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园网上纪念园区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福寿园网上纪念园区__人民的好医生——袁慧英
福寿园网上纪念园区

魂系天山——追忆以身殉职的农工党党员、上海吴泾医院退休医生袁慧英

卢士梅

  2001年12月17日,这是一个极其平常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一位退休老医生的名字通过上海各大媒体顷刻间传遍了大街小巷、千家万户。这位老人为了十一个新疆中毒兄弟姐妹的安危,先是主动提供找药线索,继而毛遂自荐, 3000多公里日夜兼程,飞赴新疆抢救中毒病人。而在病人转危为安之时,老人却在赶往轮台县城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以身殉职。人们为老人救死扶伤、千里送医的精神所感动,更为老人突遭横祸、一夜之间殉职他乡而扼腕。这位老人就是农工党党员、上海吴泾医院63岁的退聘医生袁慧英。不久前,农工党上海市闵行区委作出了向袁慧英学习的决定,并且举行了追思会,袁慧英生前的最后几十小时和点滴往事勾起人们的无尽哀思。
  最后三天
  12月12日晚上,上海东方电视台通过“热线传呼”栏目向全市发出呼吁:新疆有十二个打工者因为误食了被肉毒杆菌感染的豆豉中毒,其中一人已死亡,其他十一人急需一种抗毒血清解危。正在家中与老伴一起收看电视的袁慧英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联想到自己18年前在贵州成功抢救肉毒杆菌中毒病人的事情。当时一位患者还怀有身孕,如今孕妇腹中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一直和袁医生家保持着联系。袁医生坐不住了,她和老伴心急如焚地翻箱倒柜,寻找一份杂志,杂志上刊登着当年抢救成功后所写的论文,论文上提供了这种抗毒血清的确切来源是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之后,袁医生一家又费尽周折打通了东视电话,使这一极有价值的信息为抢救工作赢得了时间和希望。
  12月13日,袁医生获悉巴州医院已得到特效药,但有四名病人仍然十分危险,于是主动请缨,要求赶赴新疆协助救治。说走就走,来不及和家里人商量,更来不及做太多的准备。新疆天寒地冻,而袁医生要去的库尔勒市更是将近零下30度的天气,让谁听了都会不寒而栗。家里没有现成的羽绒服,怎么办?袁医生二话没说,随手往包里多塞了一件毛衣和一件风衣。临走前只和老伴匆忙打了一个招呼就出发了,下午三点,袁医生登上了飞往新疆的客机。
  12月13日晚,袁医生到达乌鲁木齐。随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库尔勒市巴州医院。由于大段大段的道路被冰雪覆盖,车速最大也只能是40码。六十多岁的袁医生只好靠一件薄薄的风衣抵御严寒,艰难前行。
  12月14日上午9时,袁医生一到巴州医院立即展开抢救工作。
  12月14日下午1时20分,袁医生在当地医院给家里打了电话,说病人已基本脱离危险,即将返回上海。
  12月15日,东方电视台来访组为袁医生买好了离疆回沪的机票,但袁医生放心不下几个尚未完全脱离危险的病人,决定继续留下,并特意到轮台县郊外中毒病人家中了解情况。
  12月15日晚8时左右,袁医生等人乘坐的轿车在返回轮台县城的路上急驶,突然司机发现前方停着一辆拖拉机,一时躲避不及,导致翻车。车上共有五人,袁医生与轮台县一名陪同人员伤势严重,抢救无效而殉难,另外三人也不同程度地受了伤。
  不尽哀思
  噩耗传到巴州州委,朱昌杰副书记沉痛地说,上海人民如此关心我们的十一位中毒兄弟,袁医生还亲自来到巴州参与救治工作。原本巴州州委想过几天赴沪向上海人民表示谢意,不想表医生却遭此灾祸,我们一定竭尽全力做好善后工作。
  噩耗传到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和电视台,新闻记者们无不感到揪心。因为在此之前,两报曾分别刊发过《血清紧急送往巴州救治病人》和《新疆兄弟食物中毒病情危急上海各界献计献策找到良药》的好消息,电视台还播放过袁医生在巴州医院为病人治疗的新闻片。谁曾料想,才相隔几个时辰,现在却要播发《上海医生表慧英不幸殉职》的坏消息了。
