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许浩纪念馆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115966号馆文选__复斋日记

复斋日记卷上(二)

许浩

  复斋日记卷上(二)
  
  高皇帝罢相,政皆独断。惟制诰之事,任之馆阁。永乐间,解缙以草登极诏称旨,以政任之。不久而黜。一日且暮,宁夏报被虏围。上悉召阁下诸老,皆已出,惟编修杨子荣赴命。上不怿,示以奏曰:“尔后进,宁解此?今当遣何处兵往救?”子荣徐曰:“不须救也。”上曰:“何也?”子荣曰:“臣尝奉使至彼,其城坚,且人皆习战。今其发已十余日,虏必己退。但敕守臣固守,及邻近诸城壁堤备可矣。不必遣兵而重为烦扰也。”上颇回颜,曰:“明日与诸老来议之。”夜半,虏围解报至。诘旦,上召子荣以报书示之,曰:“卿何料之审也?”喜见于色。问其名,曰:“杨子荣。”命去子字,单名荣。即命入阁,与杨文贞、杨文定同事。宠遇日隆。然入谋于内,未尝以宣于外。外人亦不知趋之。故成永乐之治。宣德间仍旧。至正统中,三杨继没。继之者颇揽威权焉。荣后谥文敏。三杨心迹,大抵相同。而文敏才实通敏。机务总至,断决如流。而善承人主意,徐引于正。二杨皆以谏东宫事系狱累年。文敏虽尝谏,上不罪也。说者谓其相业有姚崇之风焉。
  
  尚书毗陵胡公尝言,文皇帝尝遣之出外,面谕之曰:“人言东宫所行得失,卿至南京,多留数日,试观如何,密奏来。字样须大。如晚至即欲观也。”胡至南京,早晚随朝,有令旨令免朝。胡谢不敢。一日,勋臣语哗,侍卫槌之。仍口奏,有旨不问。即退朝,侍卫宣旨,赏之宝钞。朝臣皆称善。胡即录之。泰和杨县与邻居,问之曰:“君被命出使,何得逗留?”胡谬言曰:“锦衣事未就。”居数日,又得所行之善事。至安庆,乃具奏。令所从校尉以疏闻。上大悦。后事还,特授吏部左侍郎。宣宗亦倚任之,令与王抑庵荐巡抚侍郎几员。即相与荐上。上尽用之。吏部愤其侵越,殊不知上特命二人也。
  
  永乐十五年,文皇帝北狩。仁庙时为皇太子,留守南京。有陈千户者,擅取民财,谪戍交阯。皇太子念其尝有功,令且留。上疏申理之。支庶有异志者,使人谮之曰:“东宫曲宥军官,心叵测。”文皇帝大怒。械取陈千户至北京。辞连赞善庐陵梁潜,正字四明周冕,俱处死。仁庙大不安。及即位,录梁之子婺官至布政使,周之子濂官至部郎中。
  
  杨文敏公尝言十事,指斥五府六部三法司积弊。文皇帝密谕曰:“实切时病,但卿言之,人将汝尤。不若令谨密御史言之。”由是文敏以授御史邓真。疏入,众待罪。有诏:“即日悛改。敢怙终者不贷。”众颇闻出于文敏。会祭酒员缺,共举推公。欲疏之也。上知其情,不允。其知遇如此。宜其悉心尽力,而累建夫勋业也欤!
  
  文皇帝初营天寿山。敕皇太子汉、朝(案,太祖子得封者二十三王,未闻有朝王也。似是韩王之误)二王、皇太孙往视。过沙河,却辇步进。皇太子有足疾。中官扶从。时或失足。汉王曰:“前人失足,后人把滑。”皇太孙应声曰:“更后人把哩!”汉王怒目回视久之。天纵圣人,虽一时谑浪之语,而后来武定州武成之略,已具于此矣。洪武初,安南国王陈日煃来降,高皇帝封为安南国王(戕字上有脱文)而戕其宗,诡称胡一元。子胡苍,冒陈氏甥,诳言陈氏绝嗣。来请袭封。文皇帝不逆其诈,特赐封册。苍谋既遂,因怀逆谋。据我思明等数州、宁违等七寨,侵占城土疆,要其贡赋。通授伪印,使之从己。朝廷闻之,议欲加封。会安南王孙奔窜至京陈诉,苍闻之,遣使奉贡,自伏诬妄之罪,请陈归国。文皇帝信之,遣使送还。苍使兵邀杀於途,并贼朝使。文皇帝大怒,拜成国公朱能为征南将军,总兵八十万以讨之。师渡富良江,苍率众号七十万来拒。一战败之。苍走死,复其地为郡县,而置交阯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司以统之。
  
