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田中芳树的《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共介绍中国古代和近代名将九十九名,基本按出生年代排序,第一百名留给读者自己选出。
第五十一位的李靖(注:纪元后五七一~六四九年。唐初期武将。京兆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出身。为大唐创业之功臣。最初虽然仕隋,惟后来加入认同其才能之李世民帷幕之中尽其忠诚,不久后,即位为唐太宗的李世民在凌烟阁描画心腹二十四人之时,以第一等的武臣之身留下其画像传世。跟随李世民乃是起自纪元后六二○年之时,除了参加王世充等隋末群雄之讨代战役外,平定江南之役亦有参加。六二九年当突厥侵攻前来之时更以行军总管身份负责防御,以后也从事对外民族之作战。特别是在六二九~六三○年之间的突厥讨代战中攻入其根据地,并成功捕得颉利可汗。六三四年吐谷浑侵入时,他亦前往讨代,成功地确立了唐的势力,为唐安定的第一功臣,受封为卫国公及开府仪同三司。——《旧唐书》卷六十七〈李靖传〉、《新唐书》卷九十三〈李靖传〉)登场。这个人在中国的历史上,不用说是百人了,就算把百人削到只剩十人为止,他也应该还是在十人之中的名将。 这个人如前所述,虽然有一位有力的养父韩擒虎。只是韩擒虎这个人是个不太明白人情世故的人,因此就算他的位置很高,但在隋的朝廷中总是怀才不遇。因此李靖这个人也没有很好的遭遇,在韩擒虎死后,更是失去了后盾,也更难以出仕了。 如前面所言,李靖一直到五十岁左右都爬不上去,不过,他曾有一次被请到前面也曾提到过的杨素家中,述说着自己的军事理论。杨素十分佩服,敲着自己的椅子说:卿有遭一口必将坐上此位,认同了他的才能。只可惜在还没有为他做些什么之际,杨素便已死去。根据《隋唐演义》的故事,杨素的小妻对李靖一见钟情,就想跑到李靖那儿,然遭到其拒绝,因而杨素自然也没有要担负李靖未来出仕的义理。就过样,本以为将会终老于田野的李靖正巧遇到了唐高祖李渊对炀帝起了叛旗。李渊本人倒是对于这件事十分磨菇,不过他的儿子李世民(注:纪元后五九八~六四九年。唐第二代皇帝[太宗]。于纪元后六二六~六四九年在位。李氏乃是在北魏以来逐渐形成之陇西豪族集团,因此他为名门出身,代代均为武学世家。幼时即有相当资质,在隋末混乱开始之际便快速地起义呼应,帮助其父李渊往来于战场上,而立下唐建国最大之功。于六二六年时,他曾召集部下将与其敌对之兄弟杀死于玄武门,同年,受父亲让位而即上帝位,为中国有数之英明君主。同时还驱使其家臣尽力于国内之统一与对外领土之扩张,奠定了唐帝国之基础,惟因死时并没有可靠的后继之人,因此在死后曾造成帝国短暂的动摇。——《旧唐书》卷二、三〈太宗纪〉、《新唐书》卷三〈太宗纪〉)——这时方才十七、八岁的年纪——却赶着父亲的屁股,认为起事再也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因此就举兵起事。 炀帝对于悦乐之事可说是什么都喜欢,他特别喜欢以奢侈的行列至各地去旅行。除了数万的兵士以外,还有其他的官吏以至于宦官、甚至连女性都要几万人随着他以各种装饰弄得美美的上同前进,因此他的来本身就是一种麻烦。而当炀帝前往北方巡幸时,北方的突厥突然攻击而来,因而受到了包围。由于城池被围困,因此炀帝也没有办法脱逃,随着食粮的减少,突厥的攻击也一刻一刻地加紧,这时部下提出了一道计策。就是在流经城内的河川中将信顺流而下,流出城中,刚好这封信被上个带着马在河边饮水的少年所拾,这位少年就是李世民。在看到了这封信后,得知皇帝处于危机之中,如果能够加以解救的话,就能够获得奖赏,因此李世民就向父亲报告,并组织了援军前往救援。正巧这时突厥的食粮也差不多将尽,且知道隋之援军很快就会从各地赶来,继续待在此地也是无益,于是就退兵而去。 而当李世民率领援军到达后,虽然是拣现成的便宜,但毕竟还是救驾成功,没想到炀帝这个人却早就把要给赏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兵土们就没有获得任何奖励。看到这个情形的李世民,这时就看出这样的皇帝迟早会不行,这也是有名的故事。 就这样,他在十几岁时就随着父亲起兵,在二十几岁时就取得了天下。在中国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中,二十几岁以实力取得天下的,就只有楚的项羽及李世民两人。而相对于项羽一代就遭灭亡,唐则延续了近三百年,因此说他是空前绝后的霸王也不为过。 接下来回到李靖的故事。就算他之前都非常怀才不遇,但他本来还是打算为隋效忠的,当李渊起来叛乱的时候——姓李的人在此真的出现了很多——他本欲通知炀帝,结果却被发现而被捕。从李渊看来,李靖是个间谍,因此就想要将之处刑。这时李靖大叫道自己乃是隋的臣下,只不过是想要对隋尽忠而已,如果因为这样就要杀他的话,那又何以取得天下呢?听到这段话的李世民,就对父亲说原谅这个人吧!而把李靖留了下来。 不过,在《隋唐演义》中,这个场面却完全没有任何记载。 在我重新读了一下《隋唐演义》后,还发现刚才所提的、李世民在河里拣到求救信而前往援助炀帝的故事,也没有记载于其中。因此,不由得让我有这个作者到底有没有读过正史的疑惑。也许他是读了许多的稗官野史之类的,然后再重新将之建构,不过该不会没有读过正史吧? 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李靖成了李世民的部下。根据《隋唐演义》的设定,当时李世民为十七岁,而李靖则刚好比他大三十岁,也就是四十七岁。而李靖在与李世民相遇后,就以独一无二的军师之姿活跃。 |
原文 发表于私撰中国列代名将百人 浏览:1808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