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网同名馆__老舍纪念网
文革纪念园网同名馆
2705号馆文选__影视戏剧

评《茶馆》

风无止境

  有一句话说的好:戏剧艺术是最有人味的艺术,虽然说的有一点绝对,但确实体现了戏剧这门经久不衰的艺术明珠的特点。今天我想从《茶馆》,《哈姆雷特》及《等待戈多》这三部戏剧中探讨一下戏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下面我先来谈谈〈茶馆〉,说到《茶馆》这部中国近代的经典名剧,就不得不谈到作者老舍。老舍出生在北京一个城市贫民的家庭里。他自幼在寡母教养下成长,备尝生活的艰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下度过了他一生的大部分岁月。艰难清苦的生活经历使他对被压迫的人民抱有一颗同情之心;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激起了他对压迫人民的黑暗势力的批判精神。这种同情心和批判精神,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为思想基础,形成了老舍特有的幽默和讽刺的风格。他对老北京的世态人情、风俗习惯,尤其是井市细民的种种生活境遇很熟悉,早年又受到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戏曲和民间曲艺的熏陶,这使他的文学和戏剧创作带有浓厚的民族和民俗色彩。外国文学,特别是一些充满幽默和讽刺精神的英国文学作品,也对老舍发生了深刻影响。
  老舍的话剧有独到的艺术风格。第一,他善于将他在小说创作中惯用的幽默和讽刺的笔法运用到话剧中来,收到了良好的喜剧效果。他所追求的喜剧性以“俗”求“雅”——表现市民阶层的美学理想;显得更加富有色彩——笑得颇为有力,他的笑又较为温和。第二,得力于写小说的经验,他善于写人物,善于写人物的对话。他笔下的人物,往往几句话一说,就把性格和心灵赤裸裸地暴露在读者和观众的面前了。所以,他的剧本文学性较强,有时,“虽然不是好戏,而有些好的文章”。
  老舍在〈茶馆〉一剧中一北京一家裕泰大茶馆为地点,一茶馆老板王利发为中心扭结起三个时代70于个人物(有名有姓的就达50多个)在茶馆中的生活片段,把自1890年戊戌政变到抗战胜利后,长达五十于年的社会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展示在观众面前。通过茶馆老板王利发等人的遭遇和命运转达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和本质,体现出气势庞大的史诗般的特点。要知道这些只是通过一个普通的
  茶馆中的小事来映射的,我第一次看〈茶馆〉时,就被戏剧竟然有如此大的魅力所倾倒了,也被老舍的功力所折服。他是怎样来写〈茶馆〉的呢?老舍在〈茶馆〉的创作,始终是以人物为重心,没有“因事而忘了人”。剧作不是以贯穿全剧的中心事件来传达主题的,而是以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来突出旧时代应该被埋葬,黑暗到了尽头,光明就会来临。
  茶馆老板王利发在剧中是一个贯穿全剧的人物。剧作家详细地刻画出了他的人生态度和性格特点。他善良,有正义感,遇事总是逆来顺受,息事宁人。在他看来,那些旧军阀和狗腿子,各种各样的资本家,特务,巡警,党棍,前清遗老遗少,都是写穷凶极恶之徒。对这些人,他一概请安,作揖,说好话。面对各方面的敲诈勒索,他不断的付银圆钞票,希望通过这种逆来顺受使茶馆的生意得以维持。因而,他一直是在起早贪黑地苦心经营。尽管自己都吃不饱,他仍收留了康顺子母子。为了掩护进步学生免遭逮捕,他要紧牙关慷慨相助。就是这样一与世无争的茶馆老板,“作了一辈子顺民,结果还是落了个茶馆被占,走投无路,
  家破人亡。”自杀前,他痛苦的大声质问:“我可没有做过缺德的事,为什就不让我活着呢?”
  剧作揭示出几个历史时期共同存在的社会特点:虽然政权更迭,朝代变更,但50年见统制者吃人的本质不变。那些统制者,如西太后的宠奴庞太监,特务吴祥子等所从事的职业始终是父子相传,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后一代比前一代更加无耻,手段更毒辣,在这样一个吏治腐败,贪官污吏成群的时代,像王利发这样的茶馆老板还有什么活路可走?
  为了全面而客观的传达出丰富的社会历史演进信息,为了更全面而客观的表现剧作的主题,老舍没有选择以中心事件串戏的编剧方式。因为他感到如果是像那样的话,“我的葬送三个时代的目的就难达到了,抱住一件事去发展,恐怕茶馆不等被人霸占就已经垮台了。”他在〈茶馆〉一剧中采用的是以人物串戏的结构,以众多的人物命运,组成无数个戏剧片段,再汇成不同的时代的众多剪影。这种结构方式无疑有助于广泛地反映社会历史特征和不同时代的社会心理,增强了对戏剧主题的一种实证般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茶馆>这个剧本正是老舍从他的亲身体验中写出的 ,上面介绍的他对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十分的熟悉,如果不是这样,他也写不出如此贴近生活的作品.老舍<茶馆>的成功启迪我们,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能以小见大的,一家小小的茶馆就能映射几个时代,谁还敢说戏剧是脱离生活的艺术呢?而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不也正是戏剧的一大魅力所在吗?也许很多年后,人类将失去很多我们现在还拥有的东西,也会淘汰很多落后于时代的东西,但我相信戏剧是不会灭亡的,像<茶馆>这样的不朽之作是不会被人们遗忘的,不是吗?
原文 发表于网易BJ 梨园曲苑  浏览:183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0/11/30 11:34:5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陈子善团圆——月上柳梢(收藏于2007/2/23 18:26:51
朱玉东2006年第四届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聊城大学举行(收藏于2006/7/13 15:23:34
谢薇 沈迪为老舍立碑第一人 许林邨先生辞世(收藏于2005/11/6 7:16:07
户部尚书如果我是老舍,我不会自杀,我可能活得比李敖还来劲(收藏于2005/10/12 0:05:07
土豆1983讣告——致老舍(收藏于2005/10/12 0:03:48
傅光明口述史VS.老舍差点获诺奖(收藏于2005/9/9 13:50:03
孙洁老舍靠什么赢得读者(收藏于2005/8/24 22:05:23
不详“为抗战尽全力———老舍”展览近日启动(收藏于2005/8/24 22:01:30
于立霄老舍夫妇合葬八宝山公墓,血衣残片放入骨灰盒(收藏于2005/8/24 21:52:43
何阳端午忆老舍(收藏于2005/6/15 14:16:08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曾广灿老舍的创作道路、艺术风格和特色(访问18644次)
lan寻找老舍 感受老舍 阅读老舍 纪念老舍——人民艺术家老舍故居有感(访问12197次)
温儒敏论老舍创作的文学史地位(访问11496次)
谢泳1949年至1976年间中国知识分子及其它阶层自杀现象之剖析(访问11230次)
徐然女儿心目中的杨沫(访问10612次)
侯文正一定要细辨真伪——《关于老舍之死,我一直蒙受不白之冤》的重要补充(访问8822次)
袁良骏讽刺杰作《猫城记》(访问8081次)
樊骏《老舍名作欣赏》前言(访问7710次)
孙洁(复旦大学语文所)世纪彷徨:老舍论·附录:老舍研究书目(按出版时序排列)(访问6523次)
孙洁老舍研究中文出版物知见目录(1960年7月—2004年4月)(访问5602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4/3 10:36:1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2/11 15:24:51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2/8 11:31:28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1/7 11:30:24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10/22 10:54:4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网同名馆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