  广宁伯刘江镇守辽东,军政修明。永乐间倭贼二千余人驾海酋数十,逼望海坞登岸。公令都指挥徐刚伏兵山下,百户姜隆率壮士先焚其舟,约以旗举伏起,炮鸣奋击,不用命者以军法从事。倭至,江□旗举鸣炮,伏尽起合击。倭大败,奔入樱桃园空堡内。进围,开西南一路纵之。倭走,江挥众追逐,斩首千余级,生擒几百人。无人得脱者。事闻,进封。麾下皆进秩。先是,辽东、山东、淮阳、崇明、太仓、金山,浙闽、广多被倭寇害,俱置备倭官军。自江捷后,倭不复敢窥。烽堠虽置人,终老不见警。江之功大矣。
  
  太师英国公张辅征交阯时,一旦黎贼拥兵大至,公下令出战。参将王某以风逆,按所部不出。公勒众力战,大败之而还。明日班赏,因问:“昨日不与战者为谁?”王知公怒之,敛手曰:“昨以风逆,故不敢出。”公曰:“我独不畏死也。封疆之事,几不可失。我既已出,而公不继,朝廷不福,幸而胜耳。脱或不敌而陷于贼,岂非公卖我乎?”命引出斩之。王叱引之者曰:“孰敢引我!”公据□拔佩刀起,众共拥出,斩于军门。其子某诉之,朝廷颇疑,征还。都御史顾佐请去其兵权以保全之。制可。某知朝廷之意,率其家人于长安门外伺公出朝殴之,朝廷知而不问。
  
  仁庙在东宫时,天台徐好古为赞善,清介端重。仁庙以师礼待之。诗文皆令改定。尝因其有疾致书,称之为“赞善先生”。遍述其能直言裨益,欲望辅导之意。辞极谦抑。冬至赐酒,又特赋诗致意。徐卒,痛悼不已,自为文以祭。及即位,又为之敕守臣时祭于其家。是固好古之遇,然亦可见仁庙崇儒重道之盛德云。好古名善述,赠太子少保,谥文肃。仁庙冬至赐酒诗云:“清朝盛文治,辅德资耆儒。念彼筋力倦,趋朝谅非宜。赋诗有佳致,教诲多良规。起予德深处,永怀浩无涯。新阳庙初复,况此承平时。酬劳见尊酒,庶以荣期颐。”
  
  北方田野人患胸腹饱胀,用马兰子椎碎,凉水吞下,即泻而愈。
  
  祭酒安成李先生,上仁庙封事忤旨。命侍卫将军以金瓜击之不死,系狱。而仁庙上宾,皇太后意其激怒之,以致大故。欲杀之。宣庙承旨,命就狱械取。欲亲鞫。俄又命锦衣卫指挥王某即出行刑。王甫行而先生至。宣庙退,近臣某就问,先生陈其忠诚之意。宣庙出,近臣备述其言。宣庙悟,命仍就狱。盖王被旨,急趋出,与先生相失于端门左右。候之于长安门久,不知先生已入。急趋回,则先生已获更生矣。使彼时而王值之,或宣庙不退,而先生之情,不得达于近臣,不以闻,则祸必及矣。岂天悯先生忠诚而阴佑之也耶?先生后在国学时,重修国学。英庙临幸,坐彝伦堂,赐先生坐。先生讲《舜典·君臣赓歌》一章,敷陈明切,君臣倾听。英庙大悦,锡予优厚。时先君为太常博士,与行释奠礼,及见之,常道之如此。其所立监规,严肃简要,至今犹遵之云。
  
