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马本斋在线纪念馆

鲜血和生命写成的历史

刘世昌

  
   翻阅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革命历史丛书《冀中回民支队》,激动的泪水难以抑止,使人仿佛重新回到五十多年前熟悉的冀中抗日根据地,一幕幕刀光血影、英勇悲壮的往事,又一次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1937年卢沟桥反侵略的枪声,吹响了中华民族抗日的战斗号角,由此展开了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在国难当头之际,英雄的冀中回族儿女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组织了冀中回民支队,同冀中军民一起创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作为党领导下的一支少数民族武装,回民支队在马本斋同志率领下,坚持平原游击战争,英勇善战,机动灵活,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创建了无数光辉战绩,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被冀中军区誉为“打不烂拖不垮攻无不克的铁军”,成为抗日战争中少数民族抗御外侮的一面光辉旗帜。根据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回民支队先后转战冀鲁豫边区。随后在杨得志同志的指挥下,经太行、太岳、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奔赴陕甘宁边区,执行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光荣任务,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回民支队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里,前仆后继,壮烈牺牲在冀中土地上的县团级以上干部就有十余名,其他干部战士近千人,干部战士亲属和人民群众更是成千上万。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冀中平原,烈士的英灵辉映着冀中大地,从他们身上映射出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的精神永垂青史,代代相承。
  
   本书文章的作者都是冀中回民支队的老战士。他们长期战斗在冀中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岁月沧桑,这些同志而今已进入古稀之年,然而雄心未泯,老当益壮,仍以崇高的革命责任感,不辞辛苦,收集了大量历史资料,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了一篇篇事件纷纭、人物众多、栩栩如生的回忆录,将人生的余热和心血奉献给人民。作为战争岁月中的幸存者,我们时刻怀念那些朝夕相处的逝世者,并决心为他们未竟的事业继续奋斗,为人民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原文1998年01月06日 发表于《人民日报》  浏览:56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2/11/16 9:44:56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毛泽东朱德等挽词(收藏于2002/11/24 10:11:39
彭凤华生平纪事(第二章) 旧军队里步步高升 走出"黑洞"弃甲归田(收藏于2002/11/16 19:29:07
彭凤华生平纪事(第一章) 只身口外寻父 漂零白山黑水(收藏于2002/11/16 19:27:07
马国超风范永存(收藏于2002/11/16 16:51:32
叶剑英民族英雄 吾党战士(收藏于2002/11/16 16:46:34
刘世昌鲜血和生命写成的历史(收藏于2002/11/16 9:44:56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毛泽东朱德等挽词(访问821次)
彭凤华生平纪事(第二章) 旧军队里步步高升 走出"黑洞"弃甲归田(访问625次)
刘世昌鲜血和生命写成的历史(访问564次)
彭凤华生平纪事(第一章) 只身口外寻父 漂零白山黑水(访问552次)
叶剑英民族英雄 吾党战士(访问439次)
马国超风范永存(访问409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