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六合杨氏先祖纪念园区__瀛西杨氏始祖营阳候璟国公
六合杨氏先祖纪念园区

璟国公秘史家传(二)


  除了杨洪的这篇秘札之外,还有不少的旁证可以间接地证实这段秘史的真实性。其中值得重点一提的,即有八点:
  其一,关于璟国公的生年。在璟国公杨璟已经公开的所有记载中,从来只有卒年,凡涉及生辰之处,总是闪烁其词,从不直说。一般都称其于洪武元年(1368)随徐、常大军沿运河北上伐元,攻破大都后奉命驻守仓河,当时只有16岁,19岁时被吴应登招为女婿,遂落籍瀛西。如按此说,他应出生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而在杨氏祠堂供奉的历代祖匣中,就有杨璟一具,匣内的牌位上则明确写着“公生于元顺帝至元四年(1338)六月初三卯时,年虎。建文四年(1402)四月二十七日战死灵璧,寿六十八岁”。一般来讲,亡人牌位上所记的内容才是最原始、最可信的。因为它既不对外公开、又不假手于人,故此也就无需隐讳,极少出错。如按这段记载推算,杨璟北上伐元时已是31岁了。通过年龄的确定,首先为他和芮国公实为同一个人的说法提供了关键依据。另外,若按上述推算,杨璟阵亡时本应65虚岁,可在牌位上却被写成了“寿六十八岁”。据杨氏祖辈相传,这是因为民间有“忌四”的乡俗,杨璟的生卒年月中含多个“四”字,相传会出现隔辈死人的现象,故尔以“天增一岁,地增一岁,帝赠一岁”的增寿法儿予以破解。此说虽属荒诞,而其中这个细节却恰恰印证了这段记载的真实性。
  其二,关于璟国公的出生地。在所有公开的史料中,皆称璟国公杨璟为江苏六合人,至于他出生于何地则均无确说。而据《杨氏祖谱·嫡传内谱》所记,璟国公实则出生于安徽合肥,正与芮国公的出生地完全吻合。该谱中还明确记载:其母张氏,为合肥东街皮货商“广兴号”张公名宏仁、字广兴之女。这部嫡传内谱,系由北宋太师杨业之曾孙杨充广经手始修,后世又多次增补续修,历来归嫡传长门掌管,不准旁传、外传。谱中的这段记述,传为其子杨洪在续谱时补入,其真实性应该毋庸置疑。
  其三,关于璟国公的妻室子男。由明末以后,杨氏后人追修、续修的家族谱牒多达数部,或称《瀛西杨氏宗谱》,或称《瀛西杨氏族谱》。璟国公杨璟作为瀛西杨氏的始祖,故在各谱均有记载,一般都称其先娶吴氏、后娶闫氏,俱无出。再娶姑苏施氏,生长子杨洪,次子杨清。如按前考,杨璟落籍瀛西时都已三十多岁了,此时才初次婚娶,而且还连娶二妻皆不曾生育,这明显不合常理,肯定是人为编造的结果。而在作为诸谱母本的《杨氏祖谱·嫡传内谱》中记载的吴氏、闫氏皆生有子嗣。吴氏生有三子,长名杨遇,字宗政;次名杨逖,字宗德;三名杨通,字宗统。闫氏所生二子,长名杨途,字宗绪;次名杨避,字宗福。另据杨氏家传,在吴氏、闫氏之前,杨璟还曾娶过一位欧氏夫人,乃湖南永州(杨氏祖居永州城步)欧善堂之女,名欧巧梅。上述五子中的杨遇、杨通实为欧氏所生。另尚有一子杨达,字宗永。洪武年间,为避株连,欧氏及其中四子隐遁永州,由此改姓欧阳。如果再加上施氏夫人所生的二子杨洪、杨清,璟国公一生至少就娶过四位夫人,生有七个子男。另外还有一个从子(即侄子)杨沖,一个干子杨浩。
  其四,关于祖像中的发现。在杨氏众多的祖传遗物中,有一幅极为珍贵的《杨璟全家图》,向被族人称为“祖像”。此像画于“壬申(1392)桂月(农历八月)上浣(上旬)”,是按当时的真景实情所画。图上杨璟和施夫人比肩而坐,膝前并立三子,依次为长子杨洪、从子杨沖,次子杨清。但见杨璟容颜老态,须鬓花白,完全是一副五十多岁的面容。施氏则面貌清秀,发如青丝。夫妇二人相比,颇似父女。与众子相论,更像祖孙。从画像上的岁数看,亦正好与祖匣牌位上的记载相互吻合。也就是说,璟国公实际出生应为元顺帝至元四年(1338),上像时已届54岁了。他与施夫人所生的长子杨洪出生于洪武十四年(1381),此时仅有11岁。这种年龄上的差距,在画像上反映得非常明显,亦非常准确。通过这幅画像,又为此杨景即是彼杨璟之说,提供了有力佐证。
  其五,关于封号中的寓意。璟国公替主身亡,燕王自然感激。当其登基后,为了维护自己已经到手的皇权地位,他既不能为这位救驾功臣歌功颂德,更不能让其垂名史册,甚至连个真名实姓都无法明说。出于无奈,只得越制追封其为“璟国公”,谥号“武信”。单从字面上讲,“璟”字当美玉讲,然其中隐含的真正寓意,则在于为杨璟恢复原名。这番用心不仅让杨氏后人心领神会,就是今天分析起来,也觉得合情合理。
