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许浩纪念馆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115966号馆文选__复斋日记

复斋日记卷上(三)

许浩

  复斋日记卷上(三)
  
  正统十四年,先人以太常博士陪郊祀。先一日,英庙已莅斋宫,升坛习仪。赐供事官食。及将祀,宣太常寺官,命英太师摄祭。盖英庙沐浴更衣,体不平也。成化二十三年郊祀毕,宪庙即驾出南天门还宫。卫士皆不知之。盖常郊驾还,皆出西天门也。而其年英庙驾陷,宪庙宾天。上帝鉴临可畏矣哉!
  
  正统十四年进士登科录,凡天字皆作■〈艹曳〉字,云出内阁之意。景泰中《幸太学谢表》,有“管窥霄蠡测海之句”,盖亦讳天字也。偶见宋宣和时禁君天等八字,乃知其事盖有所本云。
  
  王抑庵先生典选,或遇事不如意,辄诵古人诗以自解。一给事中欲干选法,则诵曰:“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一御史言其选得不当,则诵曰:“若逢鲍老当筵舞,更觉郎当舞袖长。”其所感深矣。
  
  猎者用绳设机于山径中,野兽过而触之即被束。有二人早行遇机绳束一巨鹿。猎者未知,二人取之。念其设机良苦,系一白鲞于绳以遗之而去。猎者得之惊异,归以语其家人。其子即为神语曰:“吾此山神来招我灵,宜为我立庙。”乡人闻之,共立庙祀山神,祈祷辄应。远近尊奉,共名为“白鲞庙”。既数年,二人还忆其得鹿之处,问奚立庙,祝言其由。二人笑述得鹿遗鲞之事。闻者皆叹。庙遂不神。祠因废。妖由人兴,信哉!
  
  六科之署,旧在尚宝寺西。永乐间灾,暂于午门外直房署事出入便易。正统间营造不复重建。因之至今。
  
  京城西一古庙久废,相传为“白虎庙”。一老夫与其妇二人寄居。一夕,夫妇俱梦一白衣老人谓曰:“吾乃此庙白虎灵神也。本身在后檐地内三尺之下,汝可出之。吾有大灵,人有疾在首者,扪吾之首;在腹者,扪吾之腹;在手足者,扪吾手足,皆能使愈。香火之钱,皆可赡你老也。”觉与邻家言之。相与掘地三尺,果有虎首。老夫鬻衣具酒饭,饲众出之。乃燕中白玉石所为,高可八尺,形状雄壮,俨然如生。用水涤之,举置庙中,适有卖面者痧肚叫号。老夫扶入,令扪虎腹,邻有解治痧者砭之,须臾而愈。继有乘马者及门而坠,伤手痛甚,不能上马。老夫扶入,令扪虎足,众为抚摩,须臾少止,上马而去。共以为神。邻巷醵钱致奠,人遂辏集。一日收香火钱千余。三日之后,门巷填塞挤排,墙覆压死二人。兵马司以闻,有旨“取入大内留三日”。计旧庙不可容,令置城隍庙门。以疾来扪者益多,虽通宵不绝,有五六里之外乘舆而至者。委顿死者多,而验者绝少。人亦不沮。至三月余始懈。则虎受扪摩,白渐变而黄,乃相谓曰:“白虎已为黄虎,今不神矣!”无复扪者。其虎至今犹存,亦怪矣哉!
  
  京中有鬻有夫鬻豆芽菜。一妇人用钱买菜求益,夫不与。妇人引手就其筥取之,袖中银一锭,落于其筥。夫持归以告妻曰:“吾今可以免卖菜矣。”妻略不视,曰:“尔得之而喜,彼失之者宁不戚乎?今吾将娩,彼戚而致死,诅咒及吾,吾亦且死矣!纵得十锭何补?”夫感其言,遂还之。妇为其夫所咎,果将自经。得之甚喜,劳以酒饭,以银一两遗之。其夕鬻菜妻产一男。夫出求火。妻见一白衣人从地中出,长尺许,光彩照室,惊怪。以衣投之,即没。夫意其宝,掘之,得银一缶。报于失银者。其妇亦产一女,归于其男。相与同为贸易,皆致富。鬻菜妻亦贤乎哉!
  
