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纪念达尔文

达尔文的风格

舒展

  达尔文的风格
                                        舒展
  
    当鸟儿安闲地在我们周围自由鸣唱时,人们往往看不见或忘记了它们是以捕食昆虫、种籽为生的,原来鸟儿是在经常地毁灭生命;反之,我们又忽略了那些唱得正欢的鸟儿、窝里的小鸟或鸟蛋,正在成为猛禽与食肉兽的美餐。那么,自然界的生存竞争的奥秘何在呢?地球上的生物到底是怎么来的?还有,像海南岛鹿回头名胜那美丽的珊瑚礁是怎么生成的?如果把问题提到最深的层次;人类是怎么来的,真是上帝或女祸用泥捏成的吗?
  
    达尔文令人信服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他本来是学神学的,22岁从剑桥毕业之后随英国海军到巴西、阿根廷,又跨太平洋到大洋州,抵印度,达南非,绕好望角经大西洋回巴西,经过五年的实地考察最后返回英国,通过植物栽培和家畜驯养,他认识到了物种进化的原因在于大自然对生物的选择——汰劣存优。为了消遣,达尔文偶尔翻阅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受到了启发(《达尔文回忆录》第78页)。经历了二十年的潜心研究,达尔文50岁时,出版了令世界震惊,把上帝创人论和目的论冲击得溃不成军的巨著——《物种起源》。他的积极支持者赫胥黎,又发表了《进化论与伦理学》(中国五四时期严复译为《天演论》,对中国的启蒙运动,发生过振聋发聩的作用),造成了一次伟大的生物理论的革命。
  
    人猿同祖说,惹恼了保守派和患红眼病的人,特别激怒了宗教界。于是发生了1860年牛津主教与赫胥黎那场名震遐迩的公开大辩论。可见捍卫真理,没有真本领和实力是不行的。
  
    科学战胜迷信和习惯势力,是异常艰难需要时间和耐力的。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时,意大利和英国政府都表示轻蔑。因为保守势力的一大特点是:现状好极了,用不着奇技淫巧探索什么新花样。英国海军部当时宁愿用人在山顶上打信号也绝不用无线电报。直到1899年才试用无线电与75英里之间的军舰上交换信息。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如果不是赫胥黎的挺身捍卫,如果没有英国科学促进会的主持公道,也许早就被判定为异端邪说加以扼杀了。赫胥黎参加牛津那场大辩论时,已经是名声显赫的皇家学会的会员,在动物学领域的成就已享誉世界(有53个外国科学学会授予他荣誉称号);但他却甘愿成为名声远不如他的达尔文的“一只斗犬”。不仅从此确定了达尔文的科学地位,而且在科学史上,第一次使科学从神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伟大学科。《物种起源》自1859年问世,十年里再版了6次,可真具有长期的轰动效应。然而,也必然会遇到来自科学界的反对意见与诘难。
  
    成功考验着达尔文。我认为他最了不起最难得的,一是认真倾听反对意见,逐一进行反批评。他从数以百计动植物变异的事例,说明了生物内部存在着一种由低级到高级,对环境的巨大适应能力,同时说明环境多样化又造成物种多样化,环境改变引起生物习性改变,习性又使物种的某些器官或者发展,或者退化的令人折服的道理(详见《物种起源》第七章)。明明真理、事实均掌握在手中,却毫无盛气凌人的架势。二是达尔文对自己的评价确有极其难得的自知之明,他说:“我既没有极其敏捷的理解力,也没有机智。有几位聪明的人士,例如赫胥黎就具有这些优良的品质……我有一点发明的本领和合理见解,就是推理能力……我具有比一般水平的人更高的本领,能够看出那些被人忽略的事物,并且对它们作细致的观察(见本文开头)。我在观察和收集事实方面,勤奋努力,真是无以复加的了”(《回忆录》第94页)。
  
    老实说,面对英国科协主办的牛津大主教的那场大辩论,如果请达尔文上场,他肯定不会取得赫胥黎那样肌掰理分侃侃而谈反唇相讥雄辞闳辩的热烈效果。然而,达尔文却能够在习惯势力面前,在司空见惯众人不疑的地方,放射出疑问探索的目光。地球上的鸟类至少有700多种,人类与鸟相处可以追溯到史前始新世晚期。可谁注意到它们之间的生存斗争的规律了?我国三国时期吴人康泰在《扶南传》中就有关于珊瑚礁的记载;十九世纪初,德国人沙米索就在印度洋发现了由珊瑚礁组成的岛屿。可谁说出了珊瑚礁是怎么生成的?猫生来就捉耗子,这种“目的论”谁怀疑过?上帝创世纪之说流行了几千年,怀疑上帝造人的探索者在中世纪死于火刑的何止千万,从元谋人距今170万年,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大家谁也没有从科学的角度问问人类始祖源何而来?
  
    别人忽略了事物,达尔文却抓住了疑点。而且以20年的时间坚忍不拔地探索科学答案,充分反映了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疑人之不疑,才能产生超人的毅力。才能推动时代前进。
  
    一个时代,对于科学探索创新,是采取鼓励还是扼杀的态度,是衡量那个社会盛衰的重要标志。不准探索创新,就是不准革命,就是禁止改革。达尔文养成了一种对他发现的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顽强思考探索的耐力。他说,“对别人的指示,决不轻易听信,盲目遵从,我始终不变地努力保持自己思想的自由”(《回忆录》第95页)。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归于“哲学类”,我认为似有深意存焉。大科学家几乎都是广义的哲学家。
  
    没有独立思考的自由和自由的独立思考,哪来达尔文!
  
  
 浏览:76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1/3/16 15:20:58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科普园地恐龙死亡之谜(收藏于2001/3/22 16:24:46
舒展达尔文的风格(收藏于2001/3/16 15:20:58
杨海重访达尔文 读《进化思想史》(收藏于2001/3/16 15:19:13
科学生物进化论的确立(收藏于2001/3/16 15:14:08
环球考察生物学领域的革命--进化论的确立(收藏于2001/3/16 11:08:57
环球考察生物学领域的革命--进化论的确立(收藏于2001/3/16 11:08:43
环球考察生物学领域的革命--进化论的确立(收藏于2001/3/16 11:08:16
刘华杰进化论在不断完善(收藏于2001/3/16 11:05:22
同上达尔文传第三章 剑桥(收藏于2001/3/16 10:55:43
同上达尔文传第三章 剑桥(收藏于2001/3/16 10:54:14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科普园地恐龙死亡之谜(访问2085次)
科学生物进化论的确立(访问1463次)
生命驿站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访问1380次)
同上达尔文传 第二章 爱丁堡(访问1117次)
环球考察生物学领域的革命--进化论的确立(访问1015次)
环球考察生物学领域的革命--进化论的确立(访问981次)
同上达尔文传第一章 童年(访问956次)
同上达尔文传第三章 剑桥(访问949次)
涅克拉索夫达尔文传 作者的话(访问947次)
杨海重访达尔文 读《进化思想史》(访问85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12/7 12:11:46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