  其六,关于祖训中的告诫。杨氏家族久为将门世家,在君王无义,臣僚倾轧的封建朝代,为寻求自保,免受株连,故历代子孙都严遵祖训,绝不将家传秘史及宗族底细向外传扬。明成化至弘治之间,璟国公杨璟的曾侄孙杨瑾在续修《杨氏祖谱》时,仍在告诫后人“悟不续写”,并警告所有族人,“凡散吾族是杨家将后裔者绳之,凡(将)吾祖谱旁传、外传者斩之”,若非身居凶险,焉出此言?这句“悟不续写”,实际是在提醒同族后人们,不要以为现在的皇帝都是朱棣的嫡传子孙,就可以将先祖杨璟的真实身世续入谱中,如若不然,还会引来杀身灭门之祸。由于受这种“绳之”、“斩之”的严格训诫所致,才使得璟国公的这段秘史一直隐匿了600余年,甚或到了今天的民主盛世,知情的杨氏嫡传后人仍心怀余悸,依旧不敢向外透露这段历史隐情。这种敬畏之心由来已久,诚可体谅。
  其七,关于杨洪、杨清兄弟出生地。在太子少师姚广孝奉刻的“御封追赠璟国公衣冠冢”墓志铭文中记载:“(璟)子杨洪,字宗道。子杨清,号仲淋。乃生武清瀛西,封土武清。”在杨洪自传中称:“祖居六合,我生瀛西”。杨清亦称“龙封土武,我生瀛西。”另据杨氏家族资料《大明杨氏日新更迭》记载,景泰七年(1456)九月九日,杨洪长子杨俊在被夺去昌平侯爵、羁押在诏狱中时,仍嘱托堂弟杨信在将杨洪墓迁往赤城时,在墓下一丈处放置墓砖一块,上刻“我父杨洪生瀛西,子俊”。杨洪弟兄及后人多次明确表白杨洪兄弟生于灜西,无疑是在告白与当年的“芮国公”杨璟无任何瓜葛。
  其八,关于欧氏母子的下落。在今湖南永州杨村甸有一支阳姓家族,在其家谱中称:“璟公,庐州合肥人,生于元顺帝至元四年(1338)”。另在其族人中一直流传其先祖为明初的一位谋反大将,乃杨家将后裔。此外,据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元末明朝姓氏典故》中记载,杨村甸的这部《阳氏家谱》中记有如下内容:营阳侯杨璟生子宗政、杨通(字宗统,袭营阳侯)、宗绪、宗德(生于1359年)、宗福。其夫人欧氏为欧善堂之女,育有二子。洪武十五年(1382)宗政病死。二十三年(1390)杨通(1357-1390)和死去的父亲诏坐谋逆罪,被灭族。宗绪不知去向,留有后裔。宗德、宗福在杨璟故旧的帮助下隐居永州,由此改姓“阳”姓。该书记述的典故中,则称杨璟在永州暗中策动族人造反,洪武十五年暴病死于家中。这些外来史料与《杨氏祖谱》及《吾父秘事》中的说法非常相似,尤其这些名字竟然一字不差。这些发现,对《吾父秘事》既是一种补充,又是一种旁证。
  综上所述,只是对璟国公这段秘史的初步发掘与考证,由于年湮事久,缺乏铁证,故断不可以史实论之。然杨氏家族既有如此之多的秘笈和口传,若不及时予以存留,犹恐再传无矣。故专设一节,以记其事,以俾两者并存。
原文 发表于《武清瀛西杨家将》  浏览:1881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5/6/9 23:53:5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明史·杨璟传》(收藏于2015/6/9 23:58:56
璟国公秘史家传(二)(收藏于2015/6/9 23:53:57
璟国公秘史家传(一)(收藏于2015/6/9 23:51:15
瀛西六合塔(收藏于2015/6/9 9:44:2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明史·杨璟传》(访问2387次)
璟国公秘史家传(一)(访问1945次)
璟国公秘史家传(二)(访问1882次)
瀛西六合塔(访问706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杨志能文选评论(评论于2017/7/2 0:25:53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2/3 15:45:03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2/1 16:51:40
杨永珍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1/30 15:34:5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5/6/10 22:58:33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