  松江曹至得常言其祖云西善诗画,而家饶于财。尝筑一屋,以锡涂之。月夜携客饮宴其间,号曰“瑶台”。盖元制不备,富家侈僭,大率类此,不独一云西也。
  
  范仲淹、高季迪,皆姑苏人,皆尝咏卓笔峰。范诗曰:“笠泽研池小,穹窿架石峨。仰凭天作纸,写出太平歌。”高诗曰:“云来初泼墨,写过还成字。千载只书空,山灵恨何事?”二人之气象,于此盖可见矣。
  
  兵部侍郎王伟,尝戏谓刘洗马定之曰:“太仆马多,先生须一一洗之。”刘应声曰:“只为诸司马不洁,太仆之马,则易易耳。”问者大笑。
  
  太监王振,代州人,有才识,能驱驾人,见知于宣庙。英庙在东宫时,使事之,仍责之以授书授字。振庄严自持,英庙亦严惮之。及登极,未亲政事。议于阁下,而决于太皇。多令传旨,以此渐干政事,而敢肆然。宫中之事,一皆统之。经筵讲日,英庙幸西海子不至。振即言于太皇。太皇急遣人召还深谴,久之始释,而下诸从行内侍于狱抵罪。自此上或起居必皆谘之。行幸各宫,亦责保傅报知。或不循序,即劝上回马车,曰:“恩泽欲均,不可偏也。”一日,退食入侍,问萧声,吹箫者以振至走匿。振追之,叱曰:“尔事皇上,当进正言,谈正事,以养圣德。而乃以此淫声惑上听乎?”杖之二十。又一内侍给上梳栉久,乞恩。上欲授以奉御。以谕振,振曰:“官所以待有功。此贱技微劳,赏以金帛可也。”卒不与。其闲邪纳诲,以成英庙盛德,不为无补。惜其因三杨既没,政悉揽归于己。招权纳赂,凌忽大臣,杀戮谏官,驯致土木之祸,而为世大戮矣!
  
  翰林修撰安福刘■〈王永〉鲠直有文。时太监王振招权纳赂,刘忧之。因灾异上十事,其一言北虏当备,其一言太常当用儒臣,其一请上揽乾纲,不可使之下移,暗斥振也。振虽衔之,而无以罪。下其章,令百官各省。未几,编修董璘请任太常,下锦衣卫狱。镇抚马顺希振旨,抑令连刘被收。刘知不免,大骂:“目为赵高!”振怒,令顺于狱杀之。振遂大横,肆意诛戮。朝臣重足而立。遂北征致陷大驾。言者讼刘之冤,且谓“所言皆有先见”。制赠翰林院学士,谥忠愍,附祀于庐陵六贤祠,位次于文天祥。振方炽时,吾邑成器伤刘之死,设位于龙泉绝顶,为文以祭之。人名其地为“祭忠台”。刘二子钺、釪俱第进士。钺官至广东参政,釪云南按察使。釪子须礼部郎中,洵乡贡进士。人闻,以为公忠烈之报云。
  
  
 浏览:32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10/21 12:28:0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许浩复斋日记卷下(二) (收藏于2014/10/21 12:28:09
许浩复斋日记卷下(一) (收藏于2014/10/21 12:28:09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六) (收藏于2014/10/21 12:28:09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五) (收藏于2014/10/21 12:28:07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四) (收藏于2014/10/21 12:28:07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三) (收藏于2014/10/21 12:28:07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二) (收藏于2014/10/21 12:28:06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一) (收藏于2014/10/21 12:28:04
许浩两湖麈谈录(六) (收藏于2014/9/9 14:41:50
许浩两湖麈谈录(五) (收藏于2014/9/9 14:41:50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六) (访问467次)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一) (访问444次)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二) (访问432次)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五) (访问361次)
许浩复斋日记卷下(二) (访问359次)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四) (访问343次)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三) (访问324次)
许浩两湖麈谈录(一) (访问295次)
许浩两湖麈谈录(六) (访问291次)
许浩两湖麈谈录(五) (访问282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