  汉王高煦,文皇之第二子,建国乐安州。先从文皇帝奉天征讨,善战有功。为文皇帝所钟爱。潜有夺嫡之志。文皇帝亦惑之。赖儒臣杨士奇、杨溥、蹇义、黄淮等前后正救。虽皆下狱,而文皇帝酷爱皇太孙英明,可承大业,故东宫迄得不摇。仁庙正位不久而崩,宣庙继立。王不自安,图为不轨。以指挥王斌、知州朱恒等为谋主。伪命斌为太师,恒为都督。夺民马为战马,放囚徒为卒伍。潜以帛结在京官军为内应,反谋渐露。朝廷疑之。王觉,差百户陈刚赉本指斥乘舆,声言犯阙。皇太后忧之,召杨荣使定计。荣请亲征,皇太后及上俱难之。荣曰:“彼谓陛下新主,必不自行,故敢尔。若陛下亲行,出其不意,而以天威临之,事无不济。若或迟疑而使彼得为计,未可知也。臣请先行,誓不与贼俱生。”皇太后壮之。劝上从其计。荣即起行,昼夜疾驰。至即合围。督军士筑土山。山成而大驾至。众呼万岁,声振城中。汉王知不敌,遂开门出降。诏诛王斌等同为谋者,免汉王为庶人,改乐安州为武定州。
  
  宣德五年,即赐进士。时东宫已建,上欲选进士之尤者,使积学以备官僚之用。敕礼部尚书胡濙选年少美质者三千人。入时,上在斋宫,甚喜,即令考之。濙奏笔札未备。敕内臣给,而亲授题曰:“用人何以得其方。”命杨文定抡次,得三山萨琦八人。先入与列,诏赐袭衣冠带,仍命有司给以灯油房屋皂隶。而敕太和王直率之读书中秘。每赐上膳良酝以劳之。其后复敕通取二年、五年、八年进士,妙选得泰和萧镃、东吴徐有贞等二十人,共二十八人,如永乐间应二十八宿之数。后萨琦为礼部侍郎,西蜀江渊为少师工部尚书,萧镃武成王,玉俱侍郎。徐有贞为武功伯,安成王宣为国子祭酒。上虞陈金、吾姚何瑄皆布政使。咸著声绩云。
  
  朝廷奏事,前一日进奏目,至日廷奏。其有弹劾,多命鞫问。正统辛未,状元彭时谢恩,不敢就枕,反致失朝被劾。上惟命锦衣卫谕之而已。不惟可见圣明仓卒处置之尽善,而爱惜儒臣之心,亦于是为至矣。其日报名谢恩,鸿胪盛气让之。彭应答自若,亦可以验其将远到云。
  
  欧公晚年,论青州青苗事,明切至当。行状不载。韩魏公作墓志,始见之而亦不详。《神宗实录》附传亦不载。叶涛重修,始著其不俟命擅止散钱有放罪之诏。至洪景卢四朝使传,始直书。以是为王安石所诋,而遂决归老之计。只此一事,凡更数贤之手始传。以是而观,古人之美迹,其不得传者多矣。
  
  尹凤岐先生善为诗,遇事有不平者,辄为诗讽刺之,往往为人所传。会制科举贤良方正授八品官。而简太学生年五十以上者悉放还。尹作诗曰:“五十余年老秀才,故乡依旧布衣回。回家早去养儿子,保个贤良方正来。”当道闻之大惭。
  
  
 浏览:431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10/21 12:28:06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许浩复斋日记卷下(二) (收藏于2014/10/21 12:28:09
许浩复斋日记卷下(一) (收藏于2014/10/21 12:28:09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六) (收藏于2014/10/21 12:28:09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五) (收藏于2014/10/21 12:28:07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四) (收藏于2014/10/21 12:28:07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三) (收藏于2014/10/21 12:28:07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二) (收藏于2014/10/21 12:28:06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一) (收藏于2014/10/21 12:28:04
许浩两湖麈谈录(六) (收藏于2014/9/9 14:41:50
许浩两湖麈谈录(五) (收藏于2014/9/9 14:41:50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六) (访问467次)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一) (访问444次)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二) (访问432次)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五) (访问361次)
许浩复斋日记卷下(二) (访问359次)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四) (访问342次)
许浩复斋日记卷上(三) (访问323次)
许浩两湖麈谈录(一) (访问295次)
许浩两湖麈谈录(六) (访问291次)
许浩两湖麈谈录(五) (访问282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