买来盐和洋油。我们生病的时候,母亲看我们实在吃不下她精心做的饭,便会拿出一个鸡蛋用勺子给我们炒着吃,没病的只能口水连连地望着,很多时候,我们甚至盼望着生病。
  
  及至生产队分了自留地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母亲精心耕作着来之不易的土地,我们的生活渐渐好起来,总算是吃饱无忧了。
  
  那时生活条件差,除了缺吃的,其他方面也让母亲作了不少的难。
  虽然我们能在生病的时候吃点好的,但母亲最怕我们生病了,即便我们头疼发烧,母亲也是提心吊胆,及时给我们医治。有一次,我出水痘,两天以后,弟弟也跟着出水痘,母亲彻夜守候着我们,看着我们烧红的脸蛋,心急如焚。母亲把熬好的中药端给我们,先是让我给弟弟做榜样,说服我喝下难咽的汤药,然后再哄着弟弟喝。弟弟年龄小,很难理解母亲讲的道理,只是哭着喊苦,不愿意喝,在母亲用小勺喂的时候,小手乱舞,把碗给打翻了。母亲让奶奶照看着弟弟,急忙再去熬药。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我们兄弟俩顺利出完了水痘。多年以后,母亲给我讲来,还有点后怕,因为那时很多小孩出水痘后,脸上留下了疤痕,影响了将来的说亲。当时的农村,婴儿瘫、大脑炎、肝炎等发病率还是相当高的,感谢母亲的悉心照顾,感谢祖上的阴德庇护,我们兄妹四人没有遇到大的灾难,都顺利长大成人了,这是母亲至为欣慰的事。
  
  母亲疼爱我们,在那生活条件极差的岁月里,她尽着最大的努力关爱着我们,呵护着我们。
  
  那时没有尿不湿,就是尿布也没有几块,为了避免我们尿湿褥子,母亲从村子前的大堤上挖来沙土,铺在褥子上,但我们还是经常尿湿褥子,母亲不愿我们受罪,就用她的身体去暖干。后来母亲告诉我,我们住的东屋房顶失修,房顶能漏下雪来。
  
  襁褓中的我们不能理解母亲的辛苦,可能是因为饿吧,晚上特别闹夜。奶奶叫人在外面贴了“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的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仍是不管用。经常是,深夜了,母亲在昏暗的没有灯下,一脚蹬着缝纫机,一脚蹬着我们的摇篮,在均匀的摇晃和有节奏的缝纫机声不情愿地睡去。
  
  过去没有现代化的工具,那时吃的面都是自己磨。一般的时候,母亲在生产队收工以后开始磨面。磨是石磨,上下两片,圆圆的,每片约50公分厚,直径1米多,下片是固定的,通过推上片转动,把粮食磨成粉。母亲不愿看到我们哭,不愿看到我们缺少照顾,就在推磨的时候,把我们其中的一个放在磨棍上,跟着母亲在磨房里一圈又一圈地转。母亲说,我们兄妹四个都坐过磨棍。
  
  春节是小孩子最盼望的节日,不仅能吃上好东西,还能穿新衣服。腊月中旬以后,母亲就一直忙着,忙着给乡亲做衣服,忙着准备过年用的东西。大年三十的晚上,母亲都要熬到很晚,很晚,只有这个时候,她才能有时间为自己的儿女做新衣服。大年初一,天还未亮,我们在鞭炮声中醒来,总能在床头发现干净的、新的衣服。
  
  
 浏览:90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6/5 10:34:0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JB祖父祖母碑文(收藏于2013/4/4 17:56:16
JB祭父母文 (2013您4月10日立碑)(收藏于2013/4/4 17:55:23
jb老赵走那天(收藏于2005/1/20 12:49:16
jb快乐人生(收藏于2003/12/18 10:28:04
jb三年祭母(2)(收藏于2003/11/19 12:31:38
王佳存思念母亲(收藏于2003/11/19 9:51:39
王佳存回乡祭母(收藏于2003/11/18 16:44:16
jiabingathering in HK(收藏于2003/11/18 15:41:46
jc下了两天的雨(收藏于2003/11/18 15:37:39
zhiqin送走了亲人(收藏于2003/11/18 15:36:37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JB祖父祖母碑文(访问14262次)
jb母亲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访问7580次)
jb上学的小路(访问3100次)
王佳存追忆亲人教诲(访问2859次)
家斌两周年忌日(访问1839次)
jb三年祭母(2)(访问1769次)
zhiqin送走了亲人(访问1449次)
王平万分想念妈妈(访问1429次)
JB祭父母文 (2013您4月10日立碑)(访问1425次)
王佳存回乡祭母(访问134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单县老乡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4/15 18:34:33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4/15 18:08:18
一个同样失去亲爱母亲的子女纪念母亲(评论于2014/1/31 10:39:48
恭和苑文选评论(评论于2014/1/13 11:28:03
姜守文文选评论(评论于2013/9/29 21:24:17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