  噩耗传到袁慧英家中,老伴赵克敏(也是农工党员)哽咽着说,她走得这么匆忙,以至于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没有听到她留下一句话。临去新疆前,一直不放心袁医生身体状况的老伴特意把袁医生平时经常服用的药物放进她临时收拾的行囊,并且一再关照:“不要忘了按时服药。”袁医生自己患有胃病、高血压、失眠症等多种疾病,但为了新疆阶级兄弟,竟不远万里带病出诊,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两个儿子更是无法接受母亲离去的事实。“母亲出诊,对我们来说实在太平常了。她常常因为一个电话匆匆出门,到了半夜,静悄悄地推门进来,有时候累得连鞋也脱不下来。这一次我们也当作是寻常的出诊,谁知……”
  噩耗传到袁医生工作的吴泾医院,许多相识或不相识的病人不约而同地聚集到特为专家门诊设立的海报前驻立默哀,追思着袁医生看病时的那种认真、耐心、和蔼,慈祥,为失去这么一个待病人如亲人的好医生而难过。毛老伯和朱大妈夫妇曾经是袁医生的病人,也是二十多年的朋友。为了悼念袁医生,老夫妇俩竟从宝钢新村转辗近五个小时来到医院。朱大妈曾因产后感染,生命垂危,是袁医生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老两口失声痛哭道:‘’袁医生可是好人哪!”
   往事历历
  袁医生1961年毕业于南京医学院,在留校做了一段时间教师后,为支援内地建设而先后在贵州六技矿物局、大电煤矿等地担任内科主治医师,1987年才回到上海吴泾医院。凭借精湛的医术和敬业的精神,曾帮助无数病人征服病魔,走向康复。
  杨女士是袁医生过去在大电煤矿的好朋友。去年10月到吴径医院看望袁医生的时候,见袁医生桌前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病人,就劝袁医生,你已经退休了,又要看门诊又要查病房,身体可要多加注意呀!袁医生却笑着对杨女士说,我离不开病人,这些病人也离不开我呀。杨女士含着泪水说,我们印象最深的是1983年抢救肉毒杆菌中毒病人的事。那时候袁医生没日没夜地作战在抢救现场,硬是从死神手里夺回了三条生命。
  被袁医生救治过的无数病人中,有许多是老年人,六十多岁的徐阿婆就是其中的一位。因为十年前患风湿性关节炎瘫痪在床,袁医生就利用上班前和下班后的空隙到徐阿婆家查看病情,还指导徐阿婆的家人科学用药。由于袁医生的关心帮助,徐阿婆的病情大有好转,如今已能扶着桌子走动了。当袁医生不幸遇难的消息传到了徐阿婆耳中时,老人伤心地落泪了。
  袁医生对病人如亲人,对青年医生也关爱倍至,不仅在医术上循循善诱,在医德上言传身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给予了慈母般的温暖。有一年春节,外地来沪的青年医生小费因为工作忙,不能回家过年,袁医生就把他接到自己家中。吃着袁医生亲手烹制的美味,小费心里更是热乎乎、暖融融的。在袁医生的呵护带教下,小费现在也成了农工党的光荣一员。他说:“我要以袁医生为榜样,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历历往事伴着滴滴泪水在袁医生的亲人、同事、病人、好友的心头涌起:她曾经用自己的手为多年卧病在床的病人抠大便,她曾经在外出途中为车祸受伤的消防战士作紧急抢救,她一次次热心为社区居民义务服务,她以花甲之年加人骨髓捐献志愿者行列……
  袁医生走了,她曾经做过的事和想要做的事再也不能做了。客厅里她和老伴共同培育的龟背竹依然青绿,仿佛期盼着昔日主人的归来。她本想再工作一段时间就告老回家,与老伴一起安度晚年。可惜,这个小小的愿望无法实现了!(责任编辑刘红梅)
  
 浏览:151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2/17 11:24:5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卢士梅魂系天山——追忆以身殉职的农工党党员、上海吴泾医院退休医生袁慧英(收藏于2003/2/17 11:24:57
解放日报袁医生,壮哉!(收藏于2003/2/17 11:21:58
青年报千里送医好医生永远走了(收藏于2003/2/17 11:21:06
郑晋鸣 通讯员 冷明祥 吕志豪为了11名新疆兄弟——记人民的好医生袁慧英(收藏于2003/2/17 11:19:26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卢士梅魂系天山——追忆以身殉职的农工党党员、上海吴泾医院退休医生袁慧英(访问1519次)
解放日报袁医生,壮哉!(访问1047次)
郑晋鸣 通讯员 冷明祥 吕志豪为了11名新疆兄弟——记人民的好医生袁慧英(访问1016次)
青年报千里送医好医生永远走了(访问950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9/14 14:01:00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1/7 20